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讀本網站《看了十幾個中醫,沒效果》一文,見各位同道各抒高見,令人感慨!今借此文,談寒濕困脾治法。
一、 先需判斷:1、寒濕困中焦,是寒濕困脾還是胃有寒濕?兩者治法有差別。2、如寒濕困脾,究竟是脾虛導致寒濕還是寒濕導致脾虛?本寒濕去則脾健或脾健則寒濕去,兩者治法亦有差別!
二、 假如系寒濕困脾,寒濕重而導致脾虛,治療法則如下:
1、 先以小柴胡湯輕劑入手,升脾降胃、疏利肝膽,而后處以健脾祛濕之品。切忌初期參、芪、術重劑相加。否則,必滿悶,欲健脾而愈不通,不通則脾更弱!
2、 然后施以健脾胃之品,適當考慮肝膽之影響;取效后,溫腎陽之菟絲子、肉蓯蓉、巴戟天、蘆巴子等可以酌加。濕氣重濁,欲速則不達。宜徐徐緩圖,用藥輕靈,急則易傷陰損氣。
3、 此類疾患,極易反復!蒲輔周前輩曾有論及。
4、 治上焦有微飲,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世人皆知。然此說,亦說明腎虧與脾陽虛之關系也!此層關系,世人多忽視!故,治脾取效后,當以腎氣丸化裁以鞏固。臨證應用,效卓,且不會存在脾濕之反復,亦可解蒲輔周前輩之憂慮!王雨三前輩謂八味丸有健脾之功,極確!
三、 注意事項:
1、 久病之人,不唯氣分不足,營陰亦必不足,慎用附子、干姜、肉桂、肉蔻等燥烈之品!如用,分量宜斟酌!切不可簡單認為烈日普照云霧散,否則后患無窮。假如為尋求經濟利益賣藥、不會治病且不管患者死活而開處方,另當別論!
2、 此類證癥,并不難治,但臨證需細心甄別,對醫者責任心及臨證功底有一定要求!
3、 在此,僅論及寒濕困脾。對于胃有寒濕或脾虛導致寒濕,治法有別,不贅述。
四、此文,亦不自量力誠懇與各位中醫愛好者共勉:有“愛”才有“好”!作人,宜心平氣和、戒驕戒躁,然后才有可能“愛”中醫,才有可能“好”中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