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的法則
萬物合一。一滴水是大海的一部分,也是人體的一部分,萬物本聯結,你我并沒有區別,善惡都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既是天堂,也是地獄,你對待別人的方式折射出對待自己的方式。是愛與感恩多一些?還是挑剔和苛刻多一些?我們都有著一樣的喜怒哀樂,一樣的軀體,一樣的壽命,我們從同一個地方來,死后回到同一個地方,我們稱它為源頭。我們同在宇宙里,又都是宇宙本身。宇宙意識(你)通過你來表達自己,你是宇宙的中心,你是我,我也是你,草木魚蟲飛禽走獸皆如此,萬物本合一。
二、振動法則
萬事萬物都是振動的能量,振動頻率有高有低,形成了不同的空間與存在形式,一部分特定頻率的能量呈現為物質狀態。
我們本是最高頻率的宇宙意識,如今這個意識把自己的一部分頻率降低,形成了你我的肉體,于是我們得以進入物質世界,獲得經驗。但是多數人經歷世事,卻遺忘自己的真相,困在諸種痛苦里不能自已。我們怨恨、我們懷疑、我們擔憂、我們感嘆快樂易逝、苦難綿長,轉眼看那些幸運的幸福的成功的人,他們光芒四射,他們信心滿滿,他們滿足又快樂,努力又感恩,造成這種命運懸殊的,其實只是振動頻率而已。
幸運的是我們可以選擇和調控自己的頻率,只需要通過調控我們的思想,每一個思想都有它的振動頻率,不同頻率的想法會引起我們不同的感受,也就是情緒反應。高頻能量的想法會引起高頻的感受,這些感受通常是快樂而積極向上的;低頻能量的想法則導致低頻情緒感受,通常體現為消沉、沮喪、不安等消極感覺。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自己的感覺來及時控制自己的想法,選擇感覺好的想法。因為終其一生,我們追求的只不過是幸福和快樂,越接近源頭的能量頻率我們就越是感到幸福和愉悅。遠離源頭,讓我們痛苦不安,源頭的至高頻率,我們可以稱之為愛,自由、富足、感恩,都是愛。世間沒有苦難的源頭,只有愛的匱乏。愛可以拯救一切,作為最高頻的能量,愛可以吸引更多愛,相同頻率的能量相互吸引,
三、吸引力法則
你給出怎樣的振動頻率,就會吸引同樣頻率的事物進入你的生活。吸引力法則是宇宙法則里最廣為人知的一個,然而大多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吸引力法則和其他法則相互補充相互依存共同詮釋宇宙的真相。
振動法則與吸引力法則緊密相連,即萬事萬物都是振動的且有自己的振動頻率,把事物吸引到你生活中來的,不是你認為你想要的房子車子金錢伴侶,而是你心靈深處的感覺和信念。你相信你值得擁有嗎?內心深處,你真的相信他們是屬于你的嗎?如果你不是真的相信自己能夠擁有它們,那么很遺憾,你將不會得到它們,除非你改變自己的信念,因為提供振動頻率的就是這個“不相信”“不配”的內在感受,這種發自心底的感受就是你真實的聲音,也是宇宙能聽見的唯一的聲音。只要聽見就有答復,宇宙從來都是有求必應。
怎樣使用吸引力法則?
觀想是利用吸引力法則改善生活的重要方法。
如何觀想?
