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武則天·無字碑·千秋功罪任評說(一)(二)
武則天·無字碑·千秋功罪任評說(一)
武則天·無字碑·千秋功罪任評說(一)
武則天——名曌zhào(624年~705年),小名二囡(Nān),并州(今山西文水東)人。其父武士彟(yuē)是販賣木材的大商人,追隨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官至工部尚書、荊州都督,封應國公。其母楊氏為名門才女,能“明詩習禮”、“閱史披圖”,是隋疏宗楊達之女。楊氏為續弦(填房),生3女,武則天排二。武士彟前妻遺下武元慶、武元爽兩個兒子。
武則天有許多神話傳說:說她出生在四川廣元縣(古利州)。說廣元黑龍山下有黑龍潭,其母夢與黑龍交,生武則天;《大唐新語》還記述武士彟請術士袁天剛給妻兒相面,說武則天“龍睛鳳頸”,貴不可言!筆者以為,這些都是對名人的神化杜撰。
公元637年,武則天剛滿14歲。唐“太宗(40歲,正壯年)聞其美,召入宮”。其母深知宮闈險惡、伴君如伴虎,曾傷心大哭。小二囡卻勸慰母親,欣然前往。入宮后賜名武媚,封為才人。
日本版《武則天》說:武則天是在御車中,侍奉唐太宗換衣時,被寵幸的,此后一直坐冷板凳。這是可信的——因為假如不被冷遇,到太宗英年早逝(51歲),武則天正值春蕾乍開的生育年齡(14~25歲)為什么沒留下一男(唐太宗有13個兒子)半女呢?她始終處在才人位置,沒有升遷,也可以佐證。
武則天活到82歲,是個生育力很強的女人。她再嫁唐高宗李治后,每兩年生一個孩子,生了4男2女6個孩子。其中,為爭奪后位,給王皇后栽臟,她親手悶死了一個未滿月的女兒。
史書反映武則天生性剛毅的一個典故是:
一次,她侍奉唐太宗觀看太監馴馬。此馬名獅子驄,性情暴烈,桀驁不訓,有數人被掀于馬下。太宗心馳神往,驀然說道:“誰能制服此馬,朕賞銀百兩,絹繡十匹。”武才人見侍者中無人應聲,便大膽應旨。太宗問她用什么辦法制服此馬,武則天說:“臣妾請陛下賜三樣東西:鐵鞭、鐵撾(錘)和匕首。妾先用鞭子抽它;若不服,再用鐵錘擊打其頭;再不服,就用匕首割它的喉嚨。”唐太宗聽后不以為然,認為她是個殘忍的女子。事實也證明:后來的則天皇帝,就是用這種手段,對付她的政敵的。
唐太宗睿智英武,戎馬一生,卻喜歡溫順柔美的女子。徐惠妃深受寵愛,從才人、婕妤,一直升遷到充容。“英雄愛美人”在唐太宗身上演繹得淋漓盡致。武才人天庭(前額)飽滿,地額(下頷)方圓,眉目明媚,隆鼻方臉,給人以生動不失堅定,活潑不失剛毅的感覺,有包容山河的氣量。太宗九子李治性仁懦,心無仲裁,恰恰就喜歡剛強碩健而有主見的武則天。
公元648年,唐太宗病重,武才人侍于榻前。太子李治常去后宮探視父皇,竟然對大他4歲的武才人產生了愛慕之情(時年李治20歲,武才人24歲)。武才人心領神會,自然不會放棄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她明白:一旦太宗歸天,凡沒有生育過的嬪妃侍妾,都必須出家為尼,終生面對古佛青燈。這對一個不甘人下的年輕女子而言,是多么殘酷啊!于是,她抓住時機與李治幽會,并以身相許。太子李治承諾:“待萬事次第解決,定善處,決不將汝拋棄。”公元649年,唐太宗病逝,太子李治登基,是為唐高宗。開國元老長孫無忌和褚遂良輔政。武才人與沒有生育過的眾侍妾,入感業寺削發為尼。
王皇后沒有生育,蕭淑妃美麗妖艷,深受唐高宗寵愛,引起了王皇后嫉妒。二人相互攻訐,使唐高宗處于兩難境地。公元651年6月的一天,是唐太宗逝世二周年忌辰,也是李治為父守孝期滿的日子。這一天,唐高宗李治到感業寺祭奠父皇,借機看望了武才人。武才人在感業寺整整兩年的苦苦等待,受盡煎熬。她對孤燈,想往事,不知流了多少淚水……漫漫長夜,她寫下了許多悱惻感人的詩句,抒發了對夢中李治的思念: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億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看石榴裙。
當武才人見到唐高宗時,真是喜從天降!她如醉如癡……淚似涌泉,把李治攬于懷中。李治聽到了武才人怦怦心跳,感覺到了武才人的急促呼吸。一種母愛的溫暖和撫慰由心底油然而生……自此,二人幽會不斷。
