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新昌這個地方還是從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開始的,新昌也正是李白當時詩中提到的夢游之地。 “海客談瀛洲, 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 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 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 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 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
大佛寺,又名大佛禪寺,位于浙江省新昌縣,始建于東晉。全寺以石窟造像為特色,佛像規模宏大,歷史悠久,立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的石彌勒佛,通高16.3米,兩膝相距10.6米 。是中國南方僅存的早期石窟造像,被譽為'越國敦煌'。
新昌大佛寺共25平方公里,坐西朝東。大門后是觀景步道,左側有雙林石窟,千佛院及佛心廣場,右側主要有射雕村,木化石林恐龍園,天然圣境,佛山圣境,五百羅漢洞,般若谷及棲光禪院,寺院最后則為南朝古剎。
雨中的大佛寺顯得很清靜。
這里的香火很旺盛,雖然下著雨,還是有很多的善男信女在這里燒香許愿。
放生池在大佛寺外山門內,池水南面巖壁'南無阿彌陀佛'為弘一法師手跡,'放生池'三字為錢思廉所書。
放生池,就是大佛寺的外山門內,大佛寺的放生池非但是一般佛教寺廟的固有建筑,在這里更有平添景色的妙用,不管是香客還是游客,一進入外山門,就會被兩處清澈的水池所吸引,水面映著四周的青山綠樹,佛門凈地的感覺便油然而生。
游客可以登上棧道,經過精雕的石窟門廳,進入到震撼人心的涅槃世界。那佛像與自然山體融為一體。
這里便是號稱擁有亞洲第一臥佛的臥佛殿,里面是依石窟利用原有巖體雕刻成一尊臥佛(即佛陀的涅槃吉祥臥佛)。石窟大臥佛坐落于大佛寺小寺岙山體石窟內。窟內大廳南北縱向23米,橫向長48米,臥佛面朝西方總長37米,高9米,體現了當時世尊在拘尸那國,阿利羅跋提河邊,娑羅樹下涅槃時安詳、寧靜、智慧圓滿的情景。
透過洞口向外面看去,可以看到1500多年前的江南第一大佛,天然勝境中的露天大佛與臥佛殿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1983年,新昌大佛寺被國務院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2006年,大佛寺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大佛寺石彌勒像和千佛巖造像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