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受傷江豚連續報道
2017年2月7日 全省新聞聯播發簡訊 8日江廣早班車推出錄音報道 展開連續報道
第一篇:錄音:受傷江豚驚現鄱湖余干段 各部門合力搜救 目前受傷江豚未搜尋到
(報頭)兩天前,( 2 月 5 日下午),在鄱陽湖余干康山大堤地段驚現一只受傷的江豚,我省漁政部門和中科院搶救小組迅速展開搜救,目前受傷江豚仍未搜尋。上饒臺記者胡美丹報道:
余干縣鄱陽湖漁政局局長張金陽告訴記者,受傷的江豚是2 月 5 號下午被江西省江豚保護民間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們發現。
【出錄音】“(他們)在那里拍攝就發現了帶鉤的江豚。通知了漁政部門,我們趕到現場,派了船搜尋,受傷的江豚,在水里面流動,根本搜尋不到。
張金陽說,通過專家認證,這只江豚屬于誤傷。
【出錄音】“拍攝的畫面很清楚,專家也是這樣認證,魚鉤很清楚,就是釣魚的鉤,釣魚的桿子甩到江豚。
隨后,當地漁政部門向省漁政部門求助,并聯系水生專家介入搶救。
【出錄音】“信息資料發到他們,6號上午又到了現場,了解情況,中科院的專家也取得聯系。
昨天(7日)上午, 中科院水生所專家也迅速趕到了現場,各方正合力研究救助方案,力爭解救這只受傷江豚。但目前,還未搜尋到這只受傷的江豚。
【出錄音】“專家講了也沒有什么好辦法,現在只能是監測,各個地方進行監測,一旦發現情況立即與他們進行聯系,第一時間趕到進行救助。
有關受傷江豚搜救最新消息我們將跟蹤報道。
錄音:受傷江豚現鄱湖余干段 各部門合力救助受傷江豚 上饒臺胡美丹
第二篇:受傷江豚搜尋未果 意外發現一死亡江豚
(報頭)今天(8)上午,由江西漁政部門和中科院專家組成的受傷江豚搶救小組繼續在鄱陽湖余干水域展開搜救。由于風大下雨,水流湍急,仍未發現受傷江豚的蹤跡,卻意外地發現一只死亡的江豚。上饒臺記者胡美丹報道:(以下為記者口播)
(河水聲、風聲,壓混)
搜尋工作已經持續進行了2天多,但仍未發現受傷江豚的蹤跡。余干縣鄱陽湖漁政局局長張金陽一臉焦急:
【出錄音】“風大浪大,又下雨,開船很難,給搜尋工作帶來困難。(受傷江豚)也說不定在余干、說不定在鄱陽、新建,各個地方都要密切注意,一發現目標就及時報告,再難也要盡我們的職責。”
7號上午,搜救小組在鄱陽湖余干縣瑞洪水域一個叫百草灣的沙洲上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只死亡的江豚。經專家對死亡江豚進行測量和解剖,初步判斷為溺水死亡。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 梅志剛【出錄音】它是一頭成年的雌性,體長一米四五。腐爛應該是四級的程度,腹部長癤很嚴重,我們判斷死亡時間應該在20天左右”(壓混)
專家們現場對死亡江豚進行了解剖,發現江豚體內左側的肺泡有一個囊腫,其他的臟器沒有明顯的病變,加上腸道脹氣比較嚴重,專家判斷應該是溺水死亡,并已經將標本取下準備帶回武漢做進一步地監測研究。
江豚是長江獨有淡水豚類,號稱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她大大的腦袋、小小的眼睛,加上微微上翹的嘴角,簡直就是長江里的微笑天使。余干縣鄱陽湖漁政局局長張金陽說,江豚形象可愛,卻容易發脾氣,造成不幸死亡【出錄音】“它這個正常死亡可以很多原因,江豚容易發毛病,假如波浪好大,它溺水,嗆到了水,肺部就容易起水腫,就會發炎,專家也會帶著有關解剖,把有些東西帶到武漢去檢測。”