一天,在感業寺,武才人告訴心上人李治自己懷孕了,李治喜上心頭。他想:是讓武才人離開感業寺的時候了,便把此事告訴了王皇后。王皇后與蕭淑妃爭寵處于劣勢,且蕭淑妃已生了兩個公主,如今有孕在身。倘若她再生個兒子,自己別再想有出頭之日了。于是,她想把武才人拉到自己一邊,也多了一個與蕭妃抗衡的法碼。主意拿定,王皇后便滿心歡喜地把武才人接進宮里,讓她把頭發留起來,皇上仍然封其為才人。永徽三年(652年)她生兒子李弘后,武才人被晉升為昭儀,大大提升了她在后宮里的地位。
武昭儀的進宮,似乎讓唐高宗相識恨晚。他對武昭儀好像有說不完的話,天天廝守在一起。這不但激怒了蕭淑妃,也使王皇后始料不及。于是,王、蕭二人又對武昭儀充滿了嫉恨,聯手把矛頭對準了武昭儀。武昭儀深知宮中勾心斗角的殘酷,退是沒有出路的,她只能坦然面對。然而,王皇后的舅舅是宰相柳奭(shí)。蕭淑妃也有勢力強大的關隴集團支持。她二人都盤根錯節于上層貴族利益之中,斗倒他們,談何容易。
王皇后雖然賢德文靜,但有架子,不會團結使用下人。武昭儀則反其道而行之。她把皇上賜給她的東西,不管多少,都分賞給宮女太監。王皇后越是看不起的人,她越是親熱。她也當過宮女,能體諒他們的苦處,從不虐待他們,也不對他們耍脾氣。她很快便贏得了宮女太監的敬重。王皇后和蕭淑妃的一言一行,盡在武昭儀的掌握之中。
后宮爭寵的火藥味,很快便傳到了前朝。宰相柳奭終于提出:了立無身份宮女為唐高宗生的長子、燕王李忠為太子的主意。這既保住了王皇后的地位,又堵住了武昭儀之子當太子的去路,可謂一箭雙雕!柳奭串通輔政老臣長孫無忌、褚遂良和韓瑗等宰相,向唐高宗遞交了奏折。這給了武昭儀當頭一棒!使她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也必須要有一伙重臣的支持;不扳倒王皇后,就無自己的立足之地。她開始運用自己的才智培植親信,建筑自己的保護壁壘,挖大權在握關隴集團的墻角,見縫往前朝摻沙子。
唐高宗素以仁弱著稱,凡事沒有主心骨。朝庭上多聽教于大臣,使他既自卑又羞愧。他渴望有一個知心、又不失體面的賢內助。唐高宗的心理活動,武昭儀了如指掌。有時,她在有意無意中問起唐高宗朝庭的事情,以把握時局動向。一次,鄭州刺史許敬宗送來請求告老還鄉的奏折。唐高宗舉棋不定,想聽聽武昭儀的意見,真是天作之美,正中昭儀下懷。
高宗說許敬宗是南方士族,才氣橫溢,秀才出身,曾為秦王李世民府十八學士之一,頗受先帝器重。唐太宗征高麗,他馬前受旨擬寫詔書,“七步而成”,文詞華美,受到贊賞。許敬宗當過太子李治的侍從,唐高宗即位后被任為禮部尚書。他因不是關隴集團的人,處處受到排擠。后因一件小事與關隴集團相左,被貶為鄭州刺史。
他這次上表告退,有試探唐高宗能否沖破關隴集團的壟斷,讓他官復原職的用意。武昭儀聽說后,就勸高宗說:“許敬宗既然是個人才,又是先帝的舊臣,你又喜歡他,哪為什么不用呢?可先讓他做修史的官,位高卻無權,朝臣也不會有異議。”唐高宗覺得這個主意實在是太好了!便把許敬宗召回,授銜衛尉卿,加封弘文館學士,兼修國史。
許敬宗感激涕零。隨后,武昭儀派人向許介紹了事情經過,許也知曉了宮內的爭斗情況,表示了今后的孝心。二人心照不宣,武昭儀終于在朝中有了自己堅定的支持者。
武昭儀為登上皇后寶座,進一步陷害王皇后和打擊蕭淑妃,竟機關算盡泯滅良智,自導自演了一幕“虎毒(不)食子”的丑劇。
公元654年(永徽五年)武昭儀又生了一個女兒。王皇后礙于情面,一天,她便去武昭儀的寢宮看望。武昭儀不在,她看了看小公主后便走了。不一會兒,武昭儀回來,驚呼小公主已死去——實際上是她自己掐死了女兒!唐高宗也來了,因為聽說只有王皇后來過,便認定是“皇后殺我女”。王皇后的厄運從此注定。武昭儀舍出孩子,套住了“狼”。
武昭儀雖然也是名門之女,但因父亡,家境中道窘迫,關隴貴族笑她寒微無依。唐高宗為抬高心上人的地位,借追贈祖父唐高祖李淵之名,追封武昭儀的父親武士彟,以此證明武昭儀是大唐開國元勛之后。緊鑼密鼓進行的還有,在武昭儀的授意下,許敬宗上奏,請封武昭儀為“宸妃”。這一名號絕無僅有,是武昭儀獨創——地位僅次于皇后。武昭儀向朝堂內外,發出了要當皇后的信號!
此舉一開始,便受到關隴集團的猛烈抨擊和強硬反對。宰相韓hán瑗yuàn、來濟等人對唐高宗說:“前朝從無這種稱號和做法,今上不能始作俑者,留下罵名啊!”