想象已經擁有想要的事物,視覺化、感官化。感受夢想實現的喜悅感恩之情。ps.想象越逼真感受越強烈吸引力越強。
但是不正確利用觀想會起到反作用,觀想擁有更多金錢+不相信=我強烈不相信我能擁有很多財富。結果怎樣可想而知。
正確的公式是:
觀想擁有更多金錢(特定數目)+強烈相信=我深信不疑我一定會擁有這些錢=擁有這些錢
所以想要掌握觀想,就要鍛煉相信的能力,把握你的信念,一旦你能夠熟練地統一自己的信念和渴望,你就駕馭了吸引力法則,你將心想事成,勢不可擋。
限制性信念和模式,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潛意識里無意間被植入了很多信念,它們相互交織形成了我們的信念系統,又稱為無意識模式。當你不刻意改變自己的言行時,你的無意識模式自動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這些反應模式包括言行舉止、內心活動和情緒感受等。某些特定事件可能會反復引起你同一種情緒,一再體驗這種不舒適的情緒導致你產生“被困住”的感覺。這時為了終止這種失控的循環,你需要主動意識到問題,并檢查自己的信念系統。
每一次抱怨都會吸引來更多抱怨,每一次憤怒吸引更多憤怒的情境,消極只會產生更多消極,關注問題和麻煩只會吸引來更多問題,聚焦在解決方法才會使問題迎刃而解,關注什么就吸引什么,不如關注你喜歡的事物。
以下問題幫助你排查信念系統:
財富:
我對金錢的看法?
我父母對金錢的看法?
我想擁有怎樣的金錢信念?
關系:
我對異性的看法?
我的理想伴侶使怎樣的?
我需要建立哪些對異性的新的信念?
健康:
我的健康狀況?
我想擁有怎樣的身體狀況?
我應該建立的新的信念是什么?
習慣:
我想要改掉哪些習慣?
我想要建立的新習慣是?
對此我需要建立哪些信念?
ps.改掉舊習慣最好的方法是以新代舊。
四、允許法則(無為法則)
順應事物自然流動。
允許事物自然發展演變,毫不抵抗(無為)。
允許法則指出,所有宇宙能量都是以“流”的方式運動。當你允許宇宙能量自然流動時,事物就會以流暢(而非混亂)的方式呈現,宇宙就會自由、不受干涉地創造和顯化。
然而,我們從小就被教導如果不加以控制,事物就不會按照我們想要的那樣發展,我們就不會得到想要的結果,甚至會遭遇麻煩與風險。
實際上,我們只是自以為知道最好的結果。
我們對事物該如何發展有自己的想法,但宇宙母親知道的永遠比我們多的多,她總是知道最好的結果和安排。
為什么是這樣呢?
通常,我們是基于物理層面思考問題,單一層面的信息來源十分有限,跟浩瀚的宇宙比起來,我們所了解的簡直是少的可憐。我們就像幼兒園里的孩子試圖自己滿足愿望。宇宙知道無數種方式來實現我們的愿望,而我們卻執著于其中一種,緊緊抓住不放,期待事物以我們假想的那樣展開發生,然而世事運轉并不受人控制,于是我們就開始徒勞抵抗自然的力量。(5.抵抗法則)
如何運用允許法則?
接受我們并不總知道最好的結果和安排。
意識到控制只是一種幻覺,我們對事物的發展沒有控制權,除了我們自己,我們無法控制任何人任何事。
對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持開放態度。
學會放手。讓事情如其說是地自然展開、發生。
所以,我們選擇自己的愿望,做自己的事,至于事情以什么樣的方式和順序展開,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我們永遠順從和接納,不干涉,不抵抗,這便是無為。
無窮的宇宙能量永恒流動,不斷創造和顯化無數事物,當我們允許宇宙能量以它自己的意愿來創造和顯現,這股能量會悄悄地與你心底的愿望結合,把你的愿望以令人驚喜的方式呈現在你面前,你會為造化神奇而驚嘆不已,你將感嘆這一切的發生是那么天衣無縫、恰到好處。
五、阻力法則(抵抗的后果)
抗拒既定事實或潛在可能性會產生阻力,任何抵抗或強求,都會得到相反的結果。施加一個力,就會獲得相應的反作用力。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似乎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會面對阻力法則的挑戰,也許我們的終極目標就是放棄抵抗,變得柔順,回歸本源。認識到,世間一切不可控,也不必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于是我們就省下了抵抗的力氣。返璞歸真,回到生命的真正目的上來,享受當下,體驗愛、自由與富足,在物質世界里盡情探險,體驗新鮮事物,活在當下的快樂和滿足里。
自然狀態下,能量順暢流動不受阻擋,一切愿望都會流暢地顯化。但是要做到這樣不見得容易,世間多少人掙扎在阻力法則的影響下,而不自知,閉著眼重復著同樣的事情,卻期待著一個不同的結果,不斷地給出推力,卻希望收獲一個同樣的推力。
美好的事物不來自抱怨,恐懼和擔憂換不來夢想的實現,一昧地懷疑不會讓事情更加順利,因為,恐懼和擔憂讓人止步不前,強迫的行為往往效率不高,挑剔和不滿足只是讓你心情不好,懷疑不會帶來信任,抱怨只會吸引更多抱怨,憤怒只會引發更多憤怒......
