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燕 曉燕話營養
血壓偶爾越線 必須得注意飲食了
連云港市婦幼保健院張曉燕主任醫師
朋友老李在體檢時發現血壓為142/82mmHg,緊張的他擔心高血壓,再測時血壓成了150/91mmHg,第二天檢測時血壓為138/85mmHg,老李對要不要吃藥很是糾結,吃降壓藥吧,感覺血壓又正常了,不吃降壓藥吧,又擔心血壓會越來越高,就特地到醫院來咨詢我。
其實偶爾血壓越線,應不忙急著吃藥,但必須要采取行動積極干預了是真,還要結合血脂、血糖、體重等全身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和調理。
因為即使血壓不高,臨界血壓或偶爾血壓越線的人群還是罹患心腦血管高危人群。
眾所周知,血壓分為收縮壓(習慣上稱為上壓)和舒張壓(習慣上稱為下壓),正常的血壓范圍是收縮壓在90-140mmHg(12.0-18.7kpa)之間,舒張壓在60-90mmHg(8.0-12.0kpa)之間,高于這個范圍就可能是高血壓或臨界高血壓。即高血壓是指血壓等于或超過140/90mmHg(18.7kpa/12.0kpa)。
一般來說,在安靜狀態下,非同日測3次血壓,若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則為高血壓。臨床上診斷高血壓時,一般以醫院或診室血壓為主要,家里自測血壓或動態血壓為參考。
血壓臨界了或血壓偶爾高了,說明確實很可能會升級為高血壓,但若是及時而正確地干預了,或許會讓血壓保持正常的同時,還對預防血糖、血脂或心腦血管病有幫助。
積極的干預包括放松心情,心情愉悅,注意規律生活,控制體重,遇事冷靜盡量不發脾氣和不動怒,慎看、少看或不看情節波動較大的影視劇,酌情定期室外活動,做些自己喜歡的有氧運動,如騎車、慢跑、散步、游泳、做操、打太拳、做瑜珈、抖空竹、釣魚、打球等,聽聽悅耳、放松的音樂,注意規律飲食和合理控制飲食、保證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保持大便通暢等。
飲食上注意低脂飲食和低鹽飲食,多吃新鮮的蔬果,多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注意主食的粗細搭配和副食的葷素搭配,經常吃豆類及豆制品、奶類及奶制品,適量食用堅果類,避免腌漬食物或罐頭等高鹽食物,避免油煎油炸煙熏燒烤類食物,盡量避免甜點、奶油蛋糕、餅干、膨化食品等食物,少量多次飲用白開水,如飲酒最好是慎飲、少飲或禁飲,一天飲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避免酗酒。
總之宜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全天的食鹽總量不超過6克,全天烹調用油25-30克,全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雜谷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全天魚禽蛋和瘦肉總量120-200克(即小于4兩),全天攝入蔬菜量300-500克,并注意深色蔬菜的比例宜占至少1/2,全天水果的攝入200-350克,注意盡量吃新鮮水果,避免果汁;全天攝入糖總量宜控制在25克以下,并注意飲食多樣化,注意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的合理搭配和平衡。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不要盲目地自行控制體重,可能的情況下,最好去咨詢下營養醫師,以盡量科學減重而避免對身體的不良影響。
責任編輯
周燁
張曉燕 主任醫師
從事臨床工作30余年,能熟練應用傳統醫學理論,綜合分析營養與疾病的關系,并結合不同人群的營養與膳食特點,為患者提供科學實用的營養處方。
擅長:孕前營養優生干預、孕產期優生優育營養指導、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高血壓病、便秘等營養指導和治療。
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