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為忍冬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又名金銀藤、鴛鴦藤、雙花。以花蕾或帶葉的莖人藥。有利尿、清熱、止瀉、消炎等功效。用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外傷感染等癥。金銀花還可以盤扎成盆景供觀賞。我縣是本省金銀花主產縣之一。

金銀花為半常綠纏繞灌木,5-7月開花,8-10月結果。種子播種后第二年開始產花,產花期20余年。它性強健,喜陽也耐蔭,耐干旱、積水和寒冷,酸堿土壤均能生長,在濕潤、肥沃、深厚的沙壤土上生長更好,根系發達產量高。
一、種植
可利用向陽的荒山坡地、梯田邊、河溪旁種植。畝施有機肥2-3公斤后翻耕整地。并按株行距0.75米 X0.75米開穴,每穴內再施些腐熟的有機肥,即可播種。方法有兩種:
1.種子種植。種子于秋季成熟時采下,去皮,陰干。貯藏。次年春季用35℃-40℃溫水浸種1晝夜,在整好的苗 床上按行距25厘米開溝條播,覆土1厘米,然后在畦面上蓋一層薄稻草并澆水潤上。播后半個月出苗,當年春天選陰天定植。幼苗需帶上移栽,以保證成活率,每穴2株。
2.扦插種植。扦插期分春秋兩季,春季宜在新芽末萌發前;秋季在8月底至10月中旬為好。一般選擇l-2年生健壯的枝條作插穗,插穗長25-30厘米,分扦插育苗和直插定苗兩種。若扦插育苗。苗床要起成高畦,畦寬1-1.5米,按行距20厘米開溝,將插穗按株距5厘米斜插于溝里,覆土后踩緊,插穗露出土面2/5,遇大旱要及時澆水。插后半個月開始發根,次年春季或秋季進行定植,方法同上。如采用直插定苗。每穴分散插5-6個插穗,以保證全苗。
3.分根種植。將母株挖出,然后分開種植。此法影響 次年開化,種源也缺,適宜于觀賞用。
以上種植株至第五年時,樹勢長成。可以隔行隔株掏去一株,異地再種。能起到保持速生豐產,又快速擴大1倍采 收面積之功效。
二、田間管理
1.松土、除草:每年松土除草4-5次。第一次在春季發出新葉時,最后1次在秋末冬初。除草應從花墩外圍開始,先遠后近,光深后淺,注意切勿損壞根系。
2.追肥:每年早春萌芽后和第一批花收完時,開環溝施人糞尿、化肥等。在人冬前最后1次除草后,施腐熟的有機肥或堆肥(餅肥)于花墩基部,然后培土。
3.修枝:栽種后頭2年的冬季,剪去嫩枝的上部,促進下部莖的生長,形成命形的花墩。以后每年秋冬修剪老伎弱枝及徒長枝。使內外分出層次,以利通風透光,提高產量。有條件的可在花墩邊上塔1.5-2米高的支架,讓莖蔓纏繞,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
三、病蟲害防治
1.褐斑病:多在夏秋季發生。發病嚴重時使葉片脫落,引起植株生長衰弱。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褐色小點,以后逐漸擴大成褐色圓形病斑,也有的受葉脈限制形成不規則的病斑,病斑背面有灰黑色霉狀物,一張葉片如有2-3個病斑,就會脫落。防治方法;秋季集中燒毀病殘體,增加有機肥,加強水分管理,注意蟲害防治,用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1%波爾多液噴霧防治。
2.天牛:夏初成蟲出土,于枝條表皮產卵,幼蟲先在表皮為害,后鉆入木質部,再向莖基部蛀食。防治方法:在幼蟲孵化時,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霧,發現有蛀孔,可用藥棉蘸30%敵敵畏原液,塞入蛀孔或剪下蟲枝燒毀。
3.蚜蟲:危害嫩枝和葉片,5-6月份危害嚴重。可用40%氧化樂果2000倍液噴殺。但要注意在開花前10天應停止用藥。
四、收獲和加工
當花蕾由綠變白,上部膨大,將要開放時及時采收。采收應選晴天早晨露水干后進行。采下的鮮花要及時干燥,可采用太陽曬或炭火烘或烘箱烘。注意在干燥前期不能翻動,否則花易變黑,影響產品外觀及質量。如果收后,遇陰雨不能及時干燥,可用硫磺熏至發軟后攤放室內,可保1周內不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