如果你想要的是快樂、自由、愛、富足、成功,那你就要多多關注它們。因為,你的注意力在哪里,哪里就會增長。把注意力收回來,放在你想要的事物上,至于不想要的事物,它們發生就讓它發生,隨它自生自滅,你柔順而不抗拒,一切都是好的。
六、超然法則(放手的智慧)
如果你放手,把一切交給宇宙來安排,結果會令你驚喜。放手,就是轉移注意力。求之不得令人痛苦,強求得來的結果,往往不如人意,因為強求的狀態本就令人痛苦,給出去痛苦頻率,你又期待能收獲怎樣的快樂?如果你愿意,把決定權交給宇宙,讓這世界為你安排接下來的機遇,而你把注意力轉移到自身,專注于自己該做的事情,專注于提升自己的頻率和感受,信任且自在,你將收獲不一樣的驚喜,遠遠超過你的期待。
放手,就是轉移注意力。如果你不小心注意到一件令你不開心的事,馬上收回來,重新專注在你想要的事情上。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著你。哪里你給出注意力,哪里就會增長,關注問題本身,只會無限放大問題,關注解決辦法,才能找到答案。超然,就是釋懷的那一刻,是放過你自己的那一刻,是不再關注問題的那一刻,是深呼吸,外界,由它;內在,真我;放手,自由。
七、豐盛法則
宇宙無限豐盛,你想要的應有盡有,一切皆有可能,擁有豐盛的財富、愛與自由,擁有任何你想要擁有的東西,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我們的想象力沒有邊界,世界沒有邊界,一切你能想象的,都存在。
時間只是幻象,不要用物質實相的眼光局限自己,生命不是有限的,那種類似時間的東西是永恒的,生命可以轉化成各種形式,空間之外還有空間,顯化的實相只是一部分,還有那無窮的潛力,正日以繼夜地運作,生命更替,死而后生,循環不滅。不要用有限的眼光看世界,用發展的眼光看。
一對伴侶,你不只看到這一對伴侶,你看到他們的后代,和代代相傳。一棵樹苗,你不止看到一棵樹苗,你還看到一棵大樹,和一片森林。宇宙沒有盡頭,宇宙之內,物資充足,萬物不斷更替再生,我們是宇宙的一部分,我們也有無窮潛力,你決定自己的界限,沒有人能限制你,你可以擁有一切,只要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八、意圖法則
你到底要什么?說出你要什么。你的愿望就是我的指令。
一旦我們明確自己的意圖,就會形成一道清晰的指引力,引領宇宙能量運作,聚焦,有效地達成目標。
當你與一個人談話,你談話的目的是什么?你想獲得什么樣的結果?你想進行多久的時間?如果你不引導,你就會被環境和別人引導,哪里也去不了。
如果你不引導自己的能量(能量/注意力/意圖),能量就會渙散,沒有主心骨,沒有方向,十匹馬、十頭牛、十只鳥,各自飛,你哪兒也去不了,但是如果擰成一根繩,向著同一個方向目標,在巨大力的牽引下,你將很快到達目的地。
所以你想用你每天獲得的能量干些什么呢?告訴它,你要什么?仔細想清楚你要什么。準備好讓它為你工作了嗎?如果你想要更大的東西,決定了要用一生去得到,那就再好不過,因為你將得到它。從今天起,運用你的每一絲精力,確保九千萬只螞蟻在朝同一個方向用力,勢不可擋。
九、行動法則
我們必須采取行動以產生結果,就算你學習觀想并取得一定成效,你學習吸引力法則,學會讓自己相信,但是你沒能付諸行動,又會發生什么呢?什么顯化都不會發生。
那就像打算培植一棵植物卻沒有種子,也沒有真的把種子埋進土里。你必須先采取行動并引發一系列事件,顯化才會發生。很多時候,只要你種,植物就會生長,就算你把他們種在貧瘠的土壤里,或者不怎么澆水,有時它仍然會生長。但是如果你沒有種子,就不會由植物,行動法則和其他法則和諧運作。你甚至不需要付出太多行動,只要是行動就可以了。就算是中了彩票的人,至少他們也買了彩票。行動是吸引力法則的關鍵要素,當你使用行動法則,行動本身可以是巧妙的,也可以是大量的,最重要的是有行動。
