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人群生活習慣、個人飲食開始變得“無章法”。患高血壓的概率逐漸升高,據統計1959 年患病率為5.1%,1979 年已上升到7.7%,1991 年達13.6%,而2002 年更是達到18.8%。患病人數也由1991 年的9 000 萬增加到2002 年的1.6 億,增幅達78%。《中國心血管病報告》估計,2006 年全國高血壓患病人數達2 億,近10 年尚無全國性的抽樣調查,但局部地區的調查顯示高血壓的患病率仍在上升。
那么高血壓臨床標準是什么?
診斷標準:在安靜非藥物狀態下兩次或兩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復血壓測定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 mmHg。
如何控制好高血壓呢?
治療標準
①一般主張控制血壓至少<140╱90 mmHg;②伴糖尿病或慢性腎病患者血壓降至130╱80mmHg;③腦卒中及老年人收縮期高血壓血壓降至收縮壓140-150 mmHg,舒張壓小于90 mmHg。
藥物治療
(1)利尿劑:①噻嗪類:秦露噻嗪;②袢利尿劑:呋塞米;③保鉀利尿劑:氨苯蝶啶;
(2)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阿替洛爾等;
(3)鈣通道阻滯劑: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
(4)Α受體阻滯劑:烏拉地爾等;
日常生活護理
(1)避免煙酒,吸煙和大量飲酒,每日攝入酒精量應<20g;
(2)減少鈉鹽攝入,建議飲食氯化鈉攝入少于6g;
(3)合理飲食,多吃防治高血壓的食物,如黑木耳、香菇、芹菜、黃花菜、胡蘿卜、蘋果、西瓜、檸檬等,少吃脂肪多的食物,如豬肉、肥肉;
(4)保持心態平和,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
運動療法
高血壓病的運動訓練強調中小強度、較長時大肌群散瘀、具有節律性反復重復的動力性有氧運動。
(1)醫療步行:高血壓病患者步行一般 以80-120步╱分為宜,若感覺良好,還可以與慢跑相結合。采用步行程序的患者靶心率應較安靜心率增加25-30次╱分,使用B受體阻滯劑的增加10-15次即可。
(2)抗阻運動:采用相當于40%最大一次收縮力的運動強度,做大肌群的抗阻收縮,每節運動重復10-30秒,10-15節為一個循環。每次訓練1-2個循壞,每周3次,8-12周為一個療程。
(3)降壓體操:太極拳、八段錦,一般運動時心率控制102-125次╱分。
(4)氣功:松靜功,基本原則是放松(精神和肌肉松弛)、安靜(意念活動從復雜到簡單“入靜”)、自然(姿勢、意念、呼吸自然)、下降(氣沉丹田)、協調(姿勢、意念、呼吸協調)。
(5)放松訓練:靜坐舒適位置,閉眼,雙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放于腿上。用默想法放松所有的肌肉。從足部到面部,經鼻呼吸,呼吸時默念“一”字,持續20分鐘,每天一次。
(6)其他:放松性按摩或者穴位按摩、音樂療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