【錄音:受傷江豚搜尋工作繼續展開中,意外發現一死亡江豚 上饒臺 胡美丹 】
第三篇:(報頭)受傷江豚搜尋工作今天(9)進入第四天,雖然仍未發現受傷江豚的蹤跡,但這只受傷的江豚已牽動起了全社會的心,當地相關部門、漁民、志愿者展開了一場全民參與的溫暖搜尋行動。上饒臺記者胡美丹報道:
【出錄音】“我們現在正在鄱陽湖湖上,現在還沒有吃飯,江豚的志愿者都在這里。”
下午一點鐘,余干縣鄱陽湖漁政局局長張金陽與鄱陽湖生態攝影家江豚保護志愿者們還在湖面上進行搜尋工作。張金陽【出錄音】
“沿湖的鄉鎮也作了宣傳,漁民如果出去打魚的時候密切關注這個事,發現目標及時報告。江豚保護協會,主要在一個地方拍攝,拍到了也關注。”
余會功是鄱陽湖生態攝影家江豚保護志愿者的創始人,受傷的海豚是他與協會的志愿者們最早發現。從5號發現受傷海豚到現在,他和同伴已連續在鄱陽湖蹲守了五天。
【出錄音】“十多個人,包括鄱陽的志愿者,最高的一天14人。我們搜尋主要是通過我們的照相機的長焦跟蹤拍攝,拍攝圖片,看上面是否有鉤。照片拍了幾千張了,現場我們就看。
余會功說,這是他第一次遇上這種情況,受傷的江豚令人牽掛之余,他也希望此事能帶給大家一些有益的警示。
【出錄音】“既有難度也有意義。因為這個水面這么大,尋找受傷的江豚肯定難度很大,不是在一個魚池里好找,這么大的面積。絕對有難度,有意義就是我們如果呼吁大家保護這個江豚,保護生態環境,用這個例子來宣傳、教育,非法撲魚、在江豚區域垂釣甩鉤電打魚,(要)教育這些人。
茫茫鄱陽湖、滔滔長江,受傷江豚究竟在哪兒?她的傷情如何?余干縣鄱陽湖漁政局局長張金陽表示,搜尋工作盡管困難很大,但希望依然會有奇跡上演。 【出錄音】“目前就不知道在哪個個地方?魚鉤深不深?如果發炎了,鉤子很淺,自然就可以脫落,脫落了自然慢慢能恢復好。假如鉤刺得江豚背部很深,脫不了它就發炎,慢慢慢慢江豚就會生病,好難講。假如江豚擱淺了、生病了,露出了水面就好辦了
錄音:受傷江豚牽動眾人心 上饒沿線積極行動 全力搜尋
第四篇:(報頭)三天前(10日),鄱陽湖生態攝影家江豚保護志愿者在跟蹤拍攝時發現了疑似受傷江豚,經過專家最終確認照片中疑似受傷的江豚正是5號發現的受傷江豚。目前,相關部門已趕往現場勘察,制定捕撈預案。上饒臺記者胡美丹報道:(以下為記者口播)
受傷江豚的確認,讓余干縣鄱陽湖漁政局局長張金陽暫時松了口氣,他告訴記者說,目前當務之急是迅速展開捕撈救治。
【出錄音】“我們邀請到中科院武漢水生所專家,省漁政部門的技術人員,專業捕撈隊,他們今天下午會到現場進行踩點,作出捕撈的預案,明天上午根據專家的意見進行捕撈。”
張金陽說,目前暫時是松了口氣,但保護江豚的路漫漫,更需要社會廣大的力量。
【出錄音】“老百姓漁民對江豚的保護意識不高,社會的關注度還是不高,我們漁政部門壓力很大,單靠我們一個部門,力量太小。因為我們這個地方還不是保護區,機制、平臺、經費保障、人員這方面都是有困難的。如果是保護區,肯定有一塊專門的機構,裝備、人員會落實到位,好多政策、法律法規都規范。”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郝玉江博士已緊急從武漢趕往余干受傷江豚現場。他說必須到現場進行勘察后才能確定最終捕撈方案。
【出錄音】“到了以后再根據地方志愿者提供的信息、地方漁政提供的信息、漁民的討論來最終確定捕撈方案,明天開始捕撈救護。”
目前,郝玉江心里最擔心是明天的捕撈行動。