十、因果法則
每個行為都會引發相應的結果或產生一定影響,不同的行為會產生不同的后果,對因果關系的理解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宇宙能量的因果法則。它們唯一的區別在于,一個是肉眼可見,而另一個則不可見,一個行為會引發下一個行為,并對其有特定的影響,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
1.能量無處不在,一切你看得見看不見的都是能量。
2.能量守恒,能量不能被創造或消滅。
3.能量可以轉化或重組。
4.量變會引起質變,質變就是能量轉化的運動過程,稱為顯化。
5.當能量重組時,會對周遭環境產生影響,這就是因果法則。
以情緒能量為例,很多時候,我們的負能量會波及身邊很多人。有一桶水,你把手伸進水里,必然會導致水位上升,甚至溢出來,溢出來的水流到地上,弄濕地板,濕了的地板不久后會發霉。
因果法則與其他法則相互協作,當你明確你的目標并采取行動,能量重組導致客觀事物發生變化,繼而產出結果。不管你做什么,都會產生相應的結果。
因果法則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創造、調整、顯化、變化和反應,以金錢為例,我們來看一下情緒能量的因和物質能量的果對我們財務狀況的影響。
首先,情緒能量,你對金錢的感受如何?你是怎樣看待賺錢的?你認為花錢容易,賺錢難嗎?你認為錢是有限的,必須要節儉了,這些對錢的感知會直接影響你的金錢能量,為迎合這種頻率震動,感知你的實際情況, 會做出相應的反應。即使腦海里一個簡單的想法,也會產生特定的影響。
再來看物質能量,你是怎樣花錢的?你花錢的方式會反過來影響你對錢的感受,但最重要的是你對錢的感受直接決定你的財務狀況。
十一、潛力法則
宇宙中的一切都有無窮的潛力,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性,正如能量可以幻化于無形,本質上作為能量體的我們,也具備同樣的特性,單單身體其實限制不了我們多少,我們擁有自由意志,它可以支配我們的行為,以創造出我們想要的東西,滿足我們的需求和愿望。但既然如此,為什么還是有那么多人感到受限?似乎限制我們的東西數不勝數,我們沒能活成想要的樣子,完全是因為外界的限制。但是為什么天生一副爛牌卻逆襲人生贏家的人,自古以來就數不勝數,同樣一手好牌卻打的稀巴爛的,也大有人在。每當談及我們不能實現的目標,我們總習慣歸咎于各種外界條件的限制,而實際上,外界從來沒有真正限制我們多少。限制我們的,是我們選擇看待它的態度,是我們的信念和對自己的要求。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對它的看法不同、態度不同,有不同的感受,因此采取的反應也不盡相同,那么是什么造就了我們的不同?是你選擇看待你經歷的態度,也就是你的信念。
信念是指你相信某些特定的事物使你痛苦,而另一些使你快樂,或者純粹地相信某些東西是真實的。我們往往不愿意憑空相信,我們認為自己的信念都是有根有據,得到證實的,而實際上,恰恰是因為我們最初先“提出”了一個信念,并在后來的經歷中不斷去尋找證據,來驗證它,好證實我們的信念是真的,自己是對的,以獲得一種把控感。
