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作壓力大,是現今教師的熱點話題之一,但實際情況究竟如何?教師的自我感受和客觀指征是否一致?教師自身如何通過有效調控改善小環境、舒解壓力?華東師大學前教育學院的周念麗副教授曾在日本研讀心理學多年,一直非常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近兩年更是就這一問題專門作過兩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接受調查的老師都處于焦慮狀態,其中近63%的教師屬于高度焦慮,“工作本身”和“家長”是造成教師心理壓力的主要來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教師對自己所承擔的壓力而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盲目減壓,從一個極端走入另一個極端。但不可回避的是現代人普遍面臨較大的壓力,怎樣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營造一個寬松的小環境,有效舒解壓力呢?今天就想跟各位溝通一下如何做一個健康快樂的教師?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不知從何時起,我們時常能聽到來自教師的抱怨聲:“工作真沒勁”、“孩子太難教”,“家長難溝通”等等。由于心懷一股怨氣,因此,對工作逐漸感到厭煩,甚至進入一種身心俱疲狀態而導致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降低。出現了:大聲呵斥孩子、不尊重孩子的語言屢見不鮮;不能耐心而冷靜地對待家長的建議;不容易接納領導和同事的批評和指導。如此下去,不僅影響教師對工作情感和精力的投入、自身教育能力的發揮和發展,而且還會影響教育的質量,對學生和教師的身心健康都會產生極大的危害。因此,如何走出這種職業倦怠,做一個健康、快樂的教師是我們每位教育同仁的共同追求。
一、我在為誰工作
我一直在問自己:我喜歡干什么?我適合干什么?我想干成什么?我現在能干什么?
而這些問題,也正是我要向大家推薦的《我在為誰工作》這本書所向我們展開的畫卷。
在書的封面上這樣寫到: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將心態回歸到零;把自己放空,抱著學習的態度,將每一次任務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千萬不要視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結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沒有裨益。
在序言的開場一段寫到:我只拿這點錢,憑什么去做那么多的工作,我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報酬,等價交換而已,我只要對得起薪水就行了,多一點我都不干,工作嘛,又不是為自己干,說得過去就行了。這簡簡單單的幾句話道出了多少人的心聲,刻畫了多少人對工作的心態。
那么,到底為什么而工作?單純為工作而工作的人,看不到自己的潛能,缺乏前進的動力和信心,因此會失去許多寶貴的機會;單純為薪水而工作的人,只想到工作只要能對得起自己的薪水就行,全然沒有責任感可言,更談不上體會工作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為自己而工作:人生離不開工作,工作不僅能掙到養家糊口的薪水,同時在工作中經歷的困難能鍛煉我們的意志,拓展我們的才能,與同事相處可以培養我們的品性,與家長交流可以鍛煉我們的人格,工作著多有意義啊!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歷盡艱辛后的回味,是一個人懂得了幸福后對生活的熱愛。這本書,使我對“你在為誰工作“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醒我珍惜現在的工作,在這里向各位班主任推薦。
二、如何在職業中獲得幸福
當看到自己的公開課能夠順利開展并獲得領導的認同時,是一種幸福;當看到自己的工作獲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時,是一種幸福;當看到自己在平常的活動中得到同事的指點與提醒時,也是一種幸福;當看到孩子們開心地和自己說老師我喜歡你時,更是一種幸福。
1、從孩子身上找到幸福
任何工作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困難和矛盾出現,會有煩惱和不快產生。只有自己去尋找工作的樂趣,才能在工作中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正如有人說,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煩的人,那么你就會感到心煩;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愛的天使,那你就會變成快樂的天使。
2、從同事身上找到幸福
工作中,對積極追求進步、工作成績顯著的同事要以欣賞、學習的態度與他們交往,絕不能以嫉妒、輕視、不屑一顧的態度遠離他們,相反,如果我們經常與工作中的“落伍者”為伍,久而久之,我們也會被他們那種消極的心態所感染,繼而走進工作的倦怠狀態中,對你的成長、為人、交友、處事無任何益處。
3、從溝通渠道找到幸福
對領導同事要多交流多溝通。“三人行,必有我師”,要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和長處,也要善于發現自己的優勢,揚自己之長,補自己之短。對別人的弱勢要善于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以寬容之心對待。
4、從學習中找到幸福
新世紀是科技日新月異和知識信息爆炸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一次性的學校“充電”,一輩子的工作“放電”現象已不再成為可能。這給為人師、為人妻、為人父母的教師們帶來了很大的工作壓力。因此,我們不僅要以不斷進取的精神去進行業務方面的繼續教育,還應接受心理保健方面的學習積累,使自己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里擁有一顆平和的心來適應社會的需求;擁有一顆堅強的心,去迎接挑戰。
