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影響生命,簡單地講就是一個人影響另一個人,一個生命體影響另一個生命體。
如何體現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則是一個關鍵的問題。生命體運行的過程中,將形成的這種奮斗、努力、品德、境界等,用誠摯,愛心,助人的心態去傳播,是用生命體去影響另一個生命體的行為。
正如冰心所說的:
“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進行的斗爭。”
史鐵生先生曾說:
生命的意義就在于能創造這過程的美好與精彩,生命的價值就在于能夠鎮靜而又激動地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壯,生命的真諦就在于能享受這過程的酸甜與苦辣……而所有形成的結果,都是通過人們以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而形成的。
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莫言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上的講話
“成功始于覺醒,心態決定命運。”——林肯
生命喚醒生命——感受覺醒的力量
人們賦予一個事物什么樣的意義,它就有什么樣的意義。
人們對生命意義及價值的賦予都是高,因此就衍生出眾多優良的傳統美德,大到“治國”。
生命的價值就是一種品德的形成,一種為人處事的境界,一種奮斗努力的境界,一種成功的超脫,一種無私的奉獻。
在遼闊的大草原上,一匹駿馬深陷泥潭中。
馬主人搖頭惋惜。一位富有經驗的牧馬人,伸手挖出泥潭中的泥巴看看聞聞,一會又細心觀察水邊草地。意味深長地說“把馬群趕來—”頓時,萬馬奔騰,泥中馬既悲傷又向往,只見那馬群在主人的指揮下,圍著水塘一圈一圈奔騰。
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池中馬好像感知到了什么。他決定試試。一躍,再躍。對,一點一點……哇,他終于擺脫泥潭,融入到馬群中,馳騁而去。
https://www.ixigua.com/6968065812963787294
視頻網址 生命影響生命
生命需要生命陪伴,
生命需要生命影響,
生命需要生命喚醒,
這才是真正的生命的力量!
其實,我們在人生道路上也會陷入生命的泥潭中不得動彈,
真正能幫助的,是喚醒,是引領,更是激發內在潛能對生命的渴望。
而真正能從泥潭深淵中走出來的人,
除了別人的引領及喚醒,
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覺知。
能拯救自己的還要靠你自己!
榜樣的力量
這是一段生命影響生命的視頻,整段視頻只有短短的五分鐘,卻給了人無窮的力量。
視頻的開端,是一匹馬陷入泥潭,只留著半個身子在外面,無法動彈,從視頻來看,陷入的時間應該也不斷,馬已有氣無力。說明這中間已經經歷了艱難的掙扎,泥潭應該大家有所了解,越掙扎越往里陷,慢慢地就會吞沒,除非你在底下已經找到了可以支撐的支點,但即使有支點的情況下,你也很難再從泥潭中爬出。你只能眼睜睜地在泥潭中等待救援或是等待死亡。
兩個牧馬人看到了陷入泥潭的馬,打算營救,然后結果可想而知,均以失敗告終。其中一個人打算放棄,另外一個人思考了半天。然后說到,最后的辦法了,能不能救出,一看造化,二看這馬自身了。于是乎,兩個牧馬人,趕來了馬群,讓馬群圍繞著陷入泥潭的馬開始狂奔,時間一分一分鐘過去,原本已經絕望的馬突然看到了圍著自己狂奔的同伴,頓時重新燃起了重新的欲望,開始慢慢的嘗試從泥潭中跳躍,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圍著泥潭的馬群一直沒有離去,圍著泥潭周邊不斷的狂奔,不斷的呼喚著。終于,這匹深陷泥潭的馬成功了,他一躍而起,成功從泥潭中出來了,這一刻,馬群歡呼了,牧馬人更是激動不已。
馬尚且如此,人呢。
古人一直教育我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者也就是這個道理吧。如果你的身邊都是一些成功和充滿正能量的人,相信你也一定是充滿陽光和激情的人。所以我們說,改變一個人,不需要太多,只需要改變他的周邊環境,因為環境就足以影響和改變他。同理,如果毀滅一個人,也只需要改變他的環境就可以了,消滅他的斗志,讓他學會享受生活,慢慢地,他就會頹廢了。
如何創造出自己豐盛的生命價值?——生命影響生命
有的人本來幸福著,卻看起來很煩惱;有的人本來該煩惱,卻看起來很幸福。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也就是容易煩惱的人。這就是因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去較真,生活中便煩惱遍地。
中年以后,漸漸醒悟:
