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1)。可道(2)。非常道(3)。名(4)。可名(5)。非常名(6)。無(7)。名天地之始(8)。有(9)。名萬物之母(10)。故常(11)無欲(12)以觀其妙(13)。常有欲(14)以觀其竅(15),此兩者同出(16)而異名(17)。同(18)謂之玄(19)。玄之又玄(20)。眾妙(21)之門(22)。
注解(1)道;先天之先,一本獨湛,無稱無謂,無如何,無似像,無欲無想,無善無惡,無明無暗,不知其名,強名曰“道”之道。
(2)可道;造化全而品第顯,普慈今世,恩澤萬象,幻顯真隱,名像昭然。無形而生育天地,無情而運引日月,無名而長養萬物。清濁動靜,降本流末,妙用無窮之道。
(3)非常道;同而不共,貞德自在,不落于無,不落于空,不著于名,不著于相。隱于物而顯于物,但不生物,不生于物。獨慈后世,古有永恒,清靜自然,反本還原之道。
(4)名;命也、有也、命有也。原有古有,本然自立自存,超絕獨一之真有也。
(5)可名;幻想昭然,名以形質而暫存之幻有,可能可有之命名。
(6)非常名;其有依本然之有而有,顯本然之幻有而有,其在顯于萬物而在,其在攝萬物之在而在,其名本然之名,而非幻象幻有之名,隱顯交變,去偽存真之有也。
(7)無;虛也、空也、虛空也。虛者,不受于形而存在也,其指時間也。空者,不淆于質而存在也,其指空間也。
(8)名天地之始;名.命也,令出也。天地者,陰陽也,始. 初生也。令出天地(陰陽)的初生。
(9)有;形也、質也、形質也。形者,依三維而立也。質者;依始終而存在。指幻象狀態。
(10)名萬物之母;萬物者,眾生也。母者,其依所出,所生也。令眾生出生之所在。
(11)常;復命歸真之狀態也,萬物生滅始終之則也。
(12)無欲;處虛空之境,不著于念想,抱元守一之也。
(13)以觀其妙;觀者,真心感應也,其妙;道之精微化育之則。
(14)有欲;存形質之地,執至善之心,守中庸之法也。
(15)以觀其竅;其竅 、道之根本歸藏之所。
(16)同出;來源、歸宿、本性、無異、唯一也。
(17)異名;不同于所用。名;令出、使出。不同;作用不同。
(18)同;人,事,物。其形質生滅,作用顯化,歸根復命,反本還原之一概也,總括也,歸并也。
(19) 謂之玄;叫做隱藏的貞德。
(20)玄之又玄;隱藏的貞德上更加隱藏的道德。
(21)眾妙;所有一切〈萬事萬物〉的根本性。
(22)門;出入之所,來源和歸宿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