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童積食,脾胃衰竭,提醒:3類食物不加節制,脾胃爛如漁網
從孩子出生開始,想必家長最關注的一件事就是孩子的飲食,嬰幼兒時期要考慮為孩子選擇安全的奶粉,添加輔食時也要十分注意。即便是到了兒童時期,也要擔心食物會不會不好消化,孩子能不能吸收。
小區樓下住著一對中年夫妻,夫妻倆平常忙著做生意,就把九歲的兒子濤濤交給了爺爺奶奶照顧。前段時間,孩子的爺爺奶奶著急忙慌地給濤濤爸媽打了電話,說是孩子又高燒又腹瀉,送到醫院檢查后才知道,這是出現積食,并且脾胃受損所致。
濤濤的爺爺奶奶十分后悔,孩子早就喊著肚子脹肚子痛,但是他們以為就是吃多了或者是著涼了,就沒有在意。誰知道現在醫生卻告知孩子的脾胃已經非常虛弱了,甚至會影響到以后的身高。
兒科醫生提醒:3類食物若是不加節制,小心脾胃爛如漁網
1、風味乳制品
這類食物在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孩子們也很愛喝,很多家長都誤以為風味乳制品跟牛奶營養價值相同,因此孩子多喝也不加節制。這是非常錯誤的一種想法,風味乳制品中添加劑非常多,經常喝,會對孩子的消化系統造成很大損傷,傷害脾胃。
2、油炸類食物
油炸食物雖然受到了大眾的一致喜愛,大街上隨處可見賣油炸食物的店鋪。然而,油炸食物在經過多次反復油炸后,會含有較多的有害成分,進入人體后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傷害脾胃。
3、腌制食物
像腌泡菜、腌咸菜、腌雞爪等食物,都是經過高鹽腌制而成的,雖然吃起來口感酸辣開胃,但同時也極傷脾胃,孩子脾胃又比較嬌嫩,經常吃這些食物,很容易使胃黏膜受到損傷,導致孩子出現腹瀉、脾虛的情況。
由于小兒年齡較小,器官發育不完善,當脾胃運行功能不好時,就非常容易引發積食。
中醫講:“若想小兒安,須得三分饑和寒”,意思也就是說要想孩子身體健康,最好不要讓孩子吃得過飽、過撐、過膩;
而一旦長期積食得不到解決,會引起脾胃失調、食欲下降,這會嚴重地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以及骨骼的生長,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利。也可以說“小兒百病、積食為先”。
怎樣判斷孩子是否積食了呢?
1、 食欲下降,胃口不好:明顯的食欲不振,甚至有點厭食,吃幾口就不愿意再吃了
2、 大便頻次和質量的改變:寶寶腹脹、或腹瀉,便便能明顯地看到沒有消化完的食物
3、 有口臭,舌苔變厚:舌苔發白厚膩,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4、 睡眠不安,精神煩躁:睡不踏實、不明原因的哭鬧或經常翻身,有時候還會磨牙
5、 手腳冒汗,臉部泛紅:臉部紅的不正常,皮膚出現異常,鼻梁兩側發青
如果你的寶寶有上述癥狀,那就是積食的表現了。積食會引起惡心、嘔吐、手足發燒、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癥狀。
想讓孩子脾胃好,不積食,家長可以堅持做2件事
1、多帶孩子鍛煉
孩子多加鍛煉,可以加快胃腸蠕動,防止積食,還能刺激骨骼的發育,讓孩子長高個。此外,還有助于增強體質,讓孩子身體更強健。
2、山楂泡水喝
脾胃是人體生長發育的原動力,只有脾胃強健了,寶寶的體質才能好。如果孩子出現積食,可先從飲食上來調理。
① 山楂:可以增強胃液酸度,增強對蛋白質、脂肪的消化,提高孩子的食欲。
② 雞內金:消積滯、健脾胃。治食積脹滿、嘔吐反胃都有很少的作用。
③ 懷山藥(鐵棍山藥):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是健脾胃食物中很好的選擇。
準備:山楂、山藥、雞內金、大棗、麥芽、茯苓等多種食材,放入大鍋熬制15小時,再加入冰糖和蜂蜜,每天飯后舀一勺泡水喝,強健脾胃、消食化積,口味也酸甜可口,孩子愛喝,大人也可以喝。
備注:
① 如果孩子積食剛剛出現,可以每天飯后舀一勺泡水;
② 如果積食有一段時間了,可以飯前沖泡1-2勺即可;
③ 2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