生命是在歲月中得到修煉的,閱歷是在挫折中不斷積攢的,心境是在疼痛中慢慢打磨的。
近些年,終于明白:
人生,就是一場蘇醒的過程。
走得越遠,越清醒;站得越高,越透徹。
三十歲之后,少了些許張狂,多了些許沉穩。
不是變得笨拙,不是放棄了掙扎,而是懂得了成熟與責任。
步子太快,和重要的人只會漸行漸遠;
爭搶太盛,心心念念的東西都留不住;
凡事太滿,總有一天會變得一無所有。
人到三十,在摸索中找尋生活的方向。
四十歲之后,少了些許抱怨,多了些許沉默。
不是變得懦弱,不是放棄了爭辯,而是懂得了修心的價值。
慎言,是于人于己于世的修行;
不辯,是只專注于自身的智慧;
獨行,是看透社交本質的淡然。
人到四十,逼著自己清醒地面對生活。
五十歲之后,少了些許憂愁,多了些許看淡。
不是變得漠然,不是放棄了希望,而是懂得了放下的意義。
不再炫耀,在低調中活得更有魅力;
不再慌亂,在從容中覓得簡單的美;
不再糾結,在清靜中獲得一份心安。
人到五十,于知天命的年歲看清自己的內心。
有來有回,方能完整;有失有得,方能透徹。
靈魂,在一次次的提升中得到豐盈;生命,在一年年改變中得到充實;
生活,在一天天奔波中得到美好;人生,在一場場蘇醒中得到完善。
誰也算不透命運,誰也贏不了時間。
不論到了什么年齡,都別忘了回頭看看來時的路。
不論生活如何變故,都要記得自己應該去往何處。
這一生,不求過得多么輝煌,只求不負自己:
每一次歡笑,每一份驚喜,每一場遇見。
只有當我們醒來時,我們才能變得更好。
季羨林在《心安就是家》中說:每個人都為完美的生活而奮斗。然而,古往今來,國內外都沒有100%完美的生活。所以我說,不完美就是生活。在生活中,有些人總是追求完美。但回首往事,或多或少總有遺憾。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人們在中年醒來。與其要求自己,不如放下自己的欲望和困擾,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讓生活變得輕松舒適。
放棄,放棄,只有先學會放棄,你才能得到。
你愿意放棄的每一件事在將來都會以另一種形式返回給你。
敢于選擇,才能獲得更多的收獲。
佛陀說:人不能太累,事情不能太清楚。如果一切都太累了,命運注定會提前結束。
在一個人的一生中,不缺少智慧,但也不缺少困惑。
困惑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清代著名學者鄭板橋曾說過:
聰明難,糊涂難。從聰明變糊涂更難。
孔子說:君子欲言慢行快。
佛陀說:心累是因為它太重視它了。學會看不起一切,心就能釋然。
在生活中,人們感到疲倦是因為他們太過關注每件事。
你知道,世界上什么都沒有,一切都是空閑的。
白羅梅說:人生就是一盤棋。無論輸贏,我們都無能為力。當你感到困惑時,你主要是在局里。當你意識到這一點時,人們已經在局外了。
人的生命是一個不斷覺醒的過程。
靈魂相近的人總會相遇,如同兩個相互糾纏的量子,千里之外彼此共振,相互影響,相互融合。
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精神的修煉。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以終為始,刻意練習,凝聚資源,自律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實踐技能,在意識細化中呈現精神的豐富,從而創造出自己豐盛的生命價值。
生命如何覺醒?——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
曾經有位哲學家這樣說到:
一切真正有智慧的思想,都已經被人們想過無數遍;但要讓它們真正成為自己的,我們就必須再真誠地重想一遍,直到它們在我們的個人經驗中扎下根來。
知道不代表做到,只有你自己覺到的、悟到的,勤而行之并一以貫之的,才能最終真正進入你的血液,成為你的生命。
人生的意義,就是提升心性,磨煉靈魂
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層是物質生活,二層是精神生活,三層是靈魂生活。
思想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尊嚴,用自由的意念呈現生機活潑的靈魂生活才是人生真正的高級追求。
人這一生,不只是來體驗世間物質的豐盛,更是借由寶貴的身體與精神來提升自己的心性,凈化內在的靈魂,在哲學的層面上呈現生命的立體價值。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
來到世上努力的意義,是為了在人生謝幕之時的靈魂,比人生開幕之初更純潔一點,或者說帶著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
真正厲害的人,從不浪費自己寶貴稀缺的精神資源,他們一生只專注于思考三個問題: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我當下應該做什么?
