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
校訂:吳巍、姚色豐
轉載事宜請聯系:banquan@xinshengdaxue.com
投稿事宜請點這里。
笑來老師在《成長 —— YC 創業課(CS183B)學習筆記》里描述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
2015 年 3 月 18 日,斯坦福大學創業課程第一節課有 324,000 次觀看,2,400 個贊。而最后一節課的點贊數直線跌落到 113 個,19,100 次觀看。也就是說,僅有不到 6% 的人看完所有課程 —— 要是用最后一節課的點贊人數作為分子,用第一節課的觀看人數作為分母,得出來的比例是萬分之三。
僅僅是觀看課程視頻這件如此簡單的事,絕大多數想要創業的人都堅持不到最后,那么他們之中創業成功的比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生活中,我們為了成功,為了達成各式各樣的目標 —— 賺更多錢、減肥、變自信 —— 不知來來回回制定過多少次 “完美無缺” 的計劃。可最后慘痛的事實擺在眼前:沒有幾個人能完成計劃。更諷刺的是,完成計劃和中途放棄的兩類人也陷入到兩種截然不同的循環模式:前者總能夠一次又一次地完成新的計劃,能力越來越強,越來越自信;后者也會繼續制定計劃,但就是接連不斷地繳械投降,越來越覺得自己沒用,自信心也受到打擊。將計劃堅持到最后一刻的寥寥無幾的人最終成為了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這樣看來,成功的核心要素真的很簡單 —— 就是 “堅持”。成功人士的成功軌跡各有不同,但唯一相同的一點便是 “堅持”。
成功人士在生活中的稀缺比例表明,大部分人做不到 “堅持”。堅持為什么這么難?是因為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誘惑太多了嗎?是因為意志力不夠堅定嗎?是因為懶惰嗎?是因為耐心不足嗎?
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你 —— 是。
得到答案的你是否更心急、更絕望了?這么多需要克服的缺點,這輩子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學會堅持、才能成功啊!不過這些都是表面問題,試著從今天起,培養自己透過問題表面看本質的能力,反復問自己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抵制不住誘惑、意志力不堅定、懶惰、耐心不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就是你發自內心想要實現這個目標的欲望、動機不夠強烈、不夠 “致命”。
我有個從未談過戀愛的女性朋友,單身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過胖。體脂嚴重超標,幾十年來從未瘦過,不過她倒并不是不想瘦 —— 身邊朋友的嘲諷她早就受夠了,自己也很想瘦下來找個男朋友。但是因為管不住那一張貪吃的嘴,所以無論如何運動,效果也不大,頂多是從一個柔軟的胖子晉級成為了一個結實的胖子。
可是忽然有一天,大家見面的時候,她竟然瘦成了一道閃電!我們都驚呆了,這幾十年沒做到的事怎么突然就做成了?原來是因為醫生告訴她,如果再不調整飲食,她就很可能患上糖尿病。醫生這一席話把她那一顆怕死的心天天吊在嗓子眼,從此以后拒絕一切高油高鹽高糖分的食物,晚上改吃素,每天運動 3 小時,堅持了三個月后整個人瘦了好幾圈,直接從 XXL 碼跳到了 S 碼。比較她減肥的兩段歷史,目標是相同的,但前者的動力源于愛美之心,后者的動力源于怕死之心。愛美之心拼不過食欲,怕死之心卻戰勝了一切!
