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秦鐘到賈府家學去上學,要求賈珍走門路;兒子的學費要求賈家資助。顯然秦氏知道父親的打算,為了弟弟有個好的前程,把這件事視為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才會處心積慮,貌似無意提到自己有個與寶玉同歲的弟弟,寶玉就說要見見,于是湊巧讓弟弟與寶玉相遇。可見秦氏在寶玉面前提到弟弟秦鐘,并非真的偶然。寶玉來寧國府時,秦鐘湊巧在這里,也未必是湊巧。其實是秦業正想要和親家賈珍商議,想通過賈珍的關系,把秦鐘送到賈家家塾去讀書。
也許秦氏的安排,并不在于利用寶玉,畢竟寶玉只是個孩子,并無實權。而且這一天本來是請王熙鳳來作客的。說不定是要找機會拜見王熙鳳的,就讓秦鐘等在書房,然后婉轉地透露弟弟失學,仰慕賈府家塾。以王熙鳳的性格和地位,加上她與對秦氏的親厚,不可能不幫忙。有了寶玉,兩個年紀相仿的男孩子一見鐘情,而通過少不更事、任性受寵的寶玉,也更容易讓秦鐘進入賈府家塾。
果然寶玉邀秦鐘家學附讀,從寧國府回來,先便回明賈母要去上學的事情。又說年事已高的老太太,還是蠻有興頭的。寶玉回明賈母。賈母在賈府輩分最長、最有威望。寶玉央求她,讓秦鐘進賈府私塾和自己一起讀書。賈寶玉一向不愛讀書,賈母見這個孫子現在忽然愛讀書了,心里高興極了,說我不在乎你跟誰讀書。加上還有鳳姐在旁邊又加油添醋說秦鐘人品好。賈母很高興,表示可以讓他們一起讀書。第二天,賈蓉帶秦鐘到榮國府來拜。寶玉帶著秦鐘去見賈母。賈母見了秦鐘,心中十分歡喜,又命人帶去見王夫人等。秦鐘的爸爸秦業,見兒子要去賈家讀書非同小可,就東拼西湊了二十四兩銀子。
寶玉最在意的是他能不能跟秦鐘一起去讀書。寶玉做出了他一生最重大的今人驚奇旳決定,到學堂上學去。回明賈母。賈母見孫子忽然愛讀書了,高興還來不及,根本不在乎他跟誰一起讀書。寶玉是聰明人,他不全是想學習,而是為了秦鐘兩個人從此能一直在一起。正是不因俊俏難為友,正為風流始讀書。俊俏是說顏值高,無論寶玉還是秦鐘都是公認的。風流的解釋可就多了,人品風流、才華風流、風月風流,有人把這個詞完全當做貶義詞,甚至很狹隘地理解為他倆是同性戀,這會影響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
這句話原本是說兩個小男孩因為彼此相互吸引、互相敬慕、倍感親切。他們既然為友,約定不再荒蕪學業,發憤讀書,不失為一個好的開端,不能不算正經事。從此在一起讀書,一起愉快地玩耍。能形影不離地在一起。這對他們來說就跟賞花、看戲、猜謎、玩耍、作詩一樣有意思,如果學堂是個好的學習環境,說不定他們從此真正產生學習興趣,以讀書為樂也未可知。
鳳哥也在旁邊幫著說,寶玉讀書有個伴兒,又是說好發奮的,又是說秦鐘的人品如何的好行事可愛。過日,秦鐘還要來拜望老祖宗的。哄的老太太高興得很。鳳哥又趁機會,請賈母后天過那邊去看戲,就是她抹牌贏的戲酒東道。
寶玉的學業,是榮府的大事。原本寶玉像黛兒一樣是單獨在家讀書的,有專門的老師。因老師回家明年才來,打算到家學附讀,上學這事,好像是賈母說了也是算數的。按說秦鐘是寧國府的親戚,秦氏是他的姐姐,賈蓉是他的姐夫。事實上,寶玉讀書這事,當由賈政管的。附讀這事,無論是賈珍、尤氏、秦可卿、鳳哥,隨便那位一句話,都能搞定。照理賈府家學,跟賈府祠堂一樣,應是族長賈珍當董事長,賈珍跟兒媳秦可卿關系那么好,秦可卿的弟弟秦鐘附讀,這芝麻綠豆大點事,怎么也說不到賈母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