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家長們大概都有這樣的任務和經歷:就是輔導孩子寫家庭作業,并且最后還要簽字畫押。很多家長認為這是自己的職責所在,但您也許不知道,這樣做對孩子的學習不僅沒有什么好處,而且還有負面影響。因此,這一做法應該叫停。我的這一說法來源于某小學做的一份“家長對學生作業輔導的調查研究”。調查顯示,大部分家長對學生作業太過“負責”,不僅會檢查孩子的書寫,甚至還矯正作業的正誤。
這樣做的結果是,學校里出現了作業全優而課堂表現不佳的學生。一位教育專家說,這些學生的作業往往在家長監督下裝扮得很完美,但卻失去了暴露學生學業缺陷的功能,不利于老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作出有針對性的指導。為此,這位專家建議,應及時叫停作業“家長簽字”,要求家長減少對學生的作業輔導,讓學生自己做作業。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家長包辦“輔導”,拼命“加餐”。有調查顯示,家長對學校減負普遍表現為焦慮。
擔心學生“吃不飽”,拼命在家“加餐”。一位小學校長說,家長教師的“加餐”做法,其實弊大于利。家長雖然熱衷于輔導學生學業,但輔導常常不得要領,即輔導內容和學生不能掌握的內容并不對口。絕大多數家長會盲目選購習題練習冊,甚至還有的家長哪本暢銷買哪本,布置的作業大多數是缺乏針對性的重復訓練。其實,這些都是人為加重了學生的負擔。這位校長說,提高學習成績是教師的事,家長最重要的教育職責應該是教會孩子更多的生活技能。
這兩天,朋友圈中都被這樣一條消息給刷屏了:金東區實驗小學讓家長告別檢查作業,不再讓家長為孩子作業簽字。(9月16日北青網)
近日該區實驗小學發出一份公約《讓家長告別檢查作業——實驗小學教師公約之作業篇》。而公約里的內容有兩點不得不讓人思考。一是認真批改作業,是每一位老師的基本職責。二是檢查作業是學生自己的事,不是媽媽的事。
學生“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不知源于何時,但確實存在相當長時間了。這種怪現象的存在是家長大包大攬習慣了,還是一些教師勤于履職不夠,還真是有些“丈二尺和尚摸不著頭腦”。依筆者看來,既不能全怪老師,也不能全怪家長,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