【出錄音】“如果是單獨捕撈一條正常的江豚問題是不大的,這條豚比較特殊,身上有魚鉤,所以捕撈當中我們最擔心的是網具掛住鉤子,就會帶來危險,掛住以后會對動物的皮膚造成進一步的傷害,這是我們極力要避免的。動物它已經受傷了,身體狀況比較虛弱,在捕撈工程中也會有強的應激反應,動物如果在極度應激的情況下,可以造成突然死亡,所以這種風險是存在的。
明天(14)受傷江豚能否安全順利捕撈上岸進行下一步救護,我們將跟蹤報道。
第五篇:受傷江豚連續報道:受傷江豚已確認 正在制定捕撈預案 初定明天開始捕撈救護 上饒臺胡美丹
(報頭)三天前(10日),鄱陽湖生態攝影家江豚保護志愿者在跟蹤拍攝時發現了疑似受傷江豚,經過專家最終確認照片中疑似受傷的江豚正是5號發現的受傷江豚。目前,相關部門已趕往現場勘察,制定捕撈預案。上饒臺記者胡美丹報道:(以下為記者口播)
受傷江豚的確認,讓余干縣鄱陽湖漁政局局長張金陽暫時松了口氣,他告訴記者說,目前當務之急是迅速展開捕撈救治。
【出錄音】“我們邀請到中科院武漢水生所專家,省漁政部門的技術人員,專業捕撈隊,他們今天下午會到現場進行踩點,作出捕撈的預案,明天上午根據專家的意見進行捕撈。”
張金陽說,目前暫時是松了口氣,但保護江豚的路漫漫,更需要社會廣大的力量。
【出錄音】“老百姓漁民對江豚的保護意識不高,社會的關注度還是不高,我們漁政部門壓力很大,單靠我們一個部門,力量太小。因為我們這個地方還不是保護區,機制、平臺、經費保障、人員這方面都是有困難的。如果是保護區,肯定有一塊專門的機構,裝備、人員會落實到位,好多政策、法律法規都規范。”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郝玉江博士已緊急從武漢趕往余干受傷江豚現場。他說必須到現場進行勘察后才能確定最終捕撈方案。
【出錄音】“到了以后再根據地方志愿者提供的信息、地方漁政提供的信息、漁民的討論來最終確定捕撈方案,明天開始捕撈救護。”
目前,郝玉江心里最擔心是明天的捕撈行動。
【出錄音】“如果是單獨捕撈一條正常的江豚問題是不大的,這條豚比較特殊,身上有魚鉤,所以捕撈當中我們最擔心的是網具掛住鉤子,就會帶來危險,掛住以后會對動物的皮膚造成進一步的傷害,這是我們極力要避免的。動物它已經受傷了,身體狀況比較虛弱,在捕撈工程中也會有強的應激反應,動物如果在極度應激的情況下,可以造成突然死亡,所以這種風險是存在的。
明天(14)受傷江豚能否安全順利捕撈上岸進行下一步救護,我們將跟蹤報道。
第六篇:受傷江豚連續報道:受傷江豚已確認 正在制定捕撈預案 初定明天開始捕撈救護 上饒臺胡美丹
(報頭)鄱陽湖受傷江豚搜救行動今天(15)繼續展開,搜救范圍進一步擴大。今天(15)下午,搜救船只監測到受傷江豚后,立即展開了三次救捕行動,但可惜都沒有成功。上饒臺記者胡美丹、江西臺記者李俊報道:
(救助江豚)
今天(15日)余干當地的天氣繼續放晴,晴暖明亮的天氣為搜救行動帶來便利。根據昨天上午監測到受傷江豚出現的時間,上午的搜救行動提前了兩小時。(出錄音)
“志愿者:我們五點多鐘就到了這里。記者:今天為什么這么早,是因為根據昨天江豚發現的時間?志愿者:對對對,昨天7點20(發現),早點。”
協調搜救行動的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郝玉江博士告訴記者,除了繼續采取流動、定點的方法觀測、搜救外,范圍從昨天的4公里擴大到10公里水域。(出錄音)
“我們六點就出發了,會到更遠的湖區搜尋。”
從事漁政工作十多年的余干縣鄱陽湖漁政局副局長張堅輝認為,江豚活潑聰明、且通人性,可以通過放餌引誘進行搜救。(出錄音)