信念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因為無論你相信什么,你的大腦都會自動去印證它是真的。假如你相信自己很窮,沒錢,那你也許就會發現自己的賬戶余額總是不容樂觀;假如你相信自己很丑,那也許你總會注意到陌生人投來異樣的眼光,或發出一陣不明原因的譏笑。這些信念也許來自朋友無心的一句話,也許來自父母的教育,你也許還想就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爭辯一番,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通過主動改變信念,來改變自己的生活。
我們有能力重塑自己的信念系統,就像上帝造人那樣把自己回爐重造,把童年時期習得的限制性的信念和行為模式,用新的更適合你的信念取代,而設置新程序的過程,只需一步,那就是是重復,不斷的重復,直到新信念寫入了你的潛意識程序,并自動運行,這重復的過程不限于形式,可以是聽、說、讀、寫的,也可以是重復地做。也許你一開始不相信甚至排斥這個想法,但隨著你不斷重復,你的大腦會逐漸自動尋找證據,直到最后你發現自己的確已經在做著喜歡的工作并有著不菲的收入了。
改變你的信念,讓你的信念系統服務于你,積極的發現那些限制自己的信念,并把它們一一去除,用相對的、積極的信念取代它們。一切限制了我們更快樂、更自由、更幸福、更自信、更穩健的信念都應該被去除。
你有強大的意志力量,滿足你的任何需求和愿望,你能夠到達任何你決心到達的地方,你有無限的可能性。
十二、韻律法則
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韻律、循環或起伏,宇宙能量的運動呈現一種有規律的起伏變化。它對事物產生的影響往往是可預測的,通過掌握這種規律,我們可以預知事物未來的發展狀況。
比如我們可以預知冬去春來、花開花落,許多事物永恒不變地循環著,或相互關聯或單獨發生,如晝夜交替、四季變更,再如月亮的周期性變化影響潮汐,而潮汐影響出海和捕魚,在某一月相時段魚類比較活躍,而另一時段則相對安靜,漁民可以利用這些知識選擇捕魚的時間,由于月球吸引力對水的作用,除了魚類、潮汐,還會影響體內含有水分的動植物,包括人類,根據調查發現,滿月的時候犯罪率比較高,于是警察就會加大巡查力度。除此以外,動物襲擊人的事故也大多發生在滿月,甚至還有報告顯示滿月時較往常有更多的摩托車事故,我們自身可能也有所體會,如滿月前后容易失眠、脾氣暴躁等。除月相外。人們還掌握了星相、季節等自然變化的規律。
古人曾經很注重這些知識,還專門建立了歷法,其中最著名的時瑪雅歷法,瑪雅歷法用于記錄追蹤不同的時代,最新的時代時意識覺醒的時代,每個時代都有一個“神性啟蒙”。當然還有其他很多歷法,像中國的農歷、黃歷,和世界公歷等。
但是在當今社會,這些自然規律的影響被認為是微乎其微的,人們不再重視這些知識,對自然規律的了解缺失。人類對事物真正的運行方式產生誤解,以為是錢主宰著一切,實際上盡管錢的確對我們的世界有影響,但由于一切事物都是能量,所以錢和其他所有事物一樣,均遵循宇宙法則的引領。通過觀察和掌握這些事物周期性變化對我們自身的影響,我們可以得知自己和身邊環境的變化規律,以在不同時期采取不同行動,更好地應對生活的挑戰。
十三、極性法則
極性法則指所有事物都有兩面性,它們相互對立又缺一不可,共同組成一個整體。極性法則使宇宙能量保持平衡,如果宇宙事物沒有對立面,將很難維持平衡,比如,白晝和夜晚,光明和黑暗,善良與邪惡,消極和積極,快樂和悲傷,它們中如果其中一個缺失,另一個也會不復存在。正是這些或大或小的對立面,幫助維持了宏觀整體的平衡,然而了解這些顯而易見的道理,對我們又有什么用呢?它將幫助你覺察失去平衡的時候。
那么失衡的信號有哪些呢?