后來,韓瑗被許敬宗、李義府誣陷與褚遂良圖謀不軌,貶為振州刺史,死去。來濟也被貶官,后逢突厥入寇,又遣他拒之,戰死。
王皇后惶惶不可終日,走投無路之際,用“越文種七術之一:求神拜鬼”。《舊唐書·后妃傳》說:“(皇)后懼不自安,密與母柳氏求巫祝厭勝。”(即:制模擬小人,針刺其心,咒其死)事情敗露后,王皇后遭幽閉,柳氏人等禁止入宮,更加速了倒臺。王皇后的舅舅、宰相柳奭也受到牽連。他先是貶為吏部尚書,又被貶為遂州刺史、萊州刺史……唐高宗廢黜王皇后的決心下定,只待時日了。
唐高宗擁立新皇后的打算,還遭到他的舅舅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兩位開國元老、顧命大臣的強烈反對。他倆得到了關隴實權派人物的多數支持。他們說:“武昭儀狐媚惑主,出身微賤,不配做皇后!即使要易皇后,也要選大家閨秀,絕對輪不到她頭上。”褚遂良甚至叩頭流血,以死抗爭。他還置笏殿階,以乞歸田里相威脅。
為避免正面沖突,武昭儀勸說高宗,伉儷相攜,親自到長孫無忌府上拜訪,想以骨肉親情軟化矛盾。然而,長孫無忌禮物收下,強硬立場卻絲毫沒有松動。
結果使陰附武昭儀的禮部尚書許敬宗和“笑里藏刀”的中書侍郎李義府,竟與反對派在朝堂之上吵了起來!廢立皇后,舉步維艱……
在這場廢立皇后的爭斗中,有一個人卻稱病不朝,不置可否。他就是三朝元老,戰功卓著、聲望極高的重臣李勣——即幫助唐太宗李世民打天下的軍師徐懋公(曹州離狐——今山東鄄城西南人),名徐世勣,為避諱太宗“世”字,稱徐勣。后賜姓李,封英國公。李勣“臨敵應變,動合時機”,善于用人和趨避,使他一路豐采地活到了75歲。
武昭儀在向高宗分析朝局時說:“李勣可能看到關隴集團的擅權霸道,自己又無實權,而不愿與之同流合污。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事情就好辦了。”唐高宗覺得武昭儀言之有理。于是,便在內庭召見了李勣,向他問起廢后的事。李勣笑著答道:“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斬釘截鐵地表明了態度。他還暗示高宗,必要時可采取果斷措施。唐高宗與武昭儀如同吃了定心丸。事出永徽六年(655年)九月。
同年 十月十三日唐高宗發布了易后詔書:將王皇后和蕭淑妃廢為庶人;立武昭儀為皇后。十一月一日舉行了冊封大典,高宗破例讓武皇后乘坐重翟車(皇上用車),直達皇宮西邊的肅義門,接受文武百官及各族酋長的朝拜。武后藹然微笑,充滿自信。大唐政權,從此打上了武后則天的璽印。
唐高宗氣虛體弱,易后事定后,又增添了背痛、雙臂麻木癥狀(冠心病)。他時常頭暈,朝堂上精神恍惚,不能立斷。逐漸形成了事事由武后幕后裁決的習慣。有時高宗體力不支,干脆就委托武后上朝,坐在珠簾后面聽政,并處理朝務。
由于武后的精明干練、穩妥中正,大臣們也心悅誠服,習以為常。但她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她要翦除異己,鞏固地位。她明白太子身系國家安全,是政權穩定的根本。她身為皇后,要做的頭一件事,就是要盡快地廢掉反對派、關隴集團擁立的太子李忠。她授意新貴禮部尚書許敬宗,給唐太宗上書:“今武皇后子即嫡子,已成人。庶子李忠不能再留在太子位上。不去,則國難無窮。”關隴集團的反對派在易后問題上敗北,這次易太子更是束手無策,多數人看風使舵。
永徽七年正月,唐高宗立武后長子李弘為太子。李忠被廢,貶為庶人。
當時朝庭中,武后已有了許敬宗、李義府、御史中丞袁公瑜等人。他們聯手組成擁護武后的堅定政治勢力。德高望重的李勣一派,也支持武后。鏟除反對勢力關隴集團的時機成熟。
王皇后的舅舅(一說為外公)原宰相柳奭是關隴集團的頭目,再一次被貶到萊州。顯慶二年(657年),武后指示許敬宗抅其謀反,坐誅。永徽六年(655年)九月,褚遂良被貶為潭州都督,又遷至桂州都督,繼而又以謀反罪貶到愛州(今越南清化),658年憂郁而死。顯慶四年(659年),有人狀告太子冼馬(李忠秘書)韋季方等與朝庭大臣勾結營私。又因為韋季方是長孫無忌的故舊門生,許敬宗便用酷刑逼供,逼韋承認與長孫結黨謀反,韋以自殺抗爭。最后許敬宗還是做了手腳,長孫無忌仍然以謀反罪削去太尉職和趙國公爵位,流放黔州,隨即被逼上了吊。長孫無忌是“佐太宗定天下,功第一”的兩個顧命大臣之一(另一個是褚遂良,也是著名書法家)。他是唐高宗的親舅。長孫皇后36歲就走了,老舅是太子太師,一手調教了李治。就因為不同意立武后,外甥在位就落此下場,悲哉!在這次大清洗中,柳氏與長孫家族共有13人被殺。關隴集團覆滅。
麟德元年(664年),蓬萊宮鬧鬼,有人看見王皇后和蕭淑妃的幽靈在宮中出沒。武后令道士郭行真到宮內設壇驅鬼。太監王伏勝密告高宗。高宗認為武后有失體統,非常生氣,產生了廢后的想法。他秘密召來西臺侍郎上官儀,命他起草廢后詔書。武后得到耳目的匯報,很快就趕到高宗面前,撕毀了墨跡未干的詔書,滿懷委屈地質問高宗:“你經常生病,龍體欠安。為了江山社稷和皇上,我殫精竭慮,食不甘味,日夜操勞,生怕出半點差錯!陛下卻背著我,聽信讒言,商議廢我。天理何在!”唐高宗秉性懦弱,被問得張口結舌,支唔推說是受了上官儀的挑唆——當朝天子竟如此荒誕不經!
