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價格"跌跌不休",黃金迎來熊市周年祭日,記者全景探訪黃金生產加工銷售鏈條,揭開黃金行業神秘面紗。消費者日趨理性,金價戰役逐步白熱化,未來黃金走勢究竟如何?
2013年4月12日,受世界經濟走勢以及美國可能退出量化寬松信號的影響,國際金價突然之間就急轉直下,現貨黃金價格開啟崩盤式下跌,黃金價格從1557美元每盎司附近開啟長達40個小時的單邊下跌的走勢,最低的觸及到了1321美元每盎司的27個月的新低,黃金金價在40個小時中最多下跌236美元,降幅達到了15%,如此慘痛的跌勢在歷史上也實屬罕見。黃金價格的突然大跌,強烈刺激了實物黃金的消費市場,當時在國內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主要市場,無論是飾品還是金條,都是供不應求的。我們來看一看2013年的數據,2013年黃金價格的變化讓人非常驚訝,金價一路跳水,全年下跌28%,創1981年來最大年度跌幅,為長達12年的牛市畫上了句號。而在這句號的背后,中國大媽一躍成名,僅在2013年4月份爆發的搶金潮中間,中國就消費了706.36噸的黃金,其中金條消費增長了86.5%。
在4月12日,在黃金暴跌整整一年后,記者來到了洛陽市內最大的一家金店,這里的顧客并不是很多,三三兩兩的圍在柜臺前面來挑購黃金飾品。河南洛陽消費者就告訴記者說,一般主要是看款型,喜歡了就會買,因為價位波動不是很大。像黃金,現在他覺得已經是挺貴的了,不可能再貴了,再降也不可能降很多,因為她對于價位并不是特別敏感。這位女士還告訴記者,她在去年黃金大跌的階段購買了將近2萬多元的黃金飾品,現在她已經逐漸開始喜歡上了黃金首飾,沒有過多的去考慮意黃金價格的變化。也有顧客告訴記者,他也是在去年轟轟烈烈的搶金潮中開始購買黃金,他購買了6萬多元的投資金條,由于購買的價位當時是相對的最低點,他現在的投資基本不虧,而且準備繼續購買。從采訪中記者也發現,現在黃金消費者的心態應該是趨于理性,不再像去年那樣的狂熱,而且目前購買黃金的人群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
那么,整體的銷售情況又會如何呢?河南的金鑫珠寶集團董事長年永民就表示說,從今年來說,雖然1、2月份銷售還可以,但是與去年同期比略微有增長,3月份開始又下降,全國各地的情況進行了交流之后,大家也覺得,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反映了一個稍微弱勢的購買力。他同時表示,像他們這個集團在河南有50家分店,2014年第一季度的銷售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013年的銷售額增長了50%,但是收益并不理想。記者也注意到,現在黃金的價格是286元每克,再加上10塊錢手工費,實際的銷售是在296元每克,這個價格是否還有利潤呢?年永民表示,目前也是在走量,實際上并沒有什么利潤。記者在采訪多家金店后了解到,在過去的一年中,雖然銷量很火爆,但是它的利潤是在縮水的,比如說河南大商新瑪特鄭州金博大店總經理張杰就表示說,利潤的絕對值有所增長,但是相對于毛利率來說,2013年是沒有2012年高,因為大家都在做促銷,而且促銷力度很大,黃金價格大家可以看到,從年初的400多到年底的200多,其中的落差很大,所以說其中的毛利率沒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