首先,你也許會發覺,事情變得令人沮喪,從而導致情緒上的困擾、焦慮和混亂。其次,事情變得困難、棘手、不順利,總是需要“用力地”推動事物前進,或者感覺走下坡路,能量變得衰弱。
此外,平衡的標志也有以下幾點:如心情平和舒暢、一切順利,能量慢慢、充滿力量,保持平衡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當能量保持平衡時,會通過細胞轉化成身體的平衡,進而在生活中體現出來。細胞,像所有其他事物那樣,先被創造于能量層面,再顯化出物質形態,所以,產生細胞的能量環境是否平衡非常重要。我們的身體不間斷地進行著新陳代謝,當新細胞不斷出自于混亂、失衡的環境,長此以往,會導致衰弱成為主導狀態。相反的,來自于平衡狀態的細胞會充滿生命力、和諧、穩定且強壯,不過就算如此,我們也沒有必要一直維持平衡,這也不太現實。面對生活變化多端的挑戰,偶爾失去平衡很正常,再說,沒有體驗失去平衡的感覺,我們又怎么會知道平衡的美好呢?不過由于趨樂避苦的特性,盡量保持平衡仍不失為我們的最佳選擇。
十四、相對論法則
每件事情都會帶來考驗和挑戰,好讓內部的能力和力量增長,為了生長、繁榮和進化,所有事物必須面對挑戰和考驗,以適應新能量,找到內在力量。
縱觀歷史,一切革新都是經受了挑戰得來的。如果沒有挑戰,就沒有今天的世界。想象一下,如果能量一直保持流暢、放松的狀態,沒有任何事情出現擾亂我們的步調,或拋出問題挑戰我們。測試我們的身心力量的強弱,我們會是什么樣子?我們將不再需要成長和進化,而這兩者又是那么重要。它們為我們的生命源源不斷地注入新的活力,同時這也是我們來這里的原因——學習、成長、適應,以及完成意識的進化,所有磨難都是為了使我們到達更高的意識層次,成長和進化幫助我們找到內在力量,帶來新的發現,使我們獲得知識和智慧,這些對我們的靈魂來說有著深刻的意義,但是當我們陷入身體物質層面時,會產生與靈魂不同的需求,你的注意力從內在轉向外界,渴望那些靈魂不會渴望的東西,如中彩票、跑車、海邊的別墅等,而靈魂渴望的東西則是快樂、自由、更多時間、享受生命,實現這些物質層面的渴望只能帶來暫時的滿足感,當一時的新鮮和滿足逝去后,我們很快又開始渴望更多東西,追逐更大的目標,這使我們非常困惑,因為看起來我們似乎永遠不滿足也不幸福,當我們得不到滿足,于是帶來考驗的相對論法則出現幫助我們找到力量,使我們把目光從外在轉向內在,傾聽內心的聲音。在物欲橫流的大時代下,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
與內在的聯結使你成為你自己,而不再被外界主宰生活,于是,你便找到自己的平衡,平衡物質和精神,也找到對你真正重要的事情,如親人、伴侶、朋友、時間......它們是無法被替代的寶貴事物,當你找到了這些東西,你會自然而然地放下了對物質的執著(也就是超然法則)。這并非說物質是不好的、不應該被追求的,相反,物質帶來的美好和享受也是非常令人愉悅的,只是跟真正重要的東西比起來,物質是可以被替代的,為了通過生活的考驗,我們需要面對自己的恐懼。它可能是對失業的恐懼,對生病的恐懼,對衰老的恐懼,更多的是對死亡的恐懼,而實際上死亡只是另一個新的開始,我們理解的死亡是肉體的逝去,這在物質界中可以說是必然。但由于能量永恒,我們意識(靈魂)不會消失,永遠存在。
我們的局限在于,只相信肉眼所能見到的東西,而實際上掌管整個宇宙運行的,都是看不見的東西。當你允許自己去觀察這些看不見的東西時,你的世界將會變得非常不同,那是一個全新的、令人驚奇的世界。
十五、使命法則
