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我們每個人都有,然而有一種特殊的痣,當它在不知不覺中出現時,可能預示著離癌癥不遠了!
大概兩個月前,李先生的胸前莫名長了幾塊“斑”,看上去像密密麻麻的痣,因為不痛不癢的,他也就沒有放在心上。但不知為何,李先生經常喊累,連胃口都有點變差了,在家人的催促下,不情愿地去了醫院。
醫生一看他胸前的痣,就說這是蜘蛛痣,得做一下肝臟方面的檢查,結果查出原發性肝癌,幸虧是在早期。
可惜很多身上已經出現蜘蛛痣的人,可能還沒有重視起來!
蜘蛛痣
可能是肝癌信號
蜘蛛痣看起來像痣,其實是一種毛細血管擴張的表現。當肝臟功能受損、衰退時,肝臟對于雌激素的滅活作用降低,會導致血液中17-β雌二醇及雌酮增高,從而引起小動脈毛細血管擴張。
從外觀上看,蜘蛛痣是皮膚上以一個點為中心,向四周發散紅血絲的現象,長得像蜘蛛;用手指按壓時會消失,松開手又會出現。典型的蜘蛛痣多出現在頸部、前胸或腹部。
當然,并非所有的蜘蛛痣都預示肝癌,某些風濕病、關節炎或雌激素水平異常患者,也可能出現。如果有蜘蛛痣的同時還伴隨有以下癥狀,就要高度懷疑是肝癌前期!
伴隨癥狀
【頸圍超標】從脖子后第七頸椎(后脖子最鼓的地方)的上緣,測量到喉結的下緣。如果男性>38厘米,女性>35厘米,提示肝癌風險增高。
【精神不濟】不明原因的困倦乏力,整日昏昏欲睡,食欲下降,體重驟減。
【肝掌】在手掌大拇指與小指根部之間的大小魚際區,皮膚出現片狀充血,或是紅色斑點、斑塊,按壓后變成蒼白色。
離癌癥最近的3類肝
我國的肝癌新發病人數占據全球一半以上,發病率是平均水平的3倍,屬于肝病高發區。
但肝臟是個“沉默的器官”,肝癌早期大多沒有明顯癥狀,癌細胞發展速度又快,很多人確診時已經是中晚期,確診之后五年生存率僅為10%。
生活中,肝病患者不在少數,其中哪些人更易受肝癌威脅呢?
乙肝依靠病毒HBV傳播,受到感染后會產生兩種情況:一是病毒檢測呈陽性,但沒有發病癥狀,為乙肝病毒攜帶者;二是病毒侵入肝臟發展為慢性乙型肝炎,原發性肝癌患者中約1/3有慢性肝炎史。
同理,丙型肝炎與乙肝相似,丙肝患者也是肝癌發作的潛在人群。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有進一步癌變的可能。
當大量肝臟細胞受長期酗酒、營養不良、病毒感染等不利因素影響,而逐漸缺血、壞死時,就容易發展為肝硬化。
肝硬化尚無辦法根治,如果不及時發現病情和阻止病程,就會不斷加重,最終可能誘發肝癌。
脂肪肝是引發肝癌的重要危險因素,我國脂肪肝患者已近2億!即使是輕度脂肪肝,也有可能刺激肝細胞直接產生癌變。
一般我們認為酒精性脂肪肝更危險,但2013年北大的一項統計發現,在我國因為飲酒患肝癌的人數并非最高,男性中可能達到20%,但女性中只有2%左右。
與此相對的是,近些年因向心性肥胖、代謝綜合征、熬夜、節食不當等引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更易發展為肝癌。
被忽略的毒素
也可能成為肝癌幫兇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除了不良的生活習慣可能導致肝病,我們經常食用的食物也可能暗藏危機,誘發肝臟病變,需要多加注意。
我國居民經常食用的腌制類食物,比如咸魚、咸菜、醬菜等,其可能含有的N-亞硝基二甲胺是已被證實的2A類肝癌致癌物。
日常應盡量減少食用量,如果實在喜歡吃腌制類食品,可以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輔助減少食物在腸道的停留時間,降低亞硝基化物的重復吸收。
糧油類食品如果儲存時間過久或儲存不當,容易發霉,產生1級致癌物黃曲霉毒素,其攝入1克以上即有可能誘發癌變,卻需要經過260℃高溫才能殺滅。
我們經常食用的玉米、大米、大豆、小麥、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等都非常容易被霉菌污染,平時應密封儲存在22~28℃左右的陰涼干燥處。
如果發現玉米臍部發紅,黃豆臍部變褐色,大米失去光澤、香味、粘性,很可能已經發生霉變了。
食物經過燒烤或煎炸之后產生的苯并芘,同樣是肝癌的高活性致癌劑。苯并芘進入人體后,其中大部分可以被肝、肺細胞的氧化酶激活,轉化為數十種代謝產物,可能使細胞的基因受損,以致于出現癌變。
肝臟也被稱為“解毒器官”,大部分藥物都需要肝臟來分解,服藥過量或用藥不當會加重肝臟負擔,甚至損傷肝腎功能。
另外有部分藥物,比如生長激素、類固醇激素、某些鎮靜安眠藥等也可能導致脂肪肝,用藥時需謹遵醫囑。
養護肝臟三部曲
幫你擁有“長壽肝”
每天攝入90g優質蛋白,有利于肝細胞的修復,幫助肝細胞再生。所謂優質蛋白就是蛋白含量高、熱量低,豆腐、牛奶、雞蛋、雞肉和魚肉都是不錯的優質蛋白。
維生素E可以延緩肝的纖維化過程,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維生素A能阻止和抑制肝臟腫瘤細胞增生。胡蘿卜、菠菜、動物肝臟、魚肝油及乳制品等含有大量維生素A;葵花籽油、杏仁、核桃、花生等含有維生素E。
需要注意的是,這兩類食物應適量攝取,例如對普通人來說,建議動物肝臟每周吃100克左右,堅果每天吃一小把。
從中醫角度講,肝臟的健康還會受到情緒的影響,脾氣暴躁、肝火旺盛的人更容易患肝病。我們可以日常飲用兩杯代茶飲,達到疏肝解郁、調養身心的效果。
【藥材】茉莉花茶1.5~3克,佛手花1.5~3克,沖泡即可。
【功效】疏肝理氣,和胃。
【適合人群】適合心情不好,愛生悶氣,肝氣郁結的人喝。
【藥材】綠萼梅花1.5~3克;玫瑰花1.5~3克;合歡花1.5~3克。
【功效】綠萼梅花能疏肝解郁、化痰;玫瑰花能活血化郁;合歡花有安神的效果。
【適合人群】有肝郁的人,或肝郁化火、化熱、傷陰的人適合喝這個代茶飲。
高危人群定期做有針對性的肝臟檢查,有助于提早發現危機,為健康多一重保障。
血清甲胎蛋白(AFP)測定
對診斷肝癌有相對的特異性。放射免疫法測定持續血清AFP≥400μg/L,并能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等,可能預示肝癌。臨床上約60%~70%的原發性肝癌患者AFP數值異常升高。
CT檢查
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對肝癌的診斷符合率可達90%以上,可檢出直徑1.0cm左右的微小癌變區域。
肝動脈造影
顯示肝臟動脈血管和血流運行的影像,可以篩查出1.5cm左右的腫瘤,是目前肝臟影像學診斷方法中,針對性最強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