武后大怒,把上官儀投進大獄。并指使許敬宗等人誣陷其與王伏勝、廢太子李忠謀反。結果:上官儀被拷打致死獄中,兒子上官廷芝和宦官王伏勝砍頭,上官一家籍沒宮中為奴。廢太子李忠聞訊自縊。
這場“廢后”鬧劇收尾后,武后的權力空前鞏固,高宗對她言聽計從,無可奈何。唐高宗事實已成為一個擺設,朝庭中,事無巨細,他都交給武后處理。武后在紫宸殿設下(翠)珠簾,帝、后共同聽政。唐高宗也就免去了再回家(后宮)商量的麻煩。在中國歷史上,皇帝與皇后平起平坐上朝理政,這還是第一次!破了天荒。
他倆被滿朝文武官員和天下臣民尊為“二圣”,得到了公開承認。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頒布圣旨詔告全國:“今后皇帝改稱天皇,皇后改稱天后。”武天后名正言順,武天后的地位和名聲得到進一步提升。
武后為提高自己、炫耀“二圣”治理天下的豐功偉績,還效仿秦皇、漢武,攛掇唐高宗去泰山封禪。乾封元年(666年),浩浩蕩蕩的皇家車騎傘蓋數萬,從洛陽出發,走了兩個月到達泰山。唐高宗登上泰山之巔祭天,又在社首山降禪方壇祭地。隨后,武后也率領公主及皇親國戚、親王重臣的夫人們,登壇祭拜,這也是獨樹一幟、史無前例的。
上元二年(675年),高宗對武天后的信任,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他提出了要讓天后暫攝國政,自己安心養病的主張——他連朝堂也不想去了。此論一出,便招來了滿朝文武的反對之聲。中書侍郎、宰相郝處俊冒死對高宗說:“自古以來都是天子理政,皇后理內。天子管男教,皇后管女訓。天子理陽道,皇后治陰德。皇上替天行道,天理不能違啊!”他勸說高宗,要謹守大位,不要把國柄授給外姓之人。他的慷慨陳詞,贏得了朝庭多數人的支持。武天后的大兒子、太子李弘也對母后想攝政不滿。李弘的仁弱,類其父。他的健康狀況不佳,也是經常生病。就在此議過后不久,李弘突然病亡,有傳言說是武天后毒死了她自己的兒子,年僅23歲。
李弘既亡,武天后立老二李賢為太子。誰想李賢更倔,他對“天后毒死太子”深信不疑,拒不與武天后見面。他還與同伙把詮釋后的《后漢書》獻給高宗,暗示皇后(比呂后)專權,必生禍根,鑄成大錯。后來,有人告發李賢在東宮(太子宮)私藏武器,圖謀不軌。于是,高宗立三子李顯(哲)為太子,把李賢廢為庶人,貶到巴州(四川奉節一帶)。
9年后,武太后對這個兒子還是不放心,生怕他被人利用造反,便派左金吾將軍、酷吏丘神勣帶兵,去李賢住宅監護。丘神勣更簡單,一到巴州,便逼李賢自殺了,年31歲。神龍二年(706年)遷陜陪葬乾陵,即章懷太子墓(筆者參觀過此墓)。當然這是后話了。武天后當政的美夢,受到了抵制。她只好暫避鋒芒,等待時機收拾這幫反對勢力。
武天后和唐高宗于永隆二年(681年),還到嵩山封禪。武則天把祈天詔書拋向天庭,請求天帝保佑她江山萬代。詔書(金制)后來被人在山谷中發現,至今保留在嵩陽書院中(筆者在該書院見過這塊詔書)。
武則天·無字碑·千秋功罪任評說(二)
(2010-03-15 17:15:19)
分類: 歷史
武則天·無字碑·千秋功罪任評說(二)
唐高宗封禪回京后,就大病不起,健康每況愈下。病床上,他不得不考慮身后之事了。他想:皇后擅權,威懾朝臣,走呂后的老路也未必不能?太子李顯不務正業,一心玩樂游獵,處事荒唐。四子李旦比他也強不了多少……為防止武后篡位,唐高宗想出了再立李顯之子李重照(未滿月)為皇太孫的主意,這樣不就代代相傳了嗎!對此,武天后欣然同意。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危。他召侍中、宰相裴炎到貞觀殿受旨:“(你要)用心輔佐太子,軍國大事,委天后栽決。”宣畢,當晚駕崩,享年57歲。
遵遺詔,太子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尊母親武天后為皇太后,太子妃韋氏為皇后。《舊唐書》里描寫李顯是“志昏近習,心無遠圖,不知創業之難,惟取當前之樂”。他是位“扶不起來的孱主(天子)”。武天后精明強干,4個兒子沒一個稱她的心。她說:只有女兒太平公主“類我”。
唐中宗登上大寶的第二天,就提升韋皇后的父親韋玄貞為豫州刺史。韋皇后也是個權欲極強的女人,她想要像婆婆那樣把持朝庭,身邊沒人怎么行?便唆使中宗調父親入閣當官。中宗不但滿口答應,還再提升岳父為侍中(宰相)。她還把自己奶娘的兒子授官五品,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受遺詔輔政的宰相裴炎認為:韋玄貞無彈丸之功,兩天之內便提到宰相高位,不合情理,也有悖祖制,便苦苦勸說中宗收回成命。中宗不僅不聽,還訓斥道:“朕就是把天下送給韋玄貞,又有何不可,還吝惜一個侍中的官職嗎?”無奈之下,裴炎密報給武太后。皇太后覺得中宗做事荒唐至極,怒不可遏,便與裴炎商定廢黜中宗。
