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內(nèi)展出的清代宮廷家具都是清政府為配置紫禁城和圓明園、避暑山莊等行宮以及方便皇家外出使用而制作的家具。 清代是我國古代家具發(fā)展史上的又一個重要時期。清式家具以設(shè)計巧妙、裝飾華麗、做工精細、富于變化為特點。尤其是乾隆時期的宮廷家具,材質(zhì)之優(yōu),工藝之精,達到了無以復(fù)加的地步。這一時期正式確立了清式家具的風格。
(上圖)紫檀嵌螺鈿椅,是用在髹漆工藝上的一種裝飾手法。螺鈿主要取材于蚌殼,將其珠光層加以磨薄磨光加工成薄片后,制成人物花草鳥獸等形象嵌入預(yù)先雕成的凹形圖案內(nèi),再髹上一層光漆,然后磨平拋光使其露出鈿片,就制成了色彩艷麗的嵌螺鈿器物。
家具類主要展示有龍床、黃花梨大柜、大理石圓桌、雕花椅、各類花幾、方幾、圓幾、黃羊木雕掛屏等,
宮廷生活家具用料考究、工藝精湛,多為皇太后、皇后、嬪妃所用,而家具的材質(zhì)也多為檀木、楠木、海南黃花梨等珍貴紅木,造型精美、制作精良,紋飾繁縟富麗,
清代宮廷家具的木工工藝多與雕花、鏨花、鑲嵌等工藝相結(jié)合,形成清代宮廷家具的創(chuàng)新風格和主要特征,
掛屏,指貼在有框的木板上或鑲嵌在鏡框里供懸掛用的屏條。掛屏出現(xiàn)于清朝初期,多代替畫軸在墻壁上懸掛,成為純裝飾性的品類。它一般成對或成套使用,如四扇一組稱四扇屏,八扇一組稱八扇屏,也有中間掛一中堂,兩邊各掛一扇對聯(lián)的。這種陳設(shè)形式,雍正、乾隆兩朝更是風行一時,在宮廷中皇帝和后妃們的寢宮內(nèi),幾乎處處可見。
(上圖)黃楊木雕刻掛屏
(下圖)插屏
凡屏扇與屏座可裝可卸的座屏、硯屏等都可稱為插屏。明代以前,屏風多趨于實用,被歸為家具的一種,主要用于遮蔽和做臨時隔斷,大多都是接地而設(shè)。清初出現(xiàn)的插屏和掛屏,則開始兼有供人欣賞之用。
清.鑲玉石博古插屏
清.鑲玉石博古插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