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招聘是針對應屆畢業生的,一般流程就是企業到高校進行宣講,學生聽完企業的宣講會之后,如果有意向進入該企業,就要準備報名表和簡歷,之后企業組織筆試或者面試,如果面試通過之后就可以錄用,而社會招聘就是學生畢業后,拿著自己的簡歷去社會上找工作,雖然都是找工作,但是二者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今天我們就詳細介紹一下,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的5大區別。
第一,對勞動者的要求不同。
校園招聘就是針對應屆畢業生,雖然對從業人員的工作經歷沒有要求,但是對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一般大型企業的校招都會先筆試,只有理論知識和技能掌握扎實才能順利通過筆試,通過筆試之后還有面試,會重點考察學生的應變能力,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社會招聘就是面向所有社會人,但有工作經驗的人相比應屆生更有優勢,因為這類人進入公司后培養周期短,能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第二,用人單位的層次不同。
能進入校園招聘的企業,多數都是大型企業,類似國家電網,各大銀行等等,就算再不濟也是靠譜企業,因為企業想進入學校招聘,學校方面會先對企業做全面的摸底調查,只有該企業安全可靠,學校才會讓企業進入學校宣講、招聘。而社會上的公司就不一樣了,大企業對員工工作經驗要求高,應屆生很難進得去,而小企業雖然對員工的要求低,但是難免會有部分黑心企業,會惡意拖欠員工工資,損害勞動者的利益。
第三,薪資和福利待遇不同。
校園招聘主要是面向優秀的應屆畢業生,給出的薪資待遇較高,且社保和公積金一般也是正常繳納的,而社會上的企業良莠不齊,除了一線大城市外,其他城市的中小企業為了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基本都不會為員工繳納社保和公積金,或者需要員工工作滿一定期限才給員工繳納社保,這將會影響到員工的福利待遇。
第四,培養的側重點不同。
校園招聘更注重對應屆生的培養,培養之后滿足入行標準,才正式開始上崗,由于應屆生就像一張白紙,也是剛剛開始工作,工作態度比較端正,如果對企業忠誠度高的話,很容易被列入企業重點培養對象的行列中,未來晉升空間也將會更大,而社會招聘更注重實用性,一般是先上崗,邊工作邊培訓,了解企業的運作方式后迅速上崗,為企業創造價值。
第五,招聘的時機不同。
社會招聘是一直存在的,只要企業有需要,就可以面向社會招聘人才,而校園招聘一般在每年的春秋兩季,也就是每年的3月份到5月份,9月份到11月份,所以對于想要參加校園招聘的應屆生,一定不要錯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