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科學、扎實、有效地抓好我市2013年語文中考復習備考工作,根據黃岡市四月點考成績分析,結合我市初中語文教學的實際,下面談談2013年復習備考的原則和策略,供老師們參考。
一、復習原則
1.明確目標,立足教材。教師應認真研究《2013年初中畢業生語文科升學考試說明》,明確考試內容與要求,認真研究《考試說明》中的題型示例和近三年黃岡市初中語文中考試題,對出題動向和題目類型做出科學的分析和預測,以便在復習的過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增強復習備考的針對性。語文復習應以課本為主,按《課程標準(實驗稿)》和《考試說明》的要求進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輔之以適當的練習;并不斷地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復習中,要精選有代表性的訓練題和模擬題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強化基礎,突出重點。針對中考試題基礎性強的特點,對于《課程標準(實驗稿)》和《考試說明》中要求掌握的語文知識,教師應進行適當的梳理,建立語文中考所需的知識網絡,只有理清了頭緒,學生才能思路清晰,復習才有更佳的效果。閱讀理解與作文是語文復習的“重頭戲”,教師應加強指導。在進行閱讀訓練時,應根據不同文體的特點并結合具體的試題,教給學生一些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訓練學生與命題者對話的意識,注意總結梳理規范答題格式,真正做到“授之以漁”,并結合有針對性的訓練,舉一反三,從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作文復習應重點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導上,從立意、選材、構思、語言等方面進行訓練,注意文體要求,提倡創新意識。
3.點面結合,講練同步。中考復習按照“夯實基礎,專題補缺,綜合檢測”三輪復習方法進行。第一輪“夯實基礎”復習,即踩點復習。復習時間:4月上旬至5月中旬。復習思路:依據課程標準、中考說明要求復習,強化考點過關訓練;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絡, 使之條理化、系統化; 強化分塊綜合和專項知識訓練,以讀、講、練、評為基本方法。第二輪“專題補缺”復習。復習時間:5月下旬。復習思路:突破重點、難點,易混易錯點,加強訓練。第三輪“綜合演練”復習。復習時間:考前兩周。復習思路:采取形式為限時限量,仿真練習,精心講評;要特別注意對學生答題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反饋、點撥,加強學生應試技巧和解題方法指導,減少非智力因素失分;要對學生進行規范化訓練和速度訓練,力爭達到規范、快速、正確。在整個中考的三輪復習中,古詩文積累與閱讀、現代文閱讀理解等單塊兒練習在一、二輪中往復循環,作文訓練貫穿三輪始終,每月至少安排一次綜合套題訓練。
4.學生備考,立足主體。中考備考的主體是學生,復習備考工作一切從學生備考的實際出發,教師要充分調動備考主體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備考主體自身的作用,堅持復習目標要有學生意識、選擇資料要有學生意識、課堂教學要有學生意識、習題演練要有學生意識、試題講評要有學生意識。
二、復習策略
近幾年的中考試題,試題結構、題量基本上沒有變化,試卷分為“古詩詞名句積累”“語言基礎和語文實踐活動”“淺層閱讀理解”“深層閱讀賞析”和“寫作展示”五個板塊。命題內容更注重聯系社會生活,考查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創造性的理解。針對語文學科的此種實際情況,中考復習總策略應是:分清板塊,逐一落實。
1、古詩文積累:古詩文的背誦默寫大都是填空題,有的是直接默寫前后句,有的是直接默寫,有的是歸類型默寫。因此,在復習時要注意:一要背會。熟背《中考說明》中要求背誦默寫的55首古代詩歌;二要寫對,在默寫時做到準確無誤;三要理解,理解詩文的內容;四要歸類,歸類梳理各類詩文名句,如描寫四季,“愛國”主題類等;五要訓練,在練習中提升能力。
