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打黃蓋后來演變成一條歇后語:周瑜打黃蓋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用以比喻兩方面都愿意的事情。其下一句就是“兩相情愿.
在三國時期,東吳的大將黃蓋受命詐降到曹操的軍營,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黃蓋一頓,讓黃蓋假裝氣憤而投敵。龐統勸曹操將戰船連在一塊,給周瑜利用火攻創造條件,最終孫劉聯盟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
故事是這樣發生的,三國時的赤壁之戰時,為了讓曹操上當,周瑜決定使用苦肉計。黃蓋奮勇當先,于是在軍事會議上,黃蓋假裝與周瑜意見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輕視之意。于是周瑜下令將黃蓋斬首,因為黃蓋是有功的老臣,因此諸將苦苦求情,周瑜將處罰改為笞刑,將黃蓋打得臥床不起。這正是做給詐降吳營的蔡中蔡和看的,于是闞澤為黃蓋獻詐降書,蔡中蔡和又恰好將這一假情報傳回了曹營,曹操便深信不疑,在黃蓋領軍前來時,絲毫沒有防備措施,以至于后來的赤壁慘敗,敗走華容的局面出現。龐統勸曹操將戰船連在一塊,給孔明、周瑜利用火攻創造條件,最終孫劉聯盟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
說的是赤壁之戰.苦肉計只不過是用挨打的方式使我方武將假降于敵方. 講的是周瑜打黃蓋,黃蓋船帶火油詐降駛向曹操戰船,諸葛亮借東風火燒曹操連船的故事中間黃蓋故意倚老賣老和周瑜唱反調,周瑜忍心打三代老臣黃蓋,就這樣蒙蔽了很多的雙眼。然后黃蓋在暗渡陳倉派心腹給曹操送反叛信.到后來借東風活燒曹操百萬大軍此一戰三國形勢基本形成黃蓋也是赤壁之戰不可缺少的人物。`
從周瑜打黃蓋給我們的啟示:
第一,忠誠是要有共同的政治基礎,忠不等于善,對友的忠誠是以對敵的不忠誠為前提的。
第二,忠誠是要有智慧的,忠不等于愚,把事業做成功的忠才是有意義的。
第三,忠誠是要有代價的,忠不等于獲,大忠者往往大苦,大苦才能體現大忠。黃蓋和呂布皆有本事,但他們的區別在于政治上是否靠得住:黃蓋之所以千古留芳名,在于他忠其所忠;呂布之所以千古留笑柄,在于他奸而無忠。
據說赤壁之戰后的遺址經過歲月的沉淀,成為了今天的三國赤壁古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