“我們也搞過實驗,第一天投魚餌下去,然后江豚就慢慢、慢慢來,第二天我們開船過去,把魚餌投下去,3、4頭江豚同時涌起來覓食,我們也跟專家提過這個,能不能用這種方法誘捕它,但是專家沒采納。
在二十米深、四公里水域上尋找一只特定的受傷江豚,可以說非常困難。那么放餌引誘的方法可行嗎?武漢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郝玉江表示,會根據各方面情況進行綜合考量。(出錄音)
“誘餌動物可能會過來,但是可能過來比較多,我擔心會進一步增加捕撈的難度,如果同時過來三、四頭動物,你就很難把這個動物跟其它動物區分開,這個我們還在考慮吧,這個里面還存在另外的問題,帶來新的問題。可以考慮,但是需要評估一下,放餌引誘方法可能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
下午三點左右,搜救船只監測到受傷江豚后,立即展開了捕撈,但可惜的是,在收網時還是不小心讓它逃脫。目前,受傷江豚已被成功驅趕至淺水區,但經過兩次下網捕抓,都被逃脫。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郝玉江博士(出錄音)
“今天我們發現了三次,當時是我們看到它看,而且通過長焦鏡頭確認及時它,圍捕的時候旁邊還有另外一頭豚,另外一頭豚可能沒有經驗,它看來是一只比較有經驗的豚,就逃脫了,圍住了另外一直豚,現在這個區域整體的地形比較復雜,原來可能是一個挖沙的區域,有深槽也有淺坡,給我們捕撈帶來一些麻煩,下網地面不平,動物就在深水的區域跑掉了。”
郝玉江博士表示,如果今天日落前仍不能再次發現受傷江豚蹤跡,并成功捕獲,但一切只能靜待等明天。
錄音:鄱陽湖受傷江豚搜救行動繼續,三次實施救捕失敗:上饒臺 胡美丹 李俊 余干縣委宣傳部 彭衛東
第七篇(報頭)鄱陽湖受傷江豚搜救行動今天(15)繼續展開,搜救范圍進一步擴大。今天(15)下午,搜救船只監測到受傷江豚后,立即展開了三次救捕行動,但可惜都沒有成功。上饒臺記者胡美丹、江西臺記者李俊報道:
(救助江豚)
今天(15日)余干當地的天氣繼續放晴,晴暖明亮的天氣為搜救行動帶來便利。根據昨天上午監測到受傷江豚出現的時間,上午的搜救行動提前了兩小時。(出錄音)
“志愿者:我們五點多鐘就到了這里。記者:今天為什么這么早,是因為根據昨天江豚發現的時間?志愿者:對對對,昨天7點20(發現),早點。”
協調搜救行動的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郝玉江博士告訴記者,除了繼續采取流動、定點的方法觀測、搜救外,范圍從昨天的4公里擴大到10公里水域。(出錄音)
“我們六點就出發了,會到更遠的湖區搜尋。”
從事漁政工作十多年的余干縣鄱陽湖漁政局副局長張堅輝認為,江豚活潑聰明、且通人性,可以通過放餌引誘進行搜救。(出錄音)
“我們也搞過實驗,第一天投魚餌下去,然后江豚就慢慢、慢慢來,第二天我們開船過去,把魚餌投下去,3、4頭江豚同時涌起來覓食,我們也跟專家提過這個,能不能用這種方法誘捕它,但是專家沒采納。
在二十米深、四公里水域上尋找一只特定的受傷江豚,可以說非常困難。那么放餌引誘的方法可行嗎?武漢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郝玉江表示,會根據各方面情況進行綜合考量。(出錄音)
“誘餌動物可能會過來,但是可能過來比較多,我擔心會進一步增加捕撈的難度,如果同時過來三、四頭動物,你就很難把這個動物跟其它動物區分開,這個我們還在考慮吧,這個里面還存在另外的問題,帶來新的問題。可以考慮,但是需要評估一下,放餌引誘方法可能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