5、從心靈的空間找到幸福
生活的空間,需借清理挪減而留出;心靈的空間,則經思考開悟而擴展。
打牌時,我們手中的牌不論好壞,都要把它打到淋漓盡致;人生亦然,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么事,而是我們處理它的方法和態度。拿花送給別人時,首先聞到花香的是我們自己;抓起泥巴想拋向別人時,首先弄臟的也是我們自己的手。因此,要時時心存好意,腳走好路,身行好事。
光明使我們看見許多東西,,假如沒有黑夜,我們便看不到閃亮的星辰。因此,即使我們遇到難以承受的痛苦,也不會完全沒有價值。它可使我們的意志更堅強,思想、人格更成熟。
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有些話語稱起來不重,但稍有不慎,便會重重地壓到別人心上;當然,也要訓練自己,不要輕易被別人的話扎傷。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擴展它的寬度;不能改變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時時展現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順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盡心。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多是負擔,是另一種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種有余;舍棄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種更寬闊的擁有。美好的生活應該是時時擁有一顆輕松自在的心,不在熱鬧繁雜中,更不在所求太多中,放下掛礙,心里自然清靜無憂,而周遭的環境,都是美好而善良的。
只要是工作就少不了壓力。雖說有效減壓也不是那么容易,但作為個體,我們可以通過調整心態、改變工作方法等策略為自己減壓并體味工作的快樂。
※調整心態:
同樣一份工作,有的教師可能微笑面對,有的教師則可能怒氣沖天,這一切其實取決于心態。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有足夠的愛心,就能做到熱愛孩子,熱愛生活,熱愛工作。我們不妨以輕松的態度對待工作,用自己喜歡的教學風格進行教學,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去研究,寫真情實感的教育隨筆,享受孩子的純真,享受家長的信任,享受領導的期望,在忙碌的工作中體味快樂。我們也要給自己的心靈留一片空間。如果你喜歡寫作,那么你盡可以用筆記錄你的喜怒哀樂;如果你喜歡閱讀,那么你盡可以讓自己沉浸到故事中去,借此體味別樣的人生;如果你喜歡音樂,那么你盡可以隨時聽聽音樂,或盡情高歌為自己感動一把;如果你喜歡時尚,那么你盡可以將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讓自己的心情煥然一新;如果你喜歡交友,那就盡情地向他們傾訴……只要你愿意,就讓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樂與憂愁吧!
※早到五分鐘:
早到五分鐘本身就會給一種舒坦的感覺,會使接下來得工作開展的更加井然有序;而踩著鐘點進辦公室卻容易產生緊張和焦慮的情緒,以不同的情緒做同樣的事情,效果肯定截然不同。
※每天一個微笑:
每天給自己,同事,孩子,家長一個微笑,要相信微笑的魅力,它會讓你的工作環境變得溫馨而愉快。
※贊許他人:
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多想想如果我是他,我會怎樣做。多觀察同事的自豪的事情,如:興趣愛好,工作效率,做事態度等。一句發自內心的贊美,會贏得他人的欣賞。
※分清輕重緩急
班主任工作忙碌又瑣碎,每一天都會有許多工作等待處理:自己想做的、領導要求做的、自己擔負的許多細小的工作,面對這些,不要慌亂,分清輕重緩急,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化解工作壓力。
※不要抵觸批評
人無完人,一個不完美的人往往也是可愛的,因為她勇于犯錯,勇于面對錯誤,勇于承認錯誤。要知道,工作中的批評往往是善意的,對事不對人的,面對這些,要用有則改之無則加冕的心態來對待,這樣才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養。
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一直跟隨我們左右,就看我們是否能感受到,是否能抓住。對人而言,壓力是一種精神感受,是外在因素導致的身體、心理的一種負荷,關鍵看你怎么看它,如何緩解壓力,書中是這樣說的:關愛自己,保持健康;規劃工作,有條有理;心境平和,不煩不躁;量力而行,學會放棄。老師們,健康真的很重要,特別是像我一樣上了年紀的老師,更是感觸頗深,腰酸背痛脖子酸,一不留神還要閃到腰,如此狀態下,還不趕緊抓住快樂?抓住健康?
※讓自己擁有一份能力:
“有能力”是當下對人才的贊美。而新時代教師的能力體現在哪兒?業務精湛是能力,教學有方是能力,走進學生心靈、贏得學生和家長的愛戴更是能力!
沒有藍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飄逸;沒有大海的壯闊,可以有小溪的悠然;沒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綠……生活中,我們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澤、自己的聲音!
最后引用書中的一段話,和大家一起共享吧:每年做一次體檢,每月聽一場音樂會,每周唱一首歌,每天多喝一杯綠茶或酸奶,每小時伸伸胳膊踢踢腿,每分鐘都保持樂觀陽光的心態!記住,你的健康屬于你自己,也屬于教育!
人生幸福三訣:
不要拿自己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不要拿自己的錯誤來懲罰別人
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有了這三條,人生就不會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