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俗語:老大傻,老二奸,下句是精華,為人父母不妨看看
曾經“養兒防老,多子多福”是主流觀念,在生產力不濟的年代,生產從未放下。可能對于今人來說感觸不深,往前推幾個十年,家家戶戶三四個孩子,一家人齊聚一堂熱熱鬧鬧,很少有需要父母親單獨留下來照顧小孩的情況,基本上都由哥哥姐姐代勞了。
而對于后一代的看法,老人們自有說道。比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親情俗語,“老大傻,老二奸”,下句才是精華,為人父母不妨看看。
為什么說“老大傻”?從基因學上來說,一般第一胎都會集父母之所長,也就是說優點匯聚一身,所以說“老大傻”從何而來?
這當然不是指真傻,而是指似乎很傻的行為。在以前農村,父母長輩都要下田干活,農村人不講究優生優育,家里的孩子也很少言傳身教,更沒有時間時時照看,因此家里的弟弟妹妹基本上都交給最年長的孩子負責,也就是老大。
孩子小就容易頑皮,在瘋玩打鬧的過程中有可能會打碎家里的東西或者在外闖了禍,一般這個時候都會有老大站出來主動招攬責任。
再有弟弟妹妹在外受了欺負,誰站出來找回場子,一般來說都是老大。別看平時在家哥哥弟弟鬧的挺厲害,真當弟弟在外面受了欺負,哥哥一般都會站出來,而這個時候若是將欺負弟弟的人打狠了,對方家長鐵定不樂意,肯定就要過來理論一番,雙方家長一碰面,不管是誰占著理,年齡最大的老大肯定要受責罰。這個行為似乎看起來很傻,于是便有了“老大傻”這個說法。
為什么說“老二奸”?如果家里只有兩個孩子,老二作為最小的那個自然最受父母寵愛,平時犯了點錯也可以靠撒嬌擺平,甚至有時候會將自己犯的錯推到老大身上,而父母若是放縱不管,等到長大老二可能會變本加厲。
記得近段時間有個綜藝節目很火叫做《謝謝你來了》,曾經就講述了一個貧寒家庭的故事,老大為了讓老二能夠繼續念書早早的輟學就業,把每年掙來的辛苦錢交給家里供老二讀書,結果老二學業有成之后找了一份好工作,卻因為一個雞毛蒜皮的小事便與老大反目成仇,完全不顧當年恩情。
后來誤會解開,兄弟二人也是走上這個綜藝節目啊,老二流著淚對自己的哥哥說對不起,當時這檔這個情景感動哭了不少人,也有人覺得老二做的確實不對。
然而在這世間能有如此自覺的兄弟情誼,還是少見的,大多數反目成仇便形同陌路再也不見,孰是孰非,卻也并不那么重要了。
說完“老大傻,老二奸”,咱們再來看下一句“家家有個壞老三”。這是指家里有三個孩子的前提下,,可能放在現代來說有點不切實際,但在80后之前確實很常見。老三作為家里的老小說是“團寵”也不為過。尤其是女孩子,若是有兩個哥哥那必然是從小就被寵成了小公主。
然而如果是男孩子,那可能就會焉壞焉壞的。哥哥姐姐的寵愛讓老三會有一種優越感,再加上父母的格外疼惜,老三很容易就會被寵過頭,從小養成了一種驕橫的性格,各種調皮搗蛋的事絕對不會少做。
即使犯了錯可能也會被父母忽略掉,然而這種性格若是到了一定年歲還沒有改過來,那肯定是要吃大苦頭的。
當然到那時候哥哥姐姐們肯定會扶一把,所以說雖然家家有個壞老三,但老三也一定是最幸福的那個。
大家都是優生優育的那一代,所以可能很多人無法體會一大家子兄弟姐妹在一起的那種熱鬧的感覺,如今二胎政策的放開,很多家庭反而不樂意多要孩子,畢竟現實擺在那里。
如此“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可能就派不上用場了,對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