下午三點左右,搜救船只監測到受傷江豚后,立即展開了捕撈,但可惜的是,在收網時還是不小心讓它逃脫。目前,受傷江豚已被成功驅趕至淺水區,但經過兩次下網捕抓,都被逃脫。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郝玉江博士(出錄音)
“今天我們發現了三次,當時是我們看到它看,而且通過長焦鏡頭確認及時它,圍捕的時候旁邊還有另外一頭豚,另外一頭豚可能沒有經驗,它看來是一只比較有經驗的豚,就逃脫了,圍住了另外一直豚,現在這個區域整體的地形比較復雜,原來可能是一個挖沙的區域,有深槽也有淺坡,給我們捕撈帶來一些麻煩,下網地面不平,動物就在深水的區域跑掉了。”
郝玉江博士表示,如果今天日落前仍不能再次發現受傷江豚蹤跡,并成功捕獲,但一切只能靜待等明天。
錄音:鄱陽湖受傷江豚搜救行動繼續,三次實施救捕失敗:上饒臺 胡美丹 李俊 余干縣委宣傳部 彭衛東
第八篇:錄音:鄱陽湖受傷江豚后續:專家組撤離余干,搜救行動由當地漁政部門繼續。專家建議漁民發現受傷江豚別匆忙捕撈,可圍養救護
(報頭)上周,在當地漁政和鄉鎮干部、江西江豚保護志愿者、中科院武漢水生所專家、江西省都昌漁民捕撈隊、湖北石首、嘉魚救護隊80多人組成的搜救行動小組。在持續五天的搜救行動后,仍未成功搜救到受傷江豚康康。目前,專家組成員、都昌漁民捕撈隊已撤離搜救現場。上饒臺記者胡美丹報道:
上周三(15日)搜救行動小組在與受傷江豚康康三次交集又三次插肩后,搜救行動變得更加困難。武漢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郝玉江
【出錄音】“我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搜尋了5天,沒有成功,而且這幾天觀察條件非常不理想,湖面的風非常大,浪非常大,在這樣的條件下即使觀察到它,我們也不能下網,因為下網非常危險,對捕撈的漁民也非常的危險。”
經過各方面的綜合評估,目前,專家組成員、都昌漁民捕撈隊已撤離搜救現場。郝玉江博士
【出錄音】“綜合評估,我們評估動物身體狀況在逐漸惡化,從照片來看,肺部的感染已經非常嚴重,又挺了這么多天,我們擔心再把捕撈起來,它的身體狀況我擔心會進一步惡化,全身心的反映,即使那個時候再捕撈起來,我們成功性的可能性也再降低,如果引起全身性的感染我們是沒有辦法,難度非常大,我們就暫時撤回來。
現在,搜救行動由當地部門接手繼續。余干縣鄱陽湖漁政局副局長張堅輝:【出錄音】“現在我們志愿者、漁政組的和漁民在關注這個動態,在尋找,看能不能發現。發現了再跟他們匯報,問題是這幾天都沒有發現。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郝玉江建議,漁民們在傳統的作業中如果發現了受傷江豚必須根據動物身體狀況小心處置。(出錄音)“正常的情況下,我們判斷它的身體狀況會越來越糟。我們建議漁民還是用漁網暫時把它圍起來,如果他撈起來,我們救助可能性就非常小,最主要看當時的情況決定。”
錄音:鄱陽湖受傷江豚后續:專家組撤離搜救行動 當地漁政部門繼續搜救 上饒臺記者胡美丹
第九篇:錄音:鄱陽湖受傷江豚后續:專家組撤離余干,搜救行動由當地漁政部門繼續。專家建議漁民發現受傷江豚別匆忙捕撈,可圍養救護
