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是指由外感、內傷或外傷等致病因素,導致腰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或腰部失于精血濡養,使腰之一側或兩側出現以疼痛為主癥的病證。本病主要見于西醫學所講的類風濕性脊柱炎、肥大性脊柱炎、化膿性脊柱炎、腰椎間盤脫出癥、腰椎結核、腰肌勞損、腰肌纖維組織炎、脊髓壓迫癥、脊髓炎、腎盂腎炎、腎小球腎炎、腎囊腫、胰腺炎、膽囊炎、膽石癥、慢性附件炎等疾病,在以腰痛為主癥時,均可參考本病辨治。
腰痛常常分為五個癥候,有寒濕侵襲證、濕熱壅滯證、瘀血阻滯證、肝腎陰虛證和腎陽不足證五種,每種證型對應的治療藥物也有所不同,限于篇幅原因,這五個癥候會分別介紹,今天先給大家說說腎陽不足證的中成藥,
我們先來了解腎陽不足的主要癥狀:腰痛以酸軟為主,腰痛綿綿,喜按喜揉,腿膝無力,遇勞更甚,臥則減輕,常反復發作,畏寒喜暖,少腹拘急,面色蒼白,手足不溫,頭暈耳鳴,陽痿滑精或月經不調;舌質淡白,苔白,脈沉細弱。以腰部酸痛、足膝無力、手足不溫為本證辨證要點。治宜溫補腎陽,健腰。
補腎強身膠囊由淫羊霍、狗脊(制)、女貞子(制)、菟絲子、金櫻子等組成。用于腰酸足軟,頭暈耳鳴,眼花心悸,補腎強身,陽痿早泄。服用方法: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注意事項:兒童、孕婦禁用。
由肉桂、附子(制)、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等組成,具有溫補腎陽的作用。用于腎陽不足,腰膝痿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飲喘咳。服用方法: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由胡桃肉、補骨脂、杜仲皮組成,有補腎強腰的功效。用于腎虛腰痛,起坐不利,膝軟乏力。服用方法:口服。水蜜丸一次6~9克,一日2~3次。
由補骨脂(鹽炒)、核桃仁、巴戟天(制)、肉蓯蓉(酒炙)、杜仲(炭)、乳香(醋炙)、沒藥(醋炙)組成,有補腎、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腎經虛寒引起的腰腿酸痛、小便頻數、小腹冷痛。服用方法: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相對于青蛾丸,加味青娥丸更適合寒性體質。
由赤芍、丹參、當歸、杜仲、龜甲(醋制)、何首烏、菊花、靈芝、鹿茸、麥冬、牡丹皮、人參、肉蓯蓉、砂仁、山藥、山茱萸、熟地黃、菟絲子、五味子、玄參、澤瀉等組成,具有填精益腎、養心安神功效。主治腰酸腿軟、陽痿遺精、頭暈眼花、耳鳴耳聾、心悸失眠,食欲不振。服用方法:口服。一次3~5粒,一日2次。
由鹿鞭(燙)、驢鞭(燙)、狗鞭(燙)、鹿茸、人參、枸杞子、山茱萸、杜仲等組成,有補氣養血、溫腎助陽、強筋壯骨的功效。用于氣血兩虛,腎陽不足所致身體虛弱,腰腿酸軟。用法:口服,水丸一次1.5~3克,水蜜丸一次1.8~3.6克,一日2次。
有補血生精、健腦補腎的功效。用于腎虛所致體質虛弱,腰背酸痛,頭暈,心悸健忘,虛汗,畏寒失眠,面色蒼白,氣虛食減。服用方法:口服,小蜜丸一次1盒;一日1次。早飯前或臨睡前用溫開水送服。注意事項:兒童、孕婦禁用。
由狗脊、黑老虎、千斤拔、桑寄生(蒸)、女貞子(蒸)、雞血藤、金櫻子、牛大力、菟絲子(鹽水制)組成,有壯腰健腎、養血、祛風濕的功效。用于腎虧腰痛,膝軟無力,小便頻數,風濕骨痛,神經衰弱。服用方法: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壯腰健腎丸還有一個非常好的作用,就是治療神經衰弱,如果腎虛腰痛,伴有失眠、焦慮的,推薦使用哦。
由五味子(酒制)、肉蓯蓉(酒制)、茯苓、菟絲子(酒炒)、車前子(鹽制)、巴戟天(制)等組成,有滋陰補氣、填精益髓的功效。用于腎氣不足,腰膝疼痛,記憶衰退,頭暈耳鳴,四肢無力。服用方法: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由蛤蚧,淫羊藿,麻黃(干),當歸,黃芪,牛膝,枸杞子,鎖陽,黨參,肉蓯蓉,熟地黃,續斷,杜仲,山藥,茯苓,菟絲子,葫蘆巴,狗鞭,鹿茸等組成。具有壯陽益腎、填精補血之功效。主治身體虛弱、真元不足、小便頻數。服用方法:口服。一次3~4粒,一日2~3次。
以上就是腰痛腎陽不足證的中成藥大全及服用方法,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腰痛除了服用藥物,也可以綜合外敷藥包、理療、針灸、推拿等治理,并且需要加強腰背肌功能訓練、注意腰部保養,只有綜合起來,才能比較好的緩解腰痛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