每件被創造出來的事物都有自己的使命,它們因為特定的目的被創造出來,太陽、月亮、樹木、動物,甚至你我都是有目的地被創造出來的,而月亮、樹木這些自然事物,它們都對自己被創造出來的目的,也就是它們的使命,心知肚明,反倒人類卻總是模糊不清,只因為我們被賦予了一項特別的禮物——自由意志。
作為一個生活在物質世界中的靈魂,我們總是會在精神性和物質性之間徘徊,搞不清自己的目的或使命究竟是什么。我們的目的在我們投胎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它們是我們的一部分,與我們緊密相連,彰顯著我們是誰,比如,有的人注定要當老師,有些人的使命是藝術家,有的人是音樂家、軍人、運動員或者農民和領導者,找到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的人生使命之一。
如何找到自己的使命?找一張紙,寫下你對下列問題的答案:
這些問題都是為了幫你弄清楚,你最熱愛的是什么?什么使你快樂?什么使你充實?
如果你已經找到了你的使命,下面是順從天命后的三個標志,供你驗證:
物我和諧。你渴望向往的事物陸續融入你的生活,人際關系融洽,不和諧的人直接退出你的生活,和諧的人進入。
天人合一。與周遭世界和諧共振,像找到了心靈的核心。
順風風水。生活不再寸步難行,所有問題迎刃而解甚至自行消失,富足成為你的現狀,而且毫不費力,你更加信任這個世界,人、事物、金錢、機遇都在你恰好需要時自行出現。
每個人的使命可以不止一個,不同的時間也可以有不同的使命,有時你的使命可能會花好幾年才讓你發現,你也許只是一路走來,不斷地收集著智慧和經驗,然后突然間你就恍然大悟,了解使命后我們就要去做,你真正的使命不是賺錢,而是實現你的精神渴求,滿足你的靈魂夙愿。然后金錢財富就會不請自來。
十六、給與和感恩的法則
給予和感恩的法則,法則規定,必須付出才有收獲,給出什么能量就收獲什么能量,給予和感恩的法則使宇宙能量保持流動,同時也幫你進入到最高頻率——愛的狀態。
人們通常只關心自己能得到什么,而不愿給予,甚至也不感激已經擁有的,因為覺得遠遠不夠,于是他們不斷地索取并感覺匱乏,這是富足的反面。
富足的感覺是“我有很多,永遠都用不完。我想跟你分享,我想看你快樂。我想幫助盡可能多的人?!?br>
如果所有人都一心索取而不想給予,原本循環流動的宇宙能量就會停滯,如果你這么做,就會導致自身能量的囤積。通常我們這么做是因為害怕資源是有限的,自己得不到足夠,擔心付出得不到回報,不想冒險,于是就盡可能地區占領足夠多的資源,并不斷囤積。但是這樣做就像在流動的河里放上大石頭,企圖不讓水流走,但水的使命就是流動,它不但不會停下,還會開辟一條新的道路,然后從你旁邊流走,這就相當于強求一些事情,卻無意中把它推遠,得到了一個截然相反的結果,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事與愿違。
真心給予并心懷感激,使你受益無窮。
首先,新事物會進入你的生活,給出去導致原來的位置空出來,新的能量馬上就能來填補,這就是循環流動的意義。
心懷感激可以扭轉你對世界的感知,提升你的振動頻率和幸福指數,你不需要先得到什么才能去感恩,從你已經擁有的東西中尋找使你感激的事物,并不斷聯系,鍛煉感恩神經元的肌肉,會提高你的振動頻率,從而使你和更多美好事物鏈接。
感恩使你和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愛連接,它使你勢不可擋。
十七、愛的法則
