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借現金是信用卡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將信用卡的授信額度轉化到存款賬戶,便于持卡人支取、轉賬等。
多家銀行調整了信用卡預借現金業務的規則,信用卡取現金額將不能再按照最低還款額還款,需要在規定的還款日之前一次性還清,否則算做逾期,并將影響個人征信記錄。
換句話說,就是你這個月透支取現的錢,下個還款日就得要全額還清,否則就是逾期。
之前,大部分銀行規定,只需將信用卡取現金額的10%算成最低還款額,所以信用卡取現可是許多人周轉資金的“救兵”。
那為什么現在銀行要取消這項“福利”呢?有兩個原因。
01 信用卡資產質量堪憂
最近幾年,信用卡違約的事兒時常發生,根據銀聯發布的數據,2018年,天津、重慶、遼寧等地區的信用卡不良率已經超過了4%。
有的銀行的信用卡不良貸款更是比2017年翻了近一倍。質量下行,讓各銀行重新調整信用卡業務。
02 銀行調控風險
信用卡取現業務相當于現金貸款,而且這幾年信用卡發展得比較快,信用卡額度也在上調,所以風險性比較大。
最低還款額的設置,事實上放大了現金貸款的杠桿,比如你借1萬塊錢,最低還款額有些銀行低的是10%,只要還1千塊錢,杠桿就擴大了十倍。
不少人利用信用卡套現或預借現金后,將這些現金拿去投資基金、股票或者房產,造成銀行難以監測這部分預借現金的用途和流向,產生一定的經營風險。因此,銀行要開始收緊調整這部分業務了。
其實對于我們老百姓來說,有這樣的變化也不一定是壞事。
近年來,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再利用各種借款渠道“拆東墻補西墻”的現象在年輕人中屢見不鮮。而使用多張信用卡套現并且“以債養債”成為他們的短期內償還欠款的一種手段,但是這樣的惡性循環容易導致資金鏈斷裂而無法償還信用卡的欠款。
所以,新規則的調整,也有助于減少我們以卡養卡的現象,因為“以卡養卡”的危害真的很大,不僅要面對高額手續費,還要面對巨大的債務壓力。
不論是信用卡消費還是提現,一旦逾期都將影響個人征信,所以一定要理性使用信用卡,合理消費,如有透支,一定要及時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