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瘙癢癥是一種常見的局部瘙癢癥和局限性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男女老少均易發生,尤其以20~40歲安靜少動的人多發,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痔瘡、肛裂、肛瘺、脫肛、肛門失禁、肛乳頭炎肥大、肛竇炎、子宮脫出、陰道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病或蟯蟲病,均可因炎癥刺激,使得分泌物增加,從而引起肛門瘙癢。
此病初期肛門及其周圍以頑固性發癢為主,或如蟲爬,蟻走等感覺,時輕時重,間歇或持續性發癢,并常蔓延至前陰。由于瘙癢,用手搔抓后灼痛,夜間安靜或溫熱時加劇。晚期可出現糜爛、出血、結痂、搔痕,繼發感染時可有臭味液體,經久不愈,皮膚可出現粗糙,皸裂、彈性減弱,光澤消失和色素沉著苔蘚樣硬化等繼發性損害。一般只限于肛門周圍,有的可蔓延到會陰、外陰。
一些病人為求一時痛快,經常搔抓摩擦肛周皮膚,或常以熱水燙洗,或長期涂抹皮質類固醇激素等藥物,此舉雖可減輕瘙癢癥狀,但時間一長,會因菌群失調而加劇肛門瘙癢。很多病人都感覺夜晚休息時,瘙癢更甚。這是因為夜晚肛門括約肌松弛,肛門腺體分泌的腺液,流出肛門,這些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膚,引起肛門瘙癢。或是夜間肛門松弛時,蟯蟲常從直腸內爬出在肛門周圍產卵交配,刺激肛周皮膚而引起肛門瘙癢。
中醫對本病采用辨證論治,臨床上常試用一些中醫外治法、單驗方:
1.膚濕潤者,可用枯礬粉干撒患處,1日3次。
2.皮膚干燥者,可用黃連膏或青黛膏外敷,每日3次。
3.有條件者可采用灌腸法:如系蟯蟲引起者,可用百部30g,加水250ml,煎成80ml,每晚睡前保留灌腸,連用1周。或用大蒜頭搗碎加水200ml,煎至70ml,每晚以溫藥液保留灌腸,連用5日。
4.痱子粉,肛門局部外搽,早晚各一次。
5.黃柏30g,百部30g,煎水熱敷肛門局部。
6.地膚子30g,蛇床子30g,煎湯熱敷。
7.0.5%~2%爐甘石洗劑(水粉劑)加樟腦或薄荷、麝香草酚等,具有局部降溫消炎、干燥、止癢等作用。
8.針刺法:可取長強、腰俞、承山、三陰交、陰陵泉等穴,強刺激,每日1次。
臨床上還常采用中藥湯劑坐浴外洗,驗方如下:苦參30g,黃柏30g,土茯苓30g,地丁30g,烏梢蛇30g,黃連15g ,地膚子30g,蛇床子30g,紅花10g,蘇木20g,冰片2g。上藥適合所有肛門瘙癢病人。但此方需在醫生指導下加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