嗣圣元年(684年) 二月六日,武則天當機立斷,把百官上朝改在乾元殿舉行。乾元殿是商定軍國要事和舉行重大儀式的地方,大將軍程務挺已率羽林軍在宮內外警戒。武太后和中宗進殿就坐。中書令裴炎和中書侍郎劉祎之鄭重出班,宣布太后懿旨:“中宗昏庸無德,不能為一國之主,廢為廬陵王。”中宗抗議說:“我有何罪?”武太后大聲斥責說:“你想把江山讓給韋玄貞,還說無罪!”隨即,中宗被帶出大殿,并被軟禁了起來。殿中裴炎繼續宣讀太后令:“廢皇太孫李重照為庶人,流放韋玄貞到欽州(今廣西欽州)。”至此,唐中宗的嗣圣年號,只使用了44天便灰飛煙滅。
第二天,太后宣詔,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皇帝,是為睿宗。詔書說他“謙恭孝友,好學,工草隸,尤愛文學訓古之學”。其實,李旦對政治毫無興趣,照樣沒有執政經驗。武天后干脆讓他另住別殿,她獨自在紫宸殿設置淺紫色簾帳,上朝“垂簾聽政”。這回,她成了大唐名符其實的最高統治者,時年60歲。
武太后從當上皇后的那天起,一刻也沒有忘記網羅人才,培植親信,其中良莠不齊,有頂呱呱的好人,也有臭名昭著的“人貓”(李義府)和酷吏(來俊臣、周興等)。她提拔和任用的名臣名相有狄仁杰、桓彥范、敬暉、宋璟、魏元忠、姚崇、張九齡等。
儀鳳元年(676年),由于官僅六品的大理丞狄仁杰“斷獄以平恕稱”,又敢犯顏直諫,為武后賞識,被提升為侍御史。太學生魏元忠上書要求改變“重門弟,而不重視真才”的用人制度,被武后重視,累遷為監察御史。武后用人,不拘一格。如:被充做宮奴的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婉兒,在其母鄭氏的教育下,對文章詩詞、琴棋書畫頗有造詣。武后聽說后,便叫來測試,憐其才,讓她做了自己的貼身“秘書”。她還起用婁師德、裴行儉為將,平定東、西突厥之亂,抵御吐蕃,并設置五大都護府,確保了邊境的安全。武太后垂簾聽政后,還任命她一手提起來的中書侍郎劉祎之為宰相,太常卿王德真為侍中,把宰相班子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讓武太后始料不及的是,在她獨自當政的頭一年(684年),便發生以徐敬業為首的,一些勛舊大臣子孫發動的叛亂。徐敬業是李勣的孫子。李勣死后襲爵英國公,歷官太仆少卿、眉州刺史。他因貪污和賭博被貶為柳州司馬。其赴任途經揚州,便與一起被貶官到南方的給事中唐之奇、長安縣主簿駱賓王、太子詹事司直杜求仁、前盩厔尉(今陜西周至)魏思溫的監察御史薛璋等,“各自以失職怨望”,聚在一起策劃反武。他們知道朝庭中也有人對武后執政不滿,只是敢怒而不敢言。這正是內外呼應敗武的好時機。當時揚州沒有都督,由長吏陳敬之管理州務。于是,他們指使人誣告陳謀反,由薛璋以奉使身份將陳捕殺,徐敬業自封揚州司馬,組織囚犯、役丁、工匠數百人,占了揚州。他們議定:以匡復被貶的廬陵王李顯(中宗)為旗號,由駱賓王撰寫《討武曌檄》布告全國;推徐敬業為統帥,魏思溫為軍師,九月起兵10萬反武。隨后,裴炎外甥、監察御史薛仲璋也加入了進來。
消息傳到洛陽,武太后面對措詞犀利、攻擊她的檄文,不但不反駁,還對駱賓王的才氣贊不絕口,表現出中國千古女帝第一人的雍容大度。她對宰相們說:“多么優美的詞句,其文句之工堪稱稀世之作。這樣的優秀人才,竟落魄不遇,這是你們宰相的過失啊!”她命令大將軍李孝逸為揚州大都督,統兵30萬征討。她同時剝奪了徐敬業的世襲爵位和李姓。徐敬業一伙分析錯了形勢。他們起兵后,響應者寥寥無幾,就連他的叔叔、潤州刺史李思文也按兵不動。叛亂只支撐了3個多月,年底即大敗,徐氏兄弟逃往潤州,想渡海投高麗(朝鮮),為部下所殺,“徐敬業之亂”正寢。
對于那些利用徐敬業叛亂,朝中以宰相裴炎為首的一幫借機勸她歸政中宗李顯的人,武則天逐個進行了清洗。“后稍肆”“裴炎常因事固爭”,因此,是首當其沖清除的對象,使其“系獄坐死”。她還處死了大將軍程務挺等人。
平定叛亂后的新年,武太后高興,改為垂拱元年(685年)。意為:只有我“垂拱執政”,天下才能大治。新年伊始,她召集群臣,以服我無商量的口氣對他們說:
“朕輔先帝20余年,為天下事日夜操勞。你們的奉祿官爵是朕給的,國泰民安是朕治理的。先帝走時,把江山社稷托付給朕,朕心中只有天下百姓。讓朕痛心的是,這次帶頭反對朕的竟是顧命宰相和大將,人心難測啊!你們當中的遺命老臣,倔犟難制的有超過裴炎的嗎?你們當中的將門之后,聚亡命之徒造反有勝過徐敬業的嗎?你們當中兵權在握、克敵制勝有在程務挺之上的嗎?這三位人杰,朕照樣能殺他們!你們之中有超過這三人的,就早點站出來鬧事。若不能,就俯首貼耳為朕辦事,不要做出令世人見笑的事來。”武太后言真情切、推心置腹,毫無恫嚇之意。百官明白:她說得到,做得到。