(報頭)上周,在當地漁政和鄉鎮干部、江西江豚保護志愿者、中科院武漢水生所專家、江西省都昌漁民捕撈隊、湖北石首、嘉魚救護隊80多人組成的搜救行動小組。在持續五天的搜救行動后,仍未成功搜救到受傷江豚康康。目前,專家組成員、都昌漁民捕撈隊已撤離搜救現場。上饒臺記者胡美丹報道:
上周三(15日)搜救行動小組在與受傷江豚康康三次交集又三次插肩后,搜救行動變得更加困難。武漢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郝玉江
【出錄音】“我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搜尋了5天,沒有成功,而且這幾天觀察條件非常不理想,湖面的風非常大,浪非常大,在這樣的條件下即使觀察到它,我們也不能下網,因為下網非常危險,對捕撈的漁民也非常的危險。”
經過各方面的綜合評估,目前,專家組成員、都昌漁民捕撈隊已撤離搜救現場。郝玉江博士
【出錄音】“綜合評估,我們評估動物身體狀況在逐漸惡化,從照片來看,肺部的感染已經非常嚴重,又挺了這么多天,我們擔心再把捕撈起來,它的身體狀況我擔心會進一步惡化,全身心的反映,即使那個時候再捕撈起來,我們成功性的可能性也再降低,如果引起全身性的感染我們是沒有辦法,難度非常大,我們就暫時撤回來。
現在,搜救行動由當地部門接手繼續。余干縣鄱陽湖漁政局副局長張堅輝:【出錄音】“現在我們志愿者、漁政組的和漁民在關注這個動態,在尋找,看能不能發現。發現了再跟他們匯報,問題是這幾天都沒有發現。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郝玉江建議,漁民們在傳統的作業中如果發現了受傷江豚必須根據動物身體狀況小心處置。(出錄音)“正常的情況下,我們判斷它的身體狀況會越來越糟。我們建議漁民還是用漁網暫時把它圍起來,如果他撈起來,我們救助可能性就非常小,最主要看當時的情況決定。”
錄音:鄱陽湖受傷江豚后續:專家組撤離搜救行動 當地漁政部門繼續搜救 上饒臺記者胡美丹
第十篇(請報頭)南京發現死亡江豚!上饒發現死亡江豚!九江發現死亡江豚!在今年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志愿者們已發現6頭江豚死亡。國內民間組織日前發起簽名聯署,大聲呼吁讓長江江豚的保護級別從國家二級提升到國家一級。江西臺記者柯一航報道:
(江豚)
江豚保護行動網絡九江護豚隊志愿者桑建海告訴記者,3月15號下午,他們在濂溪區姑塘鎮的尹家河水域進行日常巡湖時,發現一頭死亡江豚,身體嚴重腐爛,估計死亡時間超過20天。
(錄音)“頸脖子位置明顯有一個洞眼,尾部的下方有那個網的絲線的痕跡。”
這已是江豚保護行動網絡今年發現的第六頭死亡江豚。本月10號,上饒和南京在同一天分別發現一只死亡江豚。據統計,在過去九年中,最少的一年發現了13頭死亡江豚,最多的一年發現74頭死亡江豚。在2012年普查中,長江江豚數量為1045頭,現在早已不足千頭。江豚保護行動網絡 志愿者 張坤語 滿懷焦慮地說,目前長江江豚的保護級別仍停留在國家二級,這還是1988年評定的。現在,電捕魚、大型迷魂陣、鋼絲網圍、采砂……各種人為因素都在隨時威脅著江豚的生存與繁衍。為此,江豚保護行動網絡發起簽名聯署:呼吁將長江江豚的保護級別從國家二級提升到國家一級。目前已收集到近2000人的簽名。
(錄音)“野保法的規定,你誤傷二級保護動物跟傷害一級保護動物,處罰是不同的,一級更嚴厲一些,法律上的一種約束。另外,民眾一聽到一級就認為瀕危一些,像大熊貓、藏羚羊。很多二級的,大家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