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6 16:20:09| 分類:
華夏攬勝 | 標簽:
河南游記 |舉報 |字號
文/頑石
游重渡溝、老君山是老伴臨時決定的。重渡溝位于豫西山區,距洛陽118公里,離欒川縣城48公里。傳說當年劉秀領兵討伐王莽,被打敗逃至伏牛山兩渡伊河,賜名重渡溝。
走進重渡溝,首先看到的是大片大片的翠竹,在村邊路旁,在河川溝岔,到處都是竹林。我沒到過蜀南竹海,也沒見過井岡竹林,第一次看到這么多的竹子,這么大片的竹林,感到格外的驚喜。
我喜歡竹子,看到竹子就高興,就激動,就興奮。梅蘭竹菊四君子,我最愛竹子。我喜歡竹子,倒不是因為它偉岸挺拔,不是因為它襟懷若谷,不是它清新淡雅,只是一種莫名的喜愛,說不清道不白的喜愛。重渡溝數萬畝竹林,數千米竹海長廊,郁郁蔥蔥,青翠欲滴,到了這里仿佛走進了竹的海洋,這份竹韻竹情,已感到不虛此行。這里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天女散花,六仙女看到重渡溝有長流水無長青林,便從御花園采一籃竹葉從空中灑下,竹葉瞬間變成竹林,重渡溝便成了竹的海洋,竹的世界。
重渡溝的景點主要分布在金雞河與滴翠河上。景區的宣傳口號是水鄉竹韻,其實北方水鄉算不上,周莊、烏鎮那才叫水鄉。
在兩河交匯處翠竹環抱中有一座“風波橋”,據說是為紀念重渡溝開發時新舊觀念碰撞引起的一場風波。
第一天,我和老伴先游金雞河景區,重渡溝的景點主要集中在這條河上。我們沒坐觀光車,走過風波橋,沿竹海長廊漫步,沒多遠就到了千年菩提樹下。菩提樹又名桫欏樹,七葉樹, 粗3.5米,高30余米,滿樹白花。佛祖在此種樹下修成正果,菩提樹自然成了圣樹。相傳沙僧出家前到月宮盜砍桫欏木做禪杖,碰掉桫欏果長成這棵大樹。
景區植被茂密,道路平緩,曲徑通幽,能漫步在溪水河流邊,聽流水嘩嘩泉水叮當,那也是一種享受。
重渡溝四時泉水噴涌,常年飛瀑成群,大小瀑布三十余個。迎接我們的第一個瀑布是飛虹瀑布。雨過天晴,陽光照射的角度適宜,會產生彩虹從潭底射向云天,有虹飛千山,練舞萬壑的氣勢,因此得名。
瀑布分兩級,上級像抻開的白綾,白綾下是革面潭。傳說北海龍王兒子蛟虬暴虐無常,無惡不作。李天王將惡蛟鎖在崖內。虬龍救兄撞門不開,怒發沖冠,恰南海觀音路過將其打入革面潭。虬龍在潭中洗心革面三年,終幡然醒悟,為民造福。
靈潭,臉盆大,盈尺深,天再旱,里面總有水。傳說若遇天旱,在潭邊擺上供品,燒上三柱香,三天之內必降甘露。
第二個瀑布是泄憤崖瀑布,重渡溝三大標志性瀑布之一,長百米,三級構成,最上面是虬龍狂奔,中間是泄憤,最下面是余怒未消。虬龍知其兄被壓在鎖蛟崖怒火萬丈,一頭栽下。一顆龍珠掉落,砸出深深的龍珠窩。
虬爪潭,虬龍見鎖蛟崖頓怒,狠抓一把,留下五道爪印。
銀紗纏銹球,綠波之上浮著一個碩大的“繡球”,河水象銀紗纏著球底。傳說是六仙女從王母房中盜出繡球藏在這里,待選中如意郎君拋。
第三個瀑布是雙疊瀑布,又叫拋袖瀑布,四、七仙女相繼下凡,六仙女凡心又起,王母得知,借月朗風清之夜下凡窺視,慌忙間袖落山間,飄忽隱現,四層疊掛,因此而得名。
欣賞完雙疊瀑布,往前走我們看到藏在巨石之間的一個小瀑布“藏秀瀑”,似淑女怕見生人羞羞答答的樣子。
靠背石,劉秀被王莽追殺夜行至此人困馬乏,迷失方向,劉靠此石歇息,眾將士人心浮動,竊語“隨劉途否?”一大臣提議讓劉作詩測其胸懷,恰此時前面雞鳴,劉隨口吟出雞叫頭遍歇一歇,眾心半涼。
坐臀石,劉秀率兵至此坐下歇息,眾提議讓他續詠,忽又傳來雞鳴,劉隨口又吟雞叫兩遍歇兩歇,眾心全涼,欲離隊,大臣力勸方穩。
雙龜弄濤,凸向河心的兩塊巨石,似烏龜戲水弄濤,故叫雙龜弄濤。虬帶鱷魚和烏龜夫婦救兄,忽聽李天王擒蛟時擂動的天鼓余音仍響徹云霄,烏龜夫婦不敢前往,想順水逃走,怎奈天怒難犯,欲逃不能,化做了兩塊巨石。
我們看到第五個瀑布是金雞谷瀑布,從洞內涌出,極象少女扭動著婀娜的身姿,配之于瀑底清潭,又叫玉女出浴。
金雞谷,谷深四百余米,崖高百余米,相傳為金雞助劉秀完成帝業引路經此得名。 這些故事,這些傳說,我覺得都不靠譜,是人們想象杜撰出來的,賦予山石草木以靈魂,使景觀更引人入勝。
到了金雞谷,不再往上爬了,老伴在下面等著呢。聽說上面還有劍插泉、象吐泉。江山如畫,是看不完的,留一點兒想象空間挺好。
第二天,我和老伴又游覽了滴翠河景區,欣賞了震天雷瀑布和水簾仙宮瀑布。
為了節省體力與時間,我們乘觀光車直奔震天雷瀑布。震天雷瀑布是重渡溝標志性瀑布。兩條激流如天河直瀉,其中一條瀉入兩米深井樣的洞內,又從洞壁的孔中流出,一彎三折,穿石而下,瀑聲隆隆震天作響。據說大旱之時,西海龍王奉旨行云布雨,總要放三聲大炮,大炮放在井筒里,每響一聲便激起丈高水柱,震天雷由此而名。老百姓聽到這瀑底有放炮的聲音,便知道要下雨了。
水簾仙宮瀑布也是重渡溝標志性瀑布,如果說泄憤崖瀑布是陽剛之美,那么水簾仙宮瀑布則是陰柔之美。長滿像綠色繡球狀青苔的崖上,布滿了長長短短、粗粗細細、斷斷續續的水線,像穿珠的水簾掛在那里。據說夏季晴天中午,瀑底的青苔上會飛起一條彩虹,隨人們的走動而飄移。
老君山位于洛陽市欒川縣城南3公里處,5A級景區,原名景室山,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因李耳到此修煉而被唐太宗易名為“老君山”。
中天門位于山腰,由老子騎牛石雕,大型牌樓及天梯組成,老子騎牛石雕是“雕刻之鄉”的河北曲陽用青石雕刻而成。
老君山山頂有兩座山峰,前一座就像一匹馬的頭,后面的山峰則猶如馬鬃,因此得名為馬鬃嶺,它是老君山得最高峰,海拔2200米,是觀賞老君山自然風光得最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