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家長都經歷過照顧寶寶的痛苦,時不時地哭鬧聲,仿佛成為了家長的夢魘,抱起來哄,擔心寶寶被慣壞,不抱起來哄,寶寶就會一直哭個不停。
其實照顧新生寶寶這件事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掌握正確方法后,你會發現孩子其實并沒有那么難帶、難哄,具體該怎么操作,看完你就明白了。新生兒哭鬧要不要隨即抱起來?聰明的父母這么做,孩子以后更聽話。
新生寶寶每一次哭鬧都是有原因的!
寶寶的情緒變化和成年人類似,不會毫無緣由地發生波動,所以在寶寶哭鬧的時候,一定是受到了某些影響,掌握這些關鍵信息,對家長照顧寶寶會提供一些幫助。寶寶早期階段為什么愛哭,無非是這幾個原因所致。
1、身體不適
寶寶早期階段適應能力有限,當外界環境發生變化,而寶寶身體卻無法正常進行自我調節時,就會出現相應的不適感,存在不適,寶寶自然會哭鬧。
2、肚子餓了
新生寶寶的胃容量有限,一次吃不了很多奶水,再加上早期階段消化速度快,所以寶寶很快就會覺得餓,這個時候,哭鬧就會成為需要喂奶的信號。
3、拉尿了
寶寶早期是不具備控便能力的,吃完就拉是常態,穿著紙尿褲,拉尿后屁股上就會感到濕濕熱熱的,寶寶覺得不舒服,就會用哭鬧的方式來提醒家長該換尿褲了。
4、突然驚醒
新生寶寶每天必須睡夠18個小時以上,幾乎全天大部分時間在睡覺,如果寶寶在睡眠狀態下受到了某些影響,比如聽到了環境雜音,這個時候寶寶就會因為聲響受到驚嚇而醒過來,然后開始哭鬧。
5、感到不安
寶寶早期階段依賴心理是很重的,同時也很敏感,家長不在身邊,寶寶就會感到不安,而哭鬧,就是為了表達出自己的不安情緒。
了解了寶寶哭鬧的原因,接下來只需要針對不同情況進行處理即可。
面對寶寶哭鬧,聰明家長這樣應對!
1、排除法找到原因
想要對癥進行安撫,家長必須先了解寶寶哭鬧的原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排除法。家長可以在寶寶哭鬧時,馬上將寶寶抱起來,一邊安撫一邊觀察寶寶的各種情況,比如摸摸額頭看看有沒有出汗,摸摸屁屁看看是不是尿濕了等等,找到哭鬧原因后,針對原因進行處理,寶寶的情緒自然就會得到緩解。
2、適當安撫即可,不要隨時抱著
寶寶哭鬧時家長抱起來哄,要把握一個度,一直抱著肯定是不行的,會縱容寶寶的依賴心理,導致“一抱就好,不抱就哭”的情況出現,但完全不抱也是不行的,寶寶早期安全感的建立主要來自和家長的親密接觸以及日常互動,完全不抱,寶寶難免會覺得被冷落,不利于寶寶學會控制情緒。建議家長在寶寶哭鬧時,給予適當的安撫,處理問題后如果寶寶哭鬧現象明顯得到緩解,就不需要一直抱著了,這樣既滿足了寶寶的依賴心理,又能避免讓寶寶形成壞習慣。
所以說,寶寶哭鬧還是需要抱起來的,但最關鍵的是找到原因把問題處理好,安撫只是輔助作用,控制好度,才更有利于寶寶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