愛是宇宙能量最終極最純粹的形式,法則規定愛和積極正面的感受是純粹而強大的狀態。宇宙能量,當充滿愛和積極的感覺時,可以改變分子,影響他們相互作用的方式,它被認為是一種非行為法則。因為愛是一種心情,一種狀態。
宇宙能量在我們身上最明顯的體驗就是情緒感受,人們可以通過對某物或某人的情感和思想,充電能量。盡管人類有著上千種不同的情感,但基本可以歸為兩類,積極的和消極的。所有的思想和情感,不是其一就是其二。如果你把某件事與積極的想法關聯,就會對它產生積極的感受,相反,如果關聯了消極想法,進而就會引發消極感受。這就是為什么有時你期待實現的目標沒有成功,你把它和“不相信”等消極想法組合在了一起。所以覺察自己的想法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
正能量吸引正能量,負能量吸引負能量。這就是為什么那些性格傾向于消極的人,通常被其他抑郁或憤怒的人包圍,而那些天性更積極的人往往被快樂和樂觀的人圍繞,同樣的,我們大腦里的想法也是如此,產生了一個消極的想法,會吸引來更多消極想法,這就是我們要觀察自己想法的原因。保持警惕,看看自己在想什么,及時擺正。但是每天我們都會產生成千上萬個想法,該怎么觀察呢?很簡單,留意你的感受。感覺好就是積極的,感覺不好就說明你迷失在消極想法里了。
那么如果這項工作做的非常成功,使自己保持對一切充滿愛的狀態會發生什么呢?給予和接收法則使我們知道,給出去什么就接收什么,吸引力法則又告訴你同類相吸,所以,你將收到大量同頻的事物出現在你的生活中,你會感覺有更多的愛。每個人都渴望被愛,愛是人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6個tips幫你更好的運用愛的法則:
愛有治愈屬性,愛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它對他以及你的身心有著驚人的影響。你給出的愛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不要給你的愛設條件。愛是無條件的,當愛有條件時,它就不再純粹和強大,也不能再治愈,它變成了你送到宇宙的東西,它會回到你的生活中。有條件的愛是有毒的愛,對你和他人都是有毒的。
保持愛的純粹。不要把它作為操縱別人的利器,愛一個人就是愛他的全部,尊重他的自由意志,不管他做了什么你都愛他。
無條件的愛。你一定希望自己被無條件地包容和愛著吧,不管犯了什么錯都被無條件地接納和原諒,不管有多么不完美,都被無條件地愛著,那么去這么愛別人吧。愛這個世界,愛你自己,你會收到你給出去的。
只接收純粹的愛,拒絕別人綁架操縱式的愛,不要把任何想改變你的行為來換取他的愛的人當成是純粹的愛你。事實上,這不是愛,只是偽裝,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給予,沒有你必須遵循的規矩,只是因為你的存在而被愛著。
愛更多,盡可能去愛。。。。
十八、一致法則
法則規定,所有宇宙能量都受宇宙法則管轄,這些宇宙法則在任何時候都不能相互矛盾,每項法則都有一個非常具體的目的,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因為任何原因而被修改。宇宙規則就像交通法規一樣,使萬物有秩序地運作,他們規定能量的運動和流動規律,如果沒有法則的存在,我們的世界本質上會變得非常混亂,在任何條件下,這些法則都是不能被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