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稿之前,我腦子里第一反應出來的就是這個詞兒:2018年度將是人力資源發展的新世紀元年。
??一、我們首先回顧一下,我們國內人力資源的變化史:
??1、人事科(部):早期的國內人力資源部門,并不叫人力資源部門,而是叫人事科、勞資科,更多也叫人事辦(部),起源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種叫法在國企、社辦企業比較多。那時候還沒有民辦企業,這類企業做的工作就是管管檔案,員工的活動、組織掛靠等等,功能極度簡單。那些銷售不要、采購不收、生產不接的閑雜人員,統統扔進人事科做一些打雜的工作。一直到現在,科室的叫法,在老企業依然常見,同樣,做法也依然常見。只是,這種企業越來越少,要么半死不活倒閉,要么就半活不死被兼并。由此可見,不重視人力資源管理的企業,一定是個死,這是歷史最好的見證。
??2、從人事科(部)過度到人力資源部(中心)階段:這個階段,是傳統的人事管理逐漸轉變為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一直有人在疑惑,人事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的取別在哪里?我們三茅對于這方面的區分的文章不少,這里我只轉一篇,大家感興趣的不妨看一下:http://www.hrloo.com/rz/89304.html。這個過程,我一直有個觀點,認為這是舶來品,中國改革開放之后,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其中世界五百強的企業更是有行之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工具,極度提高了我們本土的人力資源發展。所以,這個時代,屬于人力資源管理群雄逐鹿的時代,只要想干就能進,干好干壞區別并沒有那么明顯,只要能說、能做、能混,幾乎都能干到HRD的崗位,至于效果和給企業帶來的價值,并沒有評估出完整的價值。這個時代最典型的職能劃分就是:人力資源六大模塊,分屬三十多個小工作塊,這里不再詳述。
??3、從人力資源部(中心)往人力資源業務合作伙伴過度階段:這個階段,典型的特征是:
??(1)人力資源管理渠道下沉到業務中,你很難想象一個對IT一竅不通的HR能夠招聘到公司滿意的產品經理,或者你做出來的績效方案能真正貼近市場,對業務人員真正起到激勵作用而不是他們在跳腳罵娘,說你只是拍腦袋。
??(2)人力部門不再是個純職能部門,比如單純的服務型、管理型的部門,而是一個集服務、管理和教練集于一身的綜合性的部門。人力部門的主要職能已不再是單純的某一類型,而是融合到業務之中。舉個例子:一個季度被評為C的員工來找你投訴他的績效,作為共人力資源專家,你會跟他交流:A、你覺得你的績效為什么會是C,而不是A,或者其他?B、你覺得得了C之后,對你的影響在哪里?哪些方面我們可以得到提升?C、如果你想提升的話,你認為你的關鍵事項和動作有哪些?需要哪些得到學習,人力部門需要幫助你哪些(比如培訓、換領導、指標客觀化)?D、這些關鍵指標和動作變化后,你下一個季度的績效關鍵指標和完成指標的動作有哪些?如果達成不了的預案有哪些?如果你不了解對方的業務模式、運營模式,你很難跟對方去聊這些
??(3)人力部門人員所了解的知識,需要往前延伸和往后延伸,從原有的從規劃、招聘一直到企業文化,在部門職能過程中,你尚能應付自如的話,到了業務合作伙伴的階段,你已經遠遠不行了。往前延伸,你需要精通心理學、法學;往后延伸,你需要精通前端的運營(含市場、銷售、品牌等)、營運(含供應鏈、品質、售后等),僅僅是一個單純的人力資源管理,你不再會有增值服務,你也就即將被淘汰。也許這個過程很緩慢。
??(4)人力部門不再是一個人就能干完,而需要整體配合:我們有許多小公司,整個人力中心就一個人全部干完了,所謂的一人操作人力全盤。再往后,這種現象將越來越少,也越來越行不通。當人力職能被劃分和升級后,一個人的經歷已經遠遠夠不這整個公司業務鏈的全部。如果實在不行,只能在某個階段,側重于某個方面。
??(4)人力資源的職能劃分不再是六大模塊,而是以HRBP(HR客戶經理)、HRSSC(人力資源共享中心)、HRCOE(人力資源專家)三駕馬車。其中HRBP隸屬業務單元和HR單元的交叉者。人力資源專家是由公司內部在員工安置、員工發展、薪酬、組織績效、員工關系和組織關系方面等方面的專家組成,主要針對以上方面提出專業性的建議和設計有效的解決方案,為公司變革服務。人力資源共享中心則是指在招聘、薪酬福利、差旅費用報銷、工資發放等基礎工作方面為公司提供全方位統一服務。
??二、未來的HR發展趨勢
??以上講了那么多,到底我們2018年的HR往哪里發展呢?
??1、HRSSC(人力資源共享中心)在不遠的將來,會被AI給淘汰。或許現在就開始淘汰了,現在醫院、政府公共部門的設置的查詢、打印崗位等均被機器給予取代,而隨著人力資源系統的應用,人力中心共享中心也會被取代。當應聘者在我們電腦上輸入簡歷的時候,從招聘資料錄入、面試、評定、OFFER通知、入職手續、培訓、轉正評估、績效評估、升遷、轉崗、離職手續辦理,統統AI搞定。真的細極思恐。在這里,我們推薦三茅的二號人事部,強勢插入廣告。
??2、HR部門的不再是高高在上或者低低在塵的部門,而是比平行部門更加重要的部門。人才作為第一生產力,缺少了HR部門的支撐,其他部門會感覺運行晦澀。各種業務會議、各種戰略推進會,業務部門第一時間會問:HR部門對此有什么重要看法和建議?沒有HR部門的人才先行,你們什么都別想玩轉。這一天,不會太遠。我相信各位現在也有比以前不一樣的感受了。
??3、人力作為資源,同時也會作為成本。人才的最大成本,不是顯性成本,而是隱性成本。當人均銷售額是為100萬提高到人均銷售達到120萬,這20萬中,純利潤可能就達到10萬甚至更多。今后在人力的管控過程中,更多的不是人多力量大,而是如何提升人均效能。
??4、與互聯網共舞、與AI共存、與系統共展。沒有互聯網思維的HR,不是一個優秀的HR,2017年作為AI的元年,AI在各行各業都有了運用,那么,到了2018年,AI也一定滲透到HR行業,到那個時候,我們HR是拿起我們的武器與之對抗,還是放下我們所謂的尊嚴,和新興事物一起共同發展?
??5、新興事物的產生,必然會淘汰掉一部分人,但也必然會催生出更多的新時代的領軍人物。在寫此文的時候,我一直關注某著名通信公司的42歲歐某事件。痛心之余,不免對未來也有些擔憂。但新興事物的浪潮,必然一浪高過一浪,我們作為HR必須要與時俱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