可見,堅持與成功的關鍵就是擁有發自內心極其強烈的源動力。這種源動力本質來說也是一種欲望,它必須比你身上擁有的其他任何欲望都要強烈。我的那位女性朋友就是極佳的例子 —— 想要活下去的欲望戰勝了多年以來克服不了的食欲與懶惰。
更多情況下,實現目標的源動力不會一開始就表現得異常強烈,它需要培養。內心的欲望就像一個小火苗,越為它煽風點火,它就會燃燒得越旺盛。
多年來我總能堅持在早上六點鐘左右早起讀書、晨跑,在大學這種散漫的環境里,很多朋友都深深佩服我這個習慣。其實,剛開始想要養成早起的習慣時,我也是設了十多個鬧鈴都沒能把自己叫醒,后來有幾次偶爾起來了,發現早起讀書、跑步的感覺還真不賴 —— 身體變得有活力,思維也更加靈活,當我跑完步、看完書、做完護膚、吃完早餐看到室友還在沉睡時,就感覺比別人多出來的這幾個小時簡直是被我偷來的時光,非常有價值。
早起的每一天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明白自己正在拉開與他人的差距。早起帶來的這些好處反過來加大了我早起的欲望,有時候我甚至會學著村上春樹四點鐘起床。漸漸地,早起成了我雷打不動的習慣。其實我心里很明白,讓我真正堅持早起的欲望來源于我內在的上進心 —— 不愿甘于平凡過著平庸的生活,想在只有一次的人生中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還能過上理想的生活,所以我必須很努力去賭一個未來。于是也驗證了那句話 —— 每天喚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
既然對目標發自內心的深切渴望至關重要,那么如何給它加把火,讓它戰勝其他任何的欲望呢?在本文中我不會詳說計劃是如何制定的(我想你們可以找到很多計劃制定的方法,參考今天推送的第二篇文章《只要是搜索引擎能回答的就不要問別人》),我要強調的是四個非常誠懇、能夠有效堅持下去的方法。
1. 一定要給自己的堅持設定獎勵回饋機制
想想游戲為什么那么讓人上癮?因為游戲里只要你完成了任何一個小任務,都可以得到很多獎勵,于是越打游戲越有勁。完成目標也是一樣,你需要適時給自己準備一些 “Mission Bonus (游戲里的任務獎勵)”
著名的喜劇演員 Jerry Seinfeld 曾說過他成功的秘訣 —— Don't break the chain!(不要讓紅叉連起來的鏈條斷掉!)。為了創作好的笑話,這位喜劇演員給自己設定了每天都寫笑話的規矩。 他買了個巨大的掛歷,每天創作完笑話后就用紅色記號筆在那一天的方框里畫個大大的叉。 堅持一段時間后,日歷上就會出現一條紅色的鏈子,接下來要做的,就是 “不要打斷它”。
Jerry Seinfeld 的做法實際上是一種心理反饋激勵機制,讓自己看到過往付出的努力是很重要的,因為知道自己之前的每一天都做到了,所以今天也一定可以堅持下去。
除了單純的精神激勵,也可以通過物質獎勵來刺激精神動力。在你的計劃中,大目標是需要被拆解成小目標的,再把小目標拆解到每一天里。當你完成一個階段性的小目標時,一定要獎勵自己,最好是有物質上的獎勵。隨著階段性目標的不斷遞進,每次完成時獎勵的額度都應該增大。物質獎勵不能與你的目標相沖突,比如說減肥的人不能瘦幾斤就獎勵自己一頓大餐把肉又給補回來了,相對于 “欺騙餐”,有經驗的老司機告訴你:食欲被勾起真的很可怕,不如獎勵自己更好的運動裝備吧,你會更快完成目標的。但是請記住一點,在目標沒有達成之前絕對不可以提前獎勵自己,否則物質激勵就完完全全失去了效果。
給自己設定獎勵機制能夠非常有效地促進你的欲望,通過不斷地循環激勵,你的能力會遵循馬太效應 —— 越來越強,從而實現終極目標的欲火也會越來越旺盛。
2. 一次只專注一件事,養成習慣
我知道每個人想要實現的愿望肯定不只一個,我也很肯定地告訴你,只要足夠努力和堅持,你想要的東西都可以得到,但是你不會同時得到所有,你會在不同階段中分別得到。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一次只夠做好一件事,三心二意的結果只能是一事無成。Roy F. Baumeister 教授在《意志力》(Willpower: Rediscovering the Greatest Human Strength)提到培養意志力的方法是:一次只做一件事,適時獎勵,養成習慣開啟 “自動擋”。
Baumeister 還指出,人在不同事物上的意志力是相互影響的,一件事做好了,做好另一件事也會變得容易。 比如說當你學會把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條時,就會發現吃飯時不吃不健康的食物、合理控制飲食也變得簡單了。
意志力這件事很有趣,大家都認為每天堅持做一件事非常不容易,但是想想刷牙、洗澡、按時吃飯為什么我們能夠幾十年如一日地做,也沒有覺得很困難?更多的時候,我們根本沒有想過做這些事需要意志力。 這就是習慣的強大力量,當你把做某件事養成習慣了,它就會自動變成你的日常狀態。不過 21天養成一個習慣是不夠準確的,21 天只能說是初步培養出了一些習慣的感覺。堅持 21 天晨跑,你會發現第 22 天不晨跑有些難受,只要你接下來幾天不晨跑,這個習慣依舊會消失。用我的經驗來說,要是你想養成一個新習慣,比如說晨跑,至少要一年。不要著急,好習慣需要慢慢養成,你的努力,時間都看得見。
3. 遇到失敗絕不能放棄
丘吉爾在晚年時發表過一次極其簡短的演講:“永不放棄!絕不,絕不,絕不,絕不!” 如果回顧丘吉爾的一生,我們就會明白他的演講為什么這樣簡短有力了。