武太后在根深蒂固的正統儒家思想,男性當政的社會里,要臨朝聽政談何容易。她必須面對來自各方面頑固封建勢力的攻擊和挑戰。
她掌權的第三年(686年)九月,新豐縣有個地方,在雷雨交加的一夜之間,竟長出了一座高300多尺的山(今天看可能是地殼變動所致)。江陵人俞文俊上書說:“陛下以女主居陽位,把剛柔顛倒了,所以地氣隔塞,造成這種山變之災。這可是不好的兆頭啊!”顯然是勸她下臺。她很生氣,便把俞流放嶺南,后被六道使所殺。更讓武太后不解的是:就連她親手提拔的宰相劉祎之,也背后說她的壞話:“太后既然是廢了昏君中宗,而立明主睿宗,就不該再臨朝稱制了,應歸政皇上,以安天下。”此時,正巧有人告發劉祎之與許敬宗的老婆私通,武則天便派王本利拿了她的敕令去審問他。劉說:“不經過皇上的詔書,能算數嗎?”表示了對武的蔑視。武太后大怒,逼劉自殺了。
這件事,使她對文武大臣的信任,產生了懷疑,認為他們也是靠不住的。她必須徹底粉碎套在女人頭上男尊女卑的枷鎖及利用陰陽學說輕視婦女的行為。她立志要做個女皇帝給男人們看看,讓歷史改寫!不當呂后,遭后人唾罵——要當光明正大的皇帝——即是挨罵,也值了——何況,功罪曲直,還沒有定論呢……
于是,她把“制獄”的對象,殺向那些在她走向女皇的道路上膽敢言“不”字者!另一方面,她開始追封武氏家族,以鞏固皇權,為登大寶做好鋪墊。早在光宅元年(684年),武后垂簾聽政的時候起,盡管遭到宰相裴炎等一批元老的反對,她還是追封其父武士彟為王,還按諸侯之禮,在她的老家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設武氏五代祠堂。其侄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緒、武攸寧等5人被升官提拔,在朝庭形成了一股強勁的外戚勢力。
明堂是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會、祭祀、慶賞、選士等大典,均在此舉行,只有周朝有。武太后知道周武王代紂的故事。周武王是一代雄略之主,她便宣稱武家是武王的后代,以提高自己是貴族血統的地位。她當上女皇以后,把國號改稱“周”,也是出自這層意思。周朝把金鑾殿叫明堂,她的金鑾殿自然也應叫明堂。于是,垂拱三年(687年),她下令拆除了乾元殿,在原址上修建明堂。她的男妾——白馬寺和尚薛懷義,精通建筑繪畫及雕刻藝術,就派他監工督造。這是武太后策劃登基的步驟之一。
同年四月,武承嗣獻給武太后一塊刻有“圣母臨人,永昌帝業”的天石,說是從洛水打撈上來的。太后心領神會,佯作不知,命石為“寶圖”。太后已為“天后”,今上天又委以“圣母”,那“圣母神皇”,就是順天時達人意之舉了——這是其稱帝的前奏。她令各州都督、刺史、宗親及外戚,五月前10天到達洛陽。她要在明堂慶祝,并帶領百官祭拜洛水,舉行接受“寶圖”大典。
此時,李唐皇室宗親也傳出了:“太后密謀改唐換代,以洛水授圖之日,即將李唐宗室除盡。”說不能坐以待斃。于是,韓王李元嘉之子、通州刺史李譔,越王李貞,越王之子瑯琊王博州刺史李沖等假睿宗李旦名義,制璽書“神皇欲移李氏社稷以授武氏”,向李唐宗親各王散發。李沖則招兵買馬,約定同李元嘉、霍王李元軌、魯王李靈夔、紀王李慎、越王李貞,共同發兵攻打神都洛陽。結果,李沖僅募集到5000人,李貞僅有7000人,諸王兵變不出10天就被剿滅。反王及受牽連被殺者不計其數。太平公主的丈夫柴紹,也被關進大牢,活活餓死。兩年后(689年),武太后又以謀逆的罪名,殺了汝南王李煒、紀王李慎等數人,還有的被流放邊關。至此,李唐宗親被武太后誅殺殆盡!無人言反了。
武太后對神權的駕馭輕車熟道。她不能崇尚儒教,孔子“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輕視婦女,道教老子李耳又被李唐尊為先祖,予以推崇。看來,當女王的理論依據只有從佛經里找了,于是,她信了佛。功夫不負有心人,一些御用僧人還真在佛經里找到了女人當國王的經文。經沙門法明的重新加工注釋,一部“太后乃彌勒佛轉世”的《大云經》,呈現在了太后的面前。她笑逐顏開,如獲至寶,下令頒行天下。并號召各州縣修建寺廟,由寺中高僧大德講解《大云經》。還規定佛教在道教之上。
武太后登皇帝位的一切準備就序,下一步就是勸進了。載初元年(689年)九月,待御史傅游藝不失時機,首先組織了一支請愿隊伍,上書朝庭,請求皇太后登皇帝位,改國號周。參加請愿的人越來越多,除文武百官、普通百姓外,各少數民族酋長的使臣以及沙門、道士等等都參加了進來,達6萬多人。兒皇上睿宗李旦也上表讓位,請求賜姓武……就這樣,沸沸騰騰經過3次上書請求,武太后才“不負眾望”,在九月七日宣告接受皇帝禪讓,自稱“圣神皇帝”,定國號“周”,都神都洛陽,改元天授,立睿宗為皇嗣,賜姓武,時年65歲的武太后,終于破天荒成為中國開天辟地以來第一位女皇!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時至今日。
