昨日,安徽省教育廳召開2016年度全省教育工作會議。記者從會上獲悉,2020年,安徽省將全面普及15年基本教育;2017年底前,將消除城鎮學校“大班額”現象;今年,普通高中將開設“大學先修課程”,示范高中指標到校生比例不低于80%,安徽省還將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405所。
[高中教育]高中生可體驗大學先修課程
記者了解到,從今年起,我省將全面實施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同時落實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合理確定必修、選修課程比例,增強課程的選擇性,推進“走班教學”。
除了原有的高中課程,我省還將積極探索與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社會組織合作,在普通高中開設以拓展知識、提高興趣、加強試驗為主的“大學先修課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發展需要。還將貫徹執行教育部即將頒布的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綱要,加強對學生生涯規劃、課程選擇等方面的指導,適應高考改革的新要求。
[招生制度]指標到校生比例不低于80%
今年,我省將公布并解讀《安徽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穩步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中小學招生辦法,規范義務教育招生行為,確保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區域內初中學校比例不低于80%。完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義務教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辦法。規范職業院校分類考試,進一步擴大分類考試錄取的比例。
今年我省高考將首次回歸“全國卷”,我省也將審慎做好高考全科目使用全國卷工作,確保平穩過渡。在錄取機制方面,將增加高校和考生雙向選擇機會。同時,強化監督管理體制機制,加強對特殊類型招生的規范管理,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
[學校規模]控制和消除超大規模高中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學辦的像大學一樣具有超大規模,可是,高中畢竟不是大學。今年,我省將加大普通高中資源整合力度,合理布局,引導普通高中學校適度發展,控制和消除超大規模學校。控制高中規模的同時,我省將采取職業教育對口幫扶等更加靈活措施,不斷提高貧困地區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比例。在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過程中始終將保證教育質量作為普及的基本要求,重點保證職業教育和培訓的水平不降低,實現有質量的普及。
[學生減負]讓學生離開作業走進生活
今年,我省下決心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時效,讓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社會,讓學生離開作業,開展科技探究。此外,還將廣泛開展符合中小學生身心特點的社會實踐、勞動鍛煉、研學旅行,讓學生在探究中培養好奇心,提高動手能力,在實踐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了解社會。
2020年全面普及15年基本教育
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全面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基本滿足多樣化教育需求。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省將全面普及15年基本教育,即學前三年毛入學率達到85%,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2%以上;高等教育大眾化達到更高水平,毛入學率達到45%。
屆時,我省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將達到11.2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5年。
[學前教育]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405所
今年,我省將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405所,全面完成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按照國家部署制定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擴大學前教育資源,提高公辦園、普惠性民辦園比例。
同時,加強對民辦幼兒看護點的動態管理,減少看護點的數量,堅決取締C類民辦幼兒看護點。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加大對家庭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資助力度。
[學生健康]體質監測結果向社會和家長公布
會上,省教育主管部門強調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養成鍛煉習慣、掌握運動技能。今后,我省各地各校學生體質監測結果將向社會和家長公布。
我省將擴大校園足球的覆蓋面和參與度,不斷培養學生文藝興趣和欣賞水平,開齊開足音樂、美術等美育課程,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藝術實踐,至少學會一項藝術活動技能。
同時,今年我省還將對有寄宿和食堂的學校加強監管,對各類傳染性疾病做到預防在先、處置果斷,并特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對出現的苗頭性問題及時進行疏導。
[生均經費]隨班就讀殘疾生每年補貼6000元
今年,我省將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落實特殊教育學校和隨班就讀殘疾學生按每生每年6000元標準補助公用經費政策,鞏固完善適應新型城鎮化進程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建立健全中職學校生均撥款制度,確保生均經費不低于5000元。
“‘大班額’現象絕不是一個班級多裝幾個孩子的問題,而是直接關系到老百姓對教育滿意不滿意!城里的居民,發現孩子上學的環境越來越糟糕,他會有怨言;農村的孩子進入城市,發現擠在一個擁擠的班里上學,也會有怨言。解決‘大班額’問題刻不容緩! ”——安徽省教育廳廳長 程藝
●解讀:我省力爭2017年底基本實現縣(市、區)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不斷縮小區域間教育差距;順應城鎮化建設趨勢,確保流入城市人口子女享受平等教育,消除城鎮學校“大班額”現象。
名校名師應該流動與共享
“中小學教師,強調流動和共享,不是說哪個學校是名校,這所學校的老師就永遠固定在那里。名校的名老師,是所有學生的老師,是大家的財富。我每次到城鎮學校,會特地問問校長,有多少教師是從鄉村流動過來的?結果80%的校長答不上來。 ”——安徽省教育廳廳長 程藝
●解讀:今年起,我省將全面實施中小學教師“無校籍管理”和“縣管校聘”制度、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改革、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
人手一個平板不能變成玩具
“教育信息化不僅僅是在線課堂,今后還要大量使用各種各樣的教育信息化手段。重要的是,使這些先進的技術手段與我們的教學融合。有朝一日真有可能學生們人手一個平板,但是,如果人手一個平板卻跟教學不能深入融合,那就會變成人手一個玩具!如果融合得好,那電子平板對我們教育發揮的作用,將遠遠超過傳統的書本作業。 ”——安徽省教育廳廳長 程藝
●解讀:今年,我省將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
讓能工巧匠走進職業學校
“這幾年,我省職業教育發展趨勢漸好。但職教學校進人時,基本還是按照中小學教師進人的方式、方法和標準在操作。省里有文件規定,要用不低于編制數的20%招聘能工巧匠。學校不要因為招一個碩士一個博士,而把真正的能工巧匠拒絕在職教學校門外。”——安徽省教育廳廳長 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