2、語言基礎和語文實踐活動:語言基礎和語文實踐活動這個部分涉及到字音、字形、詞語運用等許多內容,考生備考的主要策略是梳理歸類,化零為整。把6冊書中的字詞按類別梳理歸類記憶,就能對數量較大的基礎知識部分有一個扎實牢固的掌握。語法知識考查部分有詞性判斷、短語結構、句子成分及句子的主干,這些語法知識的落實應精選題目訓練落實。修改的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重復累贅、用詞不當、不合事理等。對這些病句類型,教師一定要注意在幫助學生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的背景下,結合各種題型訓練學生。綜合性學習這一版塊,近兩年基本都是考查學生的口語交際。口語交際的解題基本技巧:1、讀通情境,抓住中心。就是能根據具體的情境進行表達。2、領會意圖,設身處地。語言的表達要能“如出己口”,與人物性格、年齡、特征相符合。3、注意禮貌,語言簡明、連貫、得體。
3、古詩文閱讀在答題時,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從關鍵詞語著手,抓住詩的主體,把握動詞、色彩詞的含義和作用,去品味賞析作答。(2)從關鍵詩句、主旨句、情感句等著手,分析、概括、推斷作答的切入點。(3)從修辭手法和表達手法著手,探究其作用。(4)從作品、作家的相關背景材料入手,準確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傾向。(5)把握各類詩歌的思想內容,如送別詩、懷古詩、愛國詩、哲理詩、詠物詩等,依據各自的類屬,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現的思想情感。
4、文言文考查篇目,絕對不可盲目押題和猜題,而是應該按照考試說明的要求踏踏實實地逐篇復習,各個擊破。在逐字逐句落實的基礎上,突出重點。既要落實文言字句,又要注意文意把握。對重點關注的翻譯句子,關注點要放在重點實詞的語句、特殊句式的語句、富有文采的句子、能體現文章主旨中心或者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和在今日仍在升溫,經常被用到的語句等。劃分朗讀節奏,誦讀文言文,確定停頓的主要依據是文句的意義,只有正確理解句子所表達的意義,我們才能做到不讀破句。有三種情況文言語句的停頓容易出錯,一是名詞作狀語,充當狀語的名詞應同后面的謂語中心語連讀。二是有些詞在現在漢語中是合成詞,在文言文中則是兩個單音詞,通讀時中間應有停頓。三是句首的一些虛詞,,往往起著領起全句的作用,我們在其后有所停頓。如“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應讀成“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5、名著導讀:備考中考名著題,我們可以采用“一點兩法”。一點,就是平時要求學生閱讀名著時,不只是瀏覽,二藥認真做讀書筆記,寫心得體會,學會對人物、重要情節、細節、精彩語段做點評。所謂兩法,就是在畢業總復習時,對新課標推薦的名著篇目所采用的復習方法1、列提綱。按作者、人物姓名、綽號、名言、警句等常識逐篇歸類,列出提綱,便于背誦識記。2、練重點。將各名篇的主題、特色、重點情節、細節逐一進行梳理,務必做到要點全面、語言簡潔,以強化記憶。
6、現代文閱讀:選取課外閱讀材料,已經成為中考的慣例。現代文閱讀板塊備考應從體裁入手。說明文應準確理解文意。考生要做到準確理解文意、準確把握題干、準確篩選信息。要準確理解文意,在閱讀時要掌握一些技巧。考生要先提取題干的主要信息,然后從文中截取關鍵性語句,再按實際需要進行加工整合。
記敘文要快速找準答題切入點。閱讀一篇記敘文須把握其主旨,才算真正讀懂文章。有的文章從分析標題入手,有的文章從分析關鍵詞入手,有的文章從分析文中關鍵句入手,有的文章從題干入手,也有的文章從線索入手。此外,作者也很可能把中心思想放在人物的語言中表達,因此要注意在分析人物語言中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尤其是人物對話中涉及到某種情感或者某種感悟的句子。
