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鄰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為4.25光年,它的圍繞行星被稱為比鄰星b,這顆行星和地球的質量差不多,也在“宜居帶”內
天文學家發現強有力的證據可能證明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的確是被半人馬座阿爾法星(Alpha Centauri)的引力束縛的。可能有很多有趣的解釋,但是現在我們可以確定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統是三星系統,包含兩顆相距很近的恒星(半人馬座A和B)和一顆距離很遠的伴星(比鄰星)。但是據最近對一顆圍繞比鄰星旋轉的系外巖石行星的探索,讓我們重燃希望,它可能是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
比鄰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為4.25光年,它的圍繞行星被稱為比鄰星b,這顆行星和地球的質量差不多,軌道距離(離中心恒星的距離)也在“居住帶”內。“居住帶”指離恒星距離不遠不近,使行星表面不冷也不熱,液態水就可以存在。不管中心星的大小和光度,如果能在 “居住帶”內找到表面存在液態水的行星,那么生命也就有可能存在。若能在“家門口”找到這樣的行星,那就是不可思議的運氣了。
即使我們知道比鄰星b存在,我們也只能猜測它的組成成分,也無從得知在它的表面是否存在水。但是新的發現證明比鄰星的確屬于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統,這可能給我們提供很大幫助。比鄰星在一個世紀之前就被發現了。從此天文學家們就努力想要了解它的運動,因為它太暗了使這項任務變得更加復雜困難。紅矮星的質量和光度都比太陽的要小和弱。但是用智利拉西拉天文臺的高精度徑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設備(ESO 3.6米望遠鏡--譯者注),天文學家們第一次實現了對這顆暗星的徑向速度的精確測量,這是我們弄明白它和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之間聯系的重要參數。
HARPS設備特別靈敏,足以探測到恒星位置因受小行星的重力影響而產生的微小擺動。實際上,HARPS設備已經探測到半人馬座阿爾法星有微小的擺動,這證明了比鄰星b的確存在。這次,根據HARPS設備探測的數據,可以分析計算這顆星以多大的速度遠離我們,也可以和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的徑向速度做比較。如果這兩個數據符合的好,就意味著比鄰星因受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的引力而圍繞其做大軌道運動。即使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發現,但實際上,這三顆星是怎樣運動的仍使天文學家苦惱,弄明白比鄰星,才能幫助揭開比鄰星b的一角。
若比鄰星受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的引力束縛,我們就可以知道它們在數十億年前形成于同一個星云,即它們是同一代恒星。隨著時間推移,它們三者的軌道進行演化,比鄰星由于一些原因被甩離半人馬座阿爾法雙星系統(半人馬座A和B)。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志上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在比鄰星被甩到現今的位置之前,比鄰星b在離它很遠的地方就已經形成了,然后在向里遷移到相對較近的軌道。
正因為它在很遠的地方形成,溫度也很低,所以可能會存在冰,在軌道遷移的時候變成水。比鄰星b現在的軌道就有可能是它的表面存在液態水,也僅僅是可能存在。雖然做的研究可以讓我們猜測比鄰星b含有多少水,但是特別有趣的是它可能在在形成的時候就擁有大量的水冰,讓人很難不為此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