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看似是行走于人群之外,卻給生命筑起了一道籬笆。事實上,他們不是刻意疏遠,只是在生命的長河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正如復旦教授陳果說:“喧鬧任其喧鬧,自有我自為之,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
周國平說:“無聊者自厭,寂寞者自憐,孤獨者自足”, 道出了生活的三種狀態,也是人生的三個境界。真正的強者,獨處時不慌亂,人眾中不盲目,內心足夠從容,從不會懼怕寂寞。
陳道明說: “人心一亂,一切就亂了。最好的生活方式,是甘于寂寞,不拘泥于名利。” 平庸的人用熱鬧填補空虛,優秀的人以獨處成就自己。 獨來獨往,是胸中自有丘壑的堅定,不僅獨立,而且自由。 退出無意義的圈子,不再刻意合群,正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
作家米蘭·昆德拉有一句話:“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選擇我的生活,不再輕易迷失在各種誘惑里,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后的種種是非和議論。 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 三毛在《送你一匹馬》中寫道: “我避開無事時過分熱絡的友誼,這使我少些負擔和承諾。 我不多說無謂的閑言,這使我覺得清暢。 我盡可能不去緬懷往事,因為來時的路不可能回頭。 我當心的去愛別人,因為比較不會泛濫。 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這些看似“生性涼薄”,其實,是一種堅守內心的清醒, 他們懂得了給人生做減法,從不在所謂人情往來里糾纏,不討好每一份關系,守得住每一個底線。
《莊子》有言:“獨來獨往,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獨來獨往,不是不合群,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生命行深的必然境界。到最后,都將明白,世界是自己,與他人毫無關系。很多時候,有的路,只能靠你一個人走;有些事,只能是你一個人做。
獨立,是一個人最大的成熟。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說:“靠自己生活,靈魂都是安寧的。”別人給你的,是債,隨時都會被討回,只有你自己的東西,是一直都在的。諸事如果只想著依靠別人,自己不肯獨立向上成長,到頭來只會一無成就。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與其期待別人,不如強大自己。當你經濟獨立了,你就有足夠的底氣面對人生風雨,活成自己的依靠;當你精神獨立了,你的內心才會變得強大,將生命中的坎坷踏成陽關大道。等風來,不如追風去,你要活成自己的擺渡人,依靠自己的力量,飛向更高的天空。當你能掌控自己的命運時,你才活得有底氣,最踏實,也最心安。
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清靜經》中有言:“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是說,如果能做到清靜獨處,天地的力量就會注入你的生命里。真正強大的人,大多遇事向內求,重獨處,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既不隨波逐流,也并非自命不凡,而是拋開一切外界干擾的自我對話,在紛擾繁雜的現實生活里,回歸真實的自我。這是一個人內心強大的標志,也是人生最好的狀態。越是境界非凡的人,越能擁有更優質的獨處能力。他們熬得住孤獨,經得住寂寞,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默默積攢力量,然后大放光彩。莊子又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獨處,是精神的減負,是心靈的回歸,更是靈魂的升華。一個人只有獨處的時候,方能撥開迷霧,看清生命的真相,找回內在的力量,遇見更好的自己。
獨行,是一個人最高的自律。國學大師季羨林說:“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獨行,并非是受到了冷落和疏離,而是不被他人理解。一個人,越是明白,越是有追求,就越是知道有時候你只能獨自面對人生的榮辱悲歡。靜下心,沉住氣,在正確的軌道里自在獨行,是一個人最深的自律。獨行,像一面鏡子,能照出一個人的格局。平庸的人獨行,只會是愈發焦躁不安;而強大的人獨行,卻能沉淀自己,活出真我。要知道,比起外界的喧鬧和浮華,真正成就一個人的,反而是離群索居自律專注的時光。
《超級演說家》劉媛媛說:“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門的,我們都要靠自己,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一生去奮斗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段孤立無援的歲月,唯有自渡,方能抵抗萬難。 萬事自渡,是一種看清現實的強大。《擺渡人》中有個頗有深意的問題: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答案只有兩個字,自己。父母不可能陪你一輩子,伴侶不會時刻站在你身邊,朋友間聚散離合是常態。 生活是泥沙俱下,風雨再大,只有自己撐傘扛過去才是最穩妥的。
沒有誰的人生順風順水,尤其是那些沒有傘的人,更要靠自己。柴靜在《看見》中這樣寫道:“失敗不是悲劇,放棄才是。”命運這艘搖擺不定的小船,最終駛向何方,自己才是真正的掌舵人。人世艱辛,我們總被生活里的驚濤駭浪磋磨地遍體鱗傷。然而,生活再苦,也請堅信:再長的路也有盡頭,再黑暗的夜晚也會迎來清晨。這世間,值得熱愛的東西實在很多,我們理應為之付出畢生的努力。荊棘叢生的苦日子已然隨風而逝,成為昨天;有雨亦有晴的微甜時光正在路上,未來可期。愿我們都能在寶貴的歲月里,一往無前,不負此生。
困境,好好活;順境,按意愿過。這個世界不是以人的意愿為轉移的。不管多么心存高遠,現實面前,人終究要踩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一個人成熟的標志,并非知難而退,而是收起不切實際的假想,和自己的平凡和解。得不到的坦然放下,已經擁有的倍加珍惜。
關系隨緣,遇事自渡,一切隨心,享受孤獨,才是最好的活法。
2022.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