他們敬畏天道,自覺站在人生終極出路的高度上審視自己,觀照自己,發愿立誓,并以此來打開自己的格局,自律自己的身心,用超然出世的精神做踏實入世的事情。
這個宇宙當中存在著一股令萬事萬物向善的“宇宙的意志”,這就是所謂的天道。
當我們調整自己的精神頻率,與之同頻共振,我們所做的事情會呈現出“敬天愛人”的利他精神,我們的靈魂自然就會呈現出積極光明的本性。
這種精神的覺悟,靈魂的覺醒,使我們能夠在面對挫折與磨難中更加超脫,更加智慧,更加堅定,從而在身心的磨煉中提升自己,強大自己的氣場,吸引到我們精細規劃中的人、事、物,完成人生價值的快速升級躍遷。
天道利萬物而不爭,利他是宇宙的法則,也是成大事的終極秘密。在這個層面上,道德就是人生的“核心吸引力”,使命與責任就是人生的高級生產力。
你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來的
科學家愛因斯坦,用其一生的智慧提取了一個公式:E=MC,能量=質量x光速的平方,即一切物質都可以用能量去換算。
換句話說,世界的本質是能量。
有形的物質世界背后,是真實存在的無形的能量世界。如果你想洞察宇宙的本質,體悟天道的秘密,就不妨在能量、頻率、振動與信息這些更加精細、更加純粹的層面上來思考。
萬事萬物皆有能量的屬性,在同一場里,這些能量與信息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轉化,宇宙間存在這樣一個能量法則:
同頻共振,同類相吸。一切振動的能量,在同一磁場中最終會共振同頻。
精神也是能量,只不過這種能量因為宇宙的先天賦予而更加高級,具有更強的穿透性、包容性、超越性。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被你心中所保持的“心像”吸引而來,它們就是你所思所想的。不論你心中想什么,正面的或者負面的,你都會把他們吸引過來,進入你的生活,成為你的生命。
過度的擔心就是“詛咒”,一直去思考負面狀況的習慣,就會吸引負面頻率的東西來到身邊,造成顯化。
正確運用潛意識的做法,是要將吸引力目標放在希望是什么上,而不是不希望是什么上。
吸引光明,你自己得先成為光明的人!
先有想法,后有現實。
意識是一種無形無象的精神能量,它遵循同頻共振的自然原理運行,經過我們身心系統地整合實踐,思想可以直接或間接轉化成實物。
“無”中可以生“有”。
有了思想意識,藍圖可以實施,理想可以變成現實。如同一座大樓,我們在意念中規劃它,并把它呈現在圖紙上,經過各種物質、能量、信息的組合,最終落地變成看得見的實體。
思想變事物,高手運用吸引力法則的八個步驟,每一步都值得細細品讀。
步驟一:立意高遠地“設定”
把自己放到什么位置上,決定了你人生所能達到的人生高度。高手一開局就深刻地把自己的意念綁定在較高的人生層面上,做人做事保持在高能的頻道中,這使他們的意念始終處于靈明通透的狀態,潛能得以釋放。
步驟二:身心合一地“相信”
普通人因為看到而相信,相信“眼見為實”;高手則因為相信而看到,相信“無中生有”,他們相信天道,相信客觀規律,能夠以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問題,愿意在更大的時空中描畫自己的理想藍圖,并身臨其境地進入其中。
生命覺醒是一個非常痛苦難熬的過程。
人生本來就顛倒夢想的一個過程么?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不經歷生死怎么明白向死而生呢?
什么叫做“醒來”?“醒來”即從“夢中”回到“現實”,即“開悟”。什么叫做“開悟”?“開悟”就是生命的轉換、生命的覺醒。
覺醒,是人生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巨大能量。
就生命本質而言,人的一生必須有一個超越的立足點,而這個立足點正是信仰和自身智慧給你的。
生命的覺醒,自我的覺醒,靈魂的覺醒。
在這個宇宙中,每一個人都是造物主的一個分身與面相,你是你自己世界的創造者,每一個人也都是他們自己世界的創造者。
也就是說,這個時空世界里所有的一切,大到星辰,小到塵土,都是源頭所創造。我們所有的人,都是源頭的分身。
即宇宙是我,我就是宇宙,我們與宇宙萬物,所有的人都是一體的。
而我們生長的這個世界上所有發生的事情,都在 “造物主”之內,沒有好壞之分,我們所看到的好與壞只是自己的分別心而已。
你生命的所有面向,你生命的所有經歷都是被允許的,只是體驗的一部分。
我們正是通過這種體驗來成長繼而覺醒,這個成長包括去認知自己、認知世界、認知大道、跳脫二元對立的評判,跳脫生命游戲的輪轉,完成與源頭合一。
生命的覺醒就是一場經歷,經歷什么就會成為什么,生命的結果是我們經歷的總和。
真正的大智慧是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種至高無上的境界既是無我。
而當你把權力、金錢看作一個人成功的標志,不停地去追求那個被標上成功的結果時,就會忘了當下的節奏,只活在了過去與未來。
在這個過程里,你就陷入了追求結果—— “我執”的困境,通俗來講就是畫地為牢,讓你陷入糾結與痛苦。
這就是為什么人的欲望在滿足后,越追求越痛苦,永遠滿足不了,像個無底洞——黑洞,那就是人性痛苦的根源,也是恐懼的源頭。
生命的覺醒,實際上就是生命 “開悟” 過程中的一次大碰撞。
讓自己的生命覺醒吧!
點亮自己的燈火,做自己的一盞明燈,去認識自己的智慧,精進不懈,永不認輸,直至生命的覺醒!
古人云: 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覺醒,才是一個人心靈成長的開始。
自我覺醒才能得以重生!才能得以實現自我的價值!
人生是一個不斷前行的過程,生命是一場不斷覺醒的修行。
覺醒的枯樹,能逢春茁壯成長;覺醒的幼苗,能破土推石見陽光。
而成年人則在一次次覺醒中,更能通透地知曉世事道理,真切地把握處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