身為政治家的丘吉爾曾經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默默無聞的生活,這段漫長的歲月幫他練就了異乎尋常的忍耐力。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丘吉爾終于臨危受命出任了首相一職。不久后,德國戰斗機發起了對倫敦的狂轟濫炸,無數平民在轟炸中喪生。每天晚上,新的炸彈都會落到倫敦人民的頭上。許多參謀和友人都勸丘吉爾向德國人投降,以便盡快結束這種 “無意義的殺戮”。但是丘吉爾知道,投降將意味著更大的犧牲,他向布滿轟炸機的夜空揮了揮拳頭,堅定地說:“我是不會放棄的。絕不,絕不,絕不,絕不!” 最后歷史向我們證明了這位老人的堅持是正確的。
放棄者必敗。我們一生中必然會犯許多錯誤,但這并不是最糟糕的;我們也會遇到很多問題,但最終總會找到解決的辦法。可是如果我們半途而廢,那么一切就真的無可挽回了。如果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半途而廢,我們就很可能永遠終止了自己的夢想。停止追尋夢想的人無異于過著行尸走肉的生活。
我們的先人在很早以前就悟出了 “失敗與苦難乃成功之母” 的道理:“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你想完成自己的目標,過更好的生活,必須先擁有能承受與這種生活相匹配的抗壓能力。生活是公平的,你能夠承受住多大的壓力、解決多復雜的問題,它就會給你多少的回報。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你遇到的失敗只是證明你還未擁有相應的能力,這個時候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絕不放棄,然后堅持下去。想想打游戲時,當你升級進入下一個難度更高的關卡時,開始時總是挑戰失敗,多玩幾次總結經驗、避開之前的那些坑,最后不也順利進入下一關了嗎?不要害怕失敗,你遇到失敗意味著你已經突破了自己原有的能力局限,你在成長。堅持下去,未來在前方已經為你準備好了許多驚喜。
我很建議大家寫 “成功日記”,把自己每天做過的覺得成功的事情寫在上面,哪怕是堅持寫成功日記這件事也有資格記錄在冊。經常翻看成功日記,可以培養自己的自信。失敗時看看自己做過的成功事跡,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告訴自己這一次目標達成后我也會把它記錄在冊。
遇到失敗一定不要放棄,不要把對目標積累已久的 “欲火” 就這樣讓它熄滅了,堅持下去一定會成功的。
4. 找到價值觀一致的同類
當你堅持做了很多事,養成了許多好習慣時,你必然已經成為了一個更好的人。這意味著在之前的環境中,你可能會不合群。千萬不要被周圍人所影響!不要為了合群而去改變自己。
我的大學不算特別好的學校,但我依然努力學習各種技能、出門參與各項工作實習,可身邊出現了這樣的聲音 “你不過是一個一直想往上爬的人,我們跟你不一樣,注定玩不到一塊兒”,當時只有十幾歲的我聽到這種話真的很難過,但我非常慶幸自己當時沒有改變自己,去追求和他們 “一樣”,去跟他們玩到一起。
現在的我擁有了一個全新的環境,身邊的人都是跟我一樣的人:他們比我更聰明更努力,我就明白了這種團隊與環境才是我想要的,我能夠更快地成長、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目標。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笑來老師說過類似的一句話:“和同類在一起不就完了,你根本不需要花時間花精力去解決不存在的問題。” 而且現在網絡這么發達,想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太容易了。你想要養成跑步的好習慣,上網一搜各種跑團,在線上跑步打卡、線下參加集體跑步活動。只要你真想做一件事就會找到很多途徑,害怕的就是你光說不練。
同類也是遵循吸引力法則的,很多人會苦于自己在生活里找不到想要的優秀同類,我只想說那是因為你還不夠努力、還不夠優秀。不斷地提升自己,同類會自動被你吸引過來。對這個法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閱讀一下 Rhonda Byrne 的《秘密》。
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同類在一起,你的 “欲火” 會燃燒得前所未有的強烈,如果說實現目標有什么催化劑的話,那就是這樣一群比你更優秀的同類。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把 Jame Saltucher 說過的一句我很喜歡的話送給大家:Improve the internal fire every day. Be persistent internally, then the external success will take of itself!(每天讓渴望完成目標的欲火燃燒得更強烈些,你只需要發自內心地去堅持,外界的成功自然而然會到來!)
話題討論:
你有什么加強 “欲火” 的好方法嗎?
歡迎在文章末尾留言!
閱讀了此篇文章的人還閱讀了
(點擊圖片即可跳轉至相應文章)
《新生 —— 七年就是一輩子》電子版(初版)已經可以在線閱讀:
http://b.xinshengda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