議論文要從文中找到或歸納出中心論點。議論文考查的角度包括: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正確理解作者的觀點和看法,準確判斷或概括文章的中心論點或分論點;分析文章的結構,理清作者的思路;區分觀點與材料,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理解、分析文章中的論證方法及其作用;結合語境,揣摩品析文中關鍵字詞、重點語句的含義及作用;結合文章內容,聯系社會生活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談看法,發表感想評價。如果文章當中沒有一個適合做中心論點的句子,那么,就要由考生自己根據分析來歸納。歸納中心論點時,一定要注意三點:一要顧及全文,二要語言簡潔,三要表達準確完整。
現代文閱讀是丟分最多的板塊兒,也是教師在復習備考中費時費力最多的板塊兒,必須進行細致的到位的指導。
復習中要強化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比如:批注的習慣——閱讀批注,邊讀邊思考,有利于促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感悟,有利于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閱讀批注(如:我選第 句,批注: 。)賞析理解的習慣——批注點集中在理解內容、品味語言、賞析表達特色、生發聯想、質疑問難等方面;流暢表達的習慣——要求緊扣文章內容,表達通暢簡潔。閱讀題干與命題者對話的習慣——題干往往給學生提供了思路,有的還加上了批注示例,給了學生一個清晰的閱讀步驟和方法,學生就按此一步步完成所設題目,降低了難度,適應了學生認知能力(例略)。要注意引導學生閱讀題干時學會與命題人對話,即揣摸命題人究竟要我回答什么問題,他在這道試題中設了幾個得分點,這幾個得分點會鎖定在那些關鍵詞語上。規范書寫答案的習慣。
復習中要教給學生答題建模的技術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這些都是教得會學得會的知識。
現代文閱讀試題的答案,不外乎三種形式:一是直接摘取原文中的關鍵詞句作答案,二是用自己的語言把原文中摘取出來的詞語組合起來構成答案;三是直接在原文中找不到現成的詞句,完全靠自己讀了題目后,根據原文所給的信息,用自己的語言書寫答案。縱觀中考現代文閱讀試題,前一二種答案的形式占主要地位。只要我們指導學生養成讀了試題后帶著問題的要求在文本中篩選斟酌答案的習慣,現代文閱讀的問題就可以解決大半。因此“五步讀解”應該是現代文閱讀解題的較好策略:定向→劃區→尋點→整合→解證。
6、寫作:2013年的作文形式主要為:命題、半命題和材料作文。
學生中考作文存在的主要問題:1.模式化,雷同、宿構的作文較多,如:故事+結論。2.為文造情,無病呻吟。一些作文缺乏真實感人的事實或材料,拼湊羅列一些生活事件或現象。缺乏豐富真切的情感體驗,為文造情,無病呻吟,情感蒼白。3.記敘平鋪直敘,過于繁瑣。不會運用細節、景物、人物外貌等描寫方式,泛泛而談,缺少細節。4.議論中心不鮮明,素材堆砌,材料與觀點不吻合,看問題片面絕對,沒有深入思考。5.對生活缺少發現,選材陳舊,新意乏陳。親情停留在“送傘”“送醫”“蓋被子”“端茶水”較為陳舊。社會類集中于人所共知的社會熱點,面窄。選材范圍狹窄,思想立意膚淺,情感抒發蒼白,低幼化現象突出。6.大部分學生的文化積淀較少,文章缺乏深度,沒有文采。7.審題不嚴密,未緊扣題目的關鍵詞展開內容。
作文是半壁江山,寫作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語文成績的好壞。作文訓練建議分三線進行,即以文體為線,以題型為線,以能力為線。復習過程中,注重材料的積累,建立材料庫,加強儲備,以有備無患;注重加強思維訓練,提高科學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寫作水平。每個學生都要有作文材料庫。讓學生練實練好。
總之:成功在課堂,潛力在學生,優勢在群體,關鍵在落實。
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