圣神皇帝一切按天子規格行事,在洛陽設置了武氏七廟,后宮類置“嬪妃的男妾”侍候。圣神皇帝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武攸寧均封王。從侄10人封郡王,兄孫6人也封了郡王,諸姑姊皆封長公主。那個上表勸進的傅游藝,升鸞臺侍郎,官運亨通。一年之中他“賜袍自青至紫,人號四時仕官”。不久,就有人告他謀反,在大牢中自殺。
武后臨朝聽政之初,為打擊政敵,曾在朝堂外設立了東“延恩”、南“招諫”、西“伸冤”、北“通玄”4個名叫“銅匭”的小箱子(檢舉箱),鼓勵天下人告密:上至毛遂自薦做官,下到治國懲貪,都可以進京舉報。還規定,沿途官府,要給告密人提供相當于5品官的伙食標準和驛馬。即便舉報不實,也不究誣告罪(當今倒有此項罪名)。而且,朝庭在京保證食宿,還會受到神皇的接見。“制獄”的出臺,一時告密成風,出現了一批酷吏,像索元禮、周興、來俊臣、萬國俊之流。他們羅織罪名,誣諂好人,動用慘不忍睹的酷刑,制造了無數冤假錯案,令人發指。
狄仁杰任地方官時,有一次被來俊臣以謀反罪下獄,一審問便承認了“有謀反之志”,待發落。天氣轉暖了,狄仁杰對獄卒說:“牢里穿棉衣太熱,讓我的家人把棉花抽掉再拿來我穿。”家里人發現了棉衣內的申訴信,遵命向武后告發。武后知情后,赦免了狄仁杰。又問他為什么承認了“反罪”?狄說:“我若不承認,早就死在他們的酷刑之下了。”武后說那為什么還要上《謝死表》,狄說決無此事。經查,果然是來俊臣等酷吏捏造。武后十分生氣,認為“制獄”已完成了歷史使命,政敵基本肅清,是“狡兔死,走狗烹”的時候了。再用下去,除了濫殺無辜外,已無積極作用。她決定“以恩止殺”、“恩被王下”。
天授二年(691年)正月,左金吾衛大將軍丘神勣,因“有反志”被處死。不久,酷吏索無禮又被酷吏來俊臣,奉旨問斬。“以毒攻毒、以暴抑暴”為神皇方略所在。來俊臣再次奉旨來審問周興:“犯人不肯認罪怎么辦?”周興出主意說:“拿個大甕,周圍用炭火烤,把犯人裝進去,什么事他會不承認呢?”來俊臣以其道還治其身說:“請君入甕(掌故蓋出于此)。”周興自然是乖乖就范,被流放嶺南(今越南北部兩廣一帶)。他剛出洛陽,便被恨其入骨的人亂刀砍死。最后,神皇只留下一條惡犬來俊臣,以懾群臣。至神功元年(697年),來俊臣也被處死后,“謀反案”幾乎絕跡,大臣們再不用戰戰兢兢過日子了。
神皇天授二年(691年),84歲的狄仁杰再拜“同平章事”(宰相)。神皇以“國老”稱之,不再直呼其名。他明經舉,一心為國,不畏權勢,不怕丟官,戰功累累,勸阻神皇大造佛像,深受神皇信任。他推薦了張柬之等一批名相名臣。特別是在神皇百年后,把大周的皇位是傳給兒子還是侄子?狄仁杰一言九鼎,在神皇的決斷上起了關鍵作用。
神皇到了垂暮之年,皇嗣一直困擾著她:若讓兒子李顯、李旦繼位,皇權又歸了李唐,自己苦心經營的大周王朝,付之東流……若讓侄兒武承嗣、武三思繼位,又擔心他們會害了自己的子孫……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狄仁杰慷慨直諫,他向神皇發問道:“姑侄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子為皇嗣,則千秋后,享太廟,配供養,世代無窮。若立侄,則侄為皇帝,姑享太廟,聞所未聞,猶大河入涓溪。”神皇終于采納了狄仁杰的意見,在圣慶元年(698年),將流放在房陵的廬陵王李顯,召回神都洛陽,賜姓武,再次立為太子。總算,一塊石頭落了地。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杰去世,享年93歲,神皇有“朝堂空了”的感嘆。武神皇帝的兩個男妾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頎質美姿、通曉音技”,深得神皇愛寵。他倆有恃無恐把持了朝政,瞞上欺下,堵塞視聽。而神皇把二張當作自己的耳目口舌,滿朝文武噤若寒蟬。長安三年(703年),81歲的神皇已居病榻。80歲的丞相張柬之,聯合大臣崔玄暐、桓彥范等人,決定實行兵諫,以防神皇敕墨(詔書“詔”避“曌”諱,改用“制”字或“敕墨”)落于二張之手或被篡改。神龍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張柬之等人率數百名羽林軍,擁太子李顯從玄武門殺入,誅二張,直入神皇寢宮。睡夢中的神皇被驚醒,她看了看滿副武裝的臣下,一切都明白了,不得不接受這一現實。
