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職場,有兩個相反的“抱怨”。領導抱怨員工越來越不好管了,年輕員工動不動就拍桌子,動不動就撂挑子,脾氣暴的當場裸辭。員工抱怨領導越來越沒威望了,要么是“畫大餅”忽悠,讓員工白“奉獻”;要么是“壓鐵餅”,恐嚇員工完不成指標就“滾蛋”。
有一個現實,越來越多的員工,確實不怕領導了。這是時代的進步,員工的勝利。那么,為什么越來越多員工不怕領導了?敢拍桌子了?這4個實情說到根子上了,第4點原因令人振奮,也令人解氣,閱后舒適,職場的底層邏輯變了。
【一】工資偏低。
有個熱議,為什么老板訓斥中層這么兇他們不辭職?神回復是:你給我百萬年薪,怎么罵我都愿意。還有一個熱議,為什么年薪百萬的領導喜歡給月薪幾千的員工講奉獻?神回復是:你們不奉獻,他哪來的年薪百萬。有位員工說的“狠”,你給我月薪三千,憑什么給我臉色看?我憑什么怕你?
員工不怕領導的核心要素是,工資偏低。月薪三千的話,無法包含“忍受”稅。一是工資太低,員工心里本來就有怨氣。二是領導“畫大餅”的承諾遲遲沒有兌現,邊際效應太低,別人家的公司跳槽就漲工資。三是員工不愿意受氣,辭職后很容易找到月薪三千的工作,低薪工作到處有,憑什么為這“三瓜兩棗”的工資受你的氣?
【二】流動性大。
有個熱議,跳槽才是漲工資的快捷途徑。你辛辛苦苦工作,老板就是看不見,跳槽至少有30%的上漲空間。現在的年輕員工五年內平均跳槽四五次。如今的職場理念,不是父輩那樣在一個單位“生老病死”一輩子了,不敢得罪領導,擔心失去安全感。現在的年輕人在哪里都沒有“安全感”,跳槽,就是尋找安全感的過程。
公司員工之間的流動性越來越大,員工不害怕領導,是因為他隨時可以炒掉領導,反正工資都不高,隨時可以找到新工作。其他公司也需要跳槽的員工,一來可以直接上手工作,二來可以掌握其他公司的情況。因為有太多的退路和選擇,員工心里才有跳槽的底氣,當然就不再害怕領導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三】底氣足了。
父輩那個年代,都是白手起家,收入百分百依靠工資,哪里敢得罪上司?現在的年輕人,父母經過幾十年積累,都有了一定的家底,有的家境還比較殷實,而且可以預期將來都是自己的,一般城市家庭的孩子底氣都是比較足的。這一代年輕人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是掌上明珠,他們更加個性的釋放和尊重,相反對物質的追求并不那么強烈。
年輕員工群體的個性需求更加多元化,有的喜歡挑戰,有的喜歡安靜,有的喜歡創新,有的喜歡佛系,對個人的價值追求和對成功的定義,也更加多元化了,并不像父輩那樣一心一意只想升職加薪。有的員工不差錢,可能會因為喜歡一個公司的文化而留在公司,也會因為領導的不尊重而辭職,與金錢無關,與心情有關。
【四】邏輯變了。
以前,勞動法規不夠健全,企業內部規章主導著職場秩序。比如,以前有個詞叫做“開除”,指企業把辭退員工當作最嚴厲的處分手段。現在已經沒有這個詞了,專業術語是“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勞動法規對勞動者和弱者的保護越來越完善,領導也越來越“顧忌”勞動法規,員工也越來越不怕領導了。
主要的原因,是底層邏輯變了。領導單方面要求員工“講奉獻”不好使了,因為員工要求雙方都要講契約精神,企業對員工先講契約精神,員工才會對企業講契約精神,憑什么單方面要求員工忠誠企業、樂于奉獻?
再說了,職場“去中心化”的底層邏輯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以前,領導這個“中心”決定下屬的職業命運。隨著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員工只要有才華,任何人都不能阻擋其成功,這就是“去中心化”。互聯網沒有“中心化”,個人就是海洋里的魚,副業做得比主業還好,員工憑什么害怕領導?閱后極度舒適,同意的點贊評論加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