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血壓高,血脂正常,醫生為什么要給我開降脂藥?”
“得了高血壓,醫生開降脂藥會有多一些提成嗎?”
“現在的醫生為什么這樣,我高血壓,竟然還給我開降脂藥,這是這騙錢吧!我要投訴他!”...
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在一天門診中,醫生可能要接100多個甚至更多的病人,因此看診時間大概就是2~5分鐘,因此沒有辦法說清楚為什這么開藥。而今天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下:
高血壓病人,為什么要吃降脂藥?
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高血壓增加了冠心病的風險約2倍,控制血壓能減少25%的冠心病風險。如果同時控制血脂,則可以再減少35%的風險。就是說,高血壓患者在降壓的同時控制血脂,對冠脈動脈粥樣硬化疾病有預防作用。
哪些高血壓病人需要服用降脂藥?
目前來說,高血壓病人副作用降脂藥的依從性、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知曉率均較低,還有因為費用的原因,還有病人害怕他汀類藥物對肝臟的毒性副作用,都限制了高血壓病人在服用降壓藥的同時服用降脂藥。
其實他汀類降脂藥對于沒有明確禁忌癥(嚴重肝損傷、肌酸激酶大于5倍和嚴重很文集溶解)的患者,其實是一種延長人的壽命的一種藥物,它不僅能降脂,還能抗動脈硬化、抗炎和穩定動脈粥樣斑塊。適用于:
1、高血壓(血壓≥140/90mmHg)或者正在使用降壓藥物,并且年齡(男性≥45歲,女性≥55歲)或吸煙或高密度脂蛋白低(<40mg/dl)或存在早發的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
2、 高血壓合并有臨床表現的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冠脈綜合征、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穩定型心絞痛、不穩定型心絞痛,短暫腦缺血發作、腦梗塞或外周動脈疾病;
3、 既沒有糖尿病也沒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表現,但10年內患有心血管疾病風險≥7.5%者。
4、 原發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190mg/dl(4.9mmol/l);
5、 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年齡在40-75歲,低密度膽固醇膽固醇(LDL-C)在70-189mg/dl(1.8-4.9mmo/l),沒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臨床表現者。
服用他汀類降脂藥的副作用如何避免?
服用藥物1個月后,應檢查肝功能和肌酸激酶,如果都正常,則可以放心使用。用藥后假如有明顯肌肉疼痛和肌肉無力等癥狀,應及時就診。如果出現肝功能(谷草轉氨酶和谷丙轉氨酶)異常超過正常3倍,肌酸激酶異常超過正常5倍,停藥后一般能恢復正常。恢復正常后,可考慮換用其他他汀類藥物,或他汀減量使用、或換用膽固醇吸收抑制劑(依折麥布)。
總之,低密度脂蛋白達標很重要,甚至比降壓和降血糖更為重要!因此,不要忘記吃降脂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