次日神皇降圣旨,命太子李顯為監國。正月二十四日,正式讓位給李顯,自稱太上皇,令恢復大唐國號。正月二十五日,太上皇從迎仙宮遷出,住在上陽宮。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太上皇病逝,享年82歲。
她在遺詔中說:“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葬唐高宗乾陵。”還說,給王皇后、蕭淑妃家族及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瑗、柳奭等所有當初受到迫害或受牽連的人,恢復姓氏、官爵和名譽。
又說,不要給她歌功頌德,墓旁樹塊無字碑就可以了。武則天給自己立無字碑,是否效仿秦始皇不得而知,但留給后人去評說的用意,相信還是有的。
李旦的兒子、武則天的孫子、唐玄宗李隆基在開元四年(716年),改謚祖母為“則天皇后”、“則天順圣皇后”。她得到她的子孫——李唐王朝世世代代的尊敬與祭祀。
不言而喻:武則天封她娘家的那些王或郡王,有的被滿門抄斬;有的被流放充邊。武氏宗祖祠堂,也從七廟中被撤了下來。
武則天從永徽六年(655年)當上皇后起,就左右了朝政。嗣圣元年(684年)她“臨朝稱制”,實際上就是女皇,只不過前臺還掛了個睿宗兒皇帝的虛名。直到天授元年(690年),她正式當上了大周女皇,掌權多達半個世紀之久。
期間,她除了維護唐初的均田制和租庸調制外,還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政治改革。她親自舉行殿試,創武舉、自舉、試官等制度,員外設官,破格用人。高宗在位時(674年),她上書言《十二事》改革,其中“勸農桑、薄賦役”、“給復三輔地”、“息兵,以道德代天下”、“省工費,減力役”、“禁浮巧”、“杜讒口”、“廣言路”等等,皆得到了貫徹實施,使社會經濟很快恢復發展,人口從貞觀年間的380萬戶,猛增到615萬戶。武則天還派遣王孝杰等大破吐蕃(古西藏,元世祖時收為國土),恢復了4鎮(碎葉、龜茲、于闐、疏勤),奠定了新疆的疆域。武則天也很重視思想意識形態的建設,召學士先后編撰了《玄覽》、《古今內范》、《青宮記要》、《少陽政范》、《維城典訓》、《紫樞要錄》、《孝子傳》、《烈女傳》、《內范要略》、《東書要錄》、《臣軌》等書。她自己也有《垂拱集》、《金輪集》等專著,為女皇之最。
武則天能當上女皇,靠的是丈夫唐高宗的抬舉和大膽任用。
永徽六年(655年),她當上皇后以后,高宗便讓她在紫宸殿的翠簾幕后,共同聽政于朝,開始判批奏折,皇帝皇后平起平坐,被群臣和天下百姓稱為“二圣“。
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昭告全國,改二圣為“天皇、天后”。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高宗病逝,中宗李顯即位,尊武則天為皇太后。44天后(嗣圣元年~684年),武則天廢中宗,立李旦為睿宗兒皇帝,讓他另居別殿靠邊站。她自己在紫宸殿坐朝執政,實際上已經當上了女皇。
唐高宗死后6年(690年),武則天宣布改國號為“周”,自稱“圣神皇帝”——沒有抵抗,水到渠成。
亙古至今,我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皇武則天,像她為自己創造的名字“曌”一樣——與日月同輝!武則天——無字碑——千秋功罪任人評說…‥“留名何須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2010-3-15審定再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武則天給大兒子起名“李弘”后,引起整個后宮反目,此事為何
張綏點評歷史人物:武則天如何開創大唐盛世
一代女皇武則天不為人知的往事
神奇女人武則天(一)
武則天究竟是怎樣當上女皇的
武則天----一個被逼出來的皇帝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灵县| 留坝县| 临夏市| 汝州市| 富阳市| 罗城| 定边县| 张家港市| 延边| 温州市| 建宁县| 武陟县| 腾冲县| 青龙| 嫩江县| 鹰潭市| 长沙县| 永仁县| 延川县| 库车县| 类乌齐县| 武清区| 杭锦后旗| 苍山县| 陆河县| 炉霍县| 兴义市| 尼玛县| 同仁县| 富蕴县| 天等县| 威远县| 博兴县| 洞头县| 寿阳县| 方正县| 张北县| 沧州市| 西贡区| 锦屏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