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術的功效與作用:
蒼術有燥濕健脾、祛風濕、明目的功效,陰虛內熱,氣虛多汗者忌服蒼術;蒼術補虛明目,健骨和血:蒼術(泔浸)四兩,熟地黃(焙)二兩。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溫酒下三、五十丸,日三服。(《普濟方》)
1、蒼術治療四時瘟疫 頭痛項強 發熱憎寒 身體疼痛 及傷風、鼻塞聲重、咳嗽頭昏:蒼術(米泔浸一宿 切 焙)五兩 藁本(去土)、香白芷、細辛(去葉、土)、羌活(去蘆)、川芎、甘草(炙)各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三錢 水一盞 生姜三片 蔥白三寸 煎七分 溫服 不拘時.如覺傷風鼻塞 只用蔥茶調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神術散)
2、蒼術治療飧泄:蒼術二兩 小椒一兩(去目 炒).上為極細末 醋糊為丸 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或三十丸 食前溫水下.(《素問病機保命集》椒術丸)
3、蒼術治筋骨疼痛因濕熱者:黃柏(炒)、蒼術(米泔浸炒),上二味為末,沸湯入姜汁調服。二物皆有雄壯之氣,表實氣實者,加酒少許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即《世醫得效方》蒼術散)
4、蒼術治療時暑暴瀉及飲食所傷 胸膈痞悶:神曲(炒)、蒼術(米泔浸一宿 焙干)各等份為末.面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不拘時 米飲吞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曲術丸)
5、蒼術補虛明目,健骨和血:蒼術(泔浸)四兩,熟地黃(焙)二兩。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溫酒下三、五十丸,日三服。(《普濟方》)
6、蒼術治療濕溫多汗:知母六兩 甘草(炙)二兩 石膏一斤 蒼術三兩 粳米三兩.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 水一盞半 煎至八、九分 去滓取六分清汁 溫服.(《類證活人書》白虎加蒼術湯)
7、蒼術治脾經濕氣,少食,濕腫,四肢無力,傷食,酒色過度,勞逸有傷,骨熱:鮮白蒼術二十斤,浸去粗皮,洗凈曬干,銼碎,用米泔浸一宿,洗凈,用溪水一擔,大鍋入藥,以慢火煎半干去渣,再入石楠葉三斤,刷去紅衣,用楮實子一斤,川歸半斤,甘草四兩,切,研,同煎黃色,用麻布濾去渣,再煎如稀粥,方入好白蜜三斤,同煎成膏。每用好酒,空心食遠,調三、五錢服,不飲酒用米湯。有腫氣用白湯,嘔吐用姜湯。(《活人心統》蒼術膏)
8、蒼術治膈中停飲,已成癖囊:蒼術一斤,去皮,切,末之,用生麻油半兩,水二盞,研濾取汁,大棗十五枚,爛者去皮、核,研,以麻汁勻研成稀膏,搜和,入臼熟杵,丸梧子大,干之。每日空腹用鹽湯吞下五十丸,增至一百丸、二百丸。忌桃李雀鴿。(《本事方》)
9、蒼術治牙床風腫:大蒼術,切作兩片,于中穴一孔,入鹽實之,濕紙裹,燒存性,取出研細,以此揩之,去風涎即愈,以鹽湯漱口。(《普濟方》蒼術散)
10、蒼術治濕氣身痛:蒼術,泔浸切,水煎,取濃汁熬膏,白湯點服。(《簡便單方》)
11、蒼術治太陰脾經受濕,水泄注下,體微重微滿,困弱無力,不欲飲食,暴泄無數,水谷不化,如痛甚者:蒼術二兩,芍藥一兩,黃芩半兩。上銼,每服一兩,加淡味桂半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素問病機保命集》蒼術芍藥湯)
12、蒼術控制疾瘧癥狀或作預防:蒼術、白芷、川芎、桂枝各等分為末,每用1克,以紗布四層包成長形,于瘧發前1——2小時塞鼻孔內,5小時或1天。(《山西中草藥》)
13、蒼術治感冒:蒼術一兩,細辛二錢,側柏葉三錢。共研細末,每日四次,每次一錢五分,開水沖服,蔥白為引,生吃。(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14、蒼術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嘔吐惡心,常多自利:蒼術(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樸(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陳皮(去白)各三斤二兩,甘草(炒)三十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以水一盞,入生姜二片,干棗兩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棗,帶熱服,空心食前;入鹽一捻,沸湯點服亦得。(《局方》平胃散)
蒼術為菊科植物茅蒼術、北蒼術、關蒼術的根莖,蒼術有燥濕健脾;祛風濕;明目的功效,蒼術主治濕困脾胃;倦怠嗜臥;胞痞腹脹;食欲不振;哎吐泄瀉;痰飲;濕腫;表證夾濕;頭身重痛;痹證溫性;肢節酸痛重著;痿襞;夜盲。
蒼術的食用方法:
蒼術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
蒼術用藥禁忌:
1、陰虛內熱,氣虛多汗者忌服。
2、忌桃、李、雀肉、菘菜、青魚。《藥性論》
3、凡病屬陰虛血少、精不足,內熱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衄,咽塞,便秘滯下者,法咸忌之。肝腎有動氣者勿服。《本草經疏》
蒼術丸1
功效:健脾去濕,保長生。
組成:茅山蒼術1斤(米泔水浸1宿,曬干),雪白茯芩6兩(去筋膜)。
用法:上為末,東流水煮神曲作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70-80丸。清晨滾湯送下。
來源:《攝生眾妙方》卷五。
蒼術丸2
功效:祛寒化濕,健脾止瀉,主治寒濕困脾,泄瀉久不愈者。
組成:云苓120克 白芍藥(炒黃)120克 炙甘草30克 川椒(去閉口者,炒出汗) 小茴香(炒)各30克 厚樸90克(姜汁炒) 真茅山蒼術240克(米泔浸一宿,切,炒) 破故紙(酒浸一日,曬干,稍香)120克
用法:上藥研末,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時用清湯送下70——80丸。
來源:《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蒼術酒
功效:主治燥濕健胃祛痰。
配方:蒼術三十斤。
制法:上洗凈打碎,以東流水三擔,浸二十日,去汁,以汁浸面,如家釀酒法,酒熟待飲。
用法:隨意徐徐飲之。
來源:《費氏食養三種》
蒼術茶
功效:燥濕辟穢,解郁健脾;降血糖,主治濕盛困脾,倦怠嗜臥、脘痞腹脹、食欲不振;風寒濕痹。
材料:蒼術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來源:傳統藥茶方。
蒼術散1
功效:清熱燥濕,主治濕熱下注,下肢酸軟無力,足膝紅腫熱痛,帶下色黃而臭,陰部濕瘡,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者。
組成:蒼術(米泔浸一日夜,鹽炒) 黃柏(去粗皮,酒浸一日夜,炙焦)各120克
用法:上藥銼散。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溫服,日進三四服。
來源:《世醫得效方》卷九。
蒼術散2
方劑主治:傷寒1-2日,頭疼,發熱憎寒,身體疼痛。
藥物組成:麻黃1兩(湯洗過,焙干稱),蒼術半兩(米泔浸,去皮,切),石膏1兩(煅),桔梗半兩,甘草半兩(炙),山茵陳半兩(去梗)。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煎至8分,數服出汗。
處方來源:《活人書》卷十七。
蒼術散3
方劑主治:寒痰積濕,痰飲腹痛。
藥物組成:蒼術1斤(泔水浸過,9蒸9曬,為末),橘皮4兩(留白)。
制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姜湯調服。
處方來源:《醫林纂要》卷六。
蒼術散4
方劑主治:寒痰積濕,痰飲腹痛。
藥物組成:蒼術1斤(泔水浸過,9蒸9曬,為末),橘皮4兩(留白)。
制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姜湯調服。
處方來源:《醫林纂要》卷六。
蒼術散5
方劑主治:傷寒1-2日,頭疼,發熱憎寒,身體疼痛。
藥物組成:麻黃1兩(湯洗過,焙干稱),蒼術半兩(米泔浸,去皮,切),石膏1兩(煅),桔梗半兩,甘草半兩(炙),山茵陳半兩(去梗)。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煎至8分,數服出汗。
處方來源:《活人書》卷十七。
蒼術散6
功效:清熱燥濕,主治濕熱下注,下肢酸軟無力,足膝紅腫熱痛,帶下色黃而臭,陰部濕瘡,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者。
組成:蒼術(米泔浸一日夜,鹽炒) 黃柏(去粗皮,酒浸一日夜,炙焦)各120克
用法:上藥銼散。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溫服,日進三四服。
來源:《世醫得效方》卷九。
蒼術膏
方劑功效:存精固氣,補丹田,減相火,發白返黑,齒落更生,顏面如童。
方劑主治:男子精冷絕陽,婦人胎冷不孕。
藥物組成:蒼術10斤(米泔浸1宿,削去皮,碓舂如泥,大鍋內文武火煮水2桶,約有10余碗,取出冷定,絹濾去滓,入瓷罐內,加眾藥),人參4兩,生地黃4兩,熟地黃4兩,黃柏4兩,遠志4兩,杜仲(炒)4兩,川芎4兩,核桃肉4兩,川椒4兩,破故紙4兩,碎青鹽2兩,碎朱砂1兩,當歸4兩,旱蓮草(取汁)2碗,蜂蜜2斤,姜汁4兩。
用法用量:上藥并入前蒼術膏,瓷罐內封固,大鍋水煮,香二炷為度,取出埋地七日。每服1盞,空心酒1盞或白湯服下。
處方來源:《攝生眾妙方》卷二。
蒼術湯
功用:清化濕熱,祛風止痛。
主治:濕熱下注,腰腿疼痛。
組成:防風 黃柏各3克 柴胡6克 蒼術9克
來源:《蘭室秘藏》卷中。
蒼術飲
方劑主治:風水頭重面腫。
藥物組成:蒼術(米泔浸,切,曬干)1兩半,杏仁(去皮尖雙仁,炒)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桑根白皮1兩半,商陸根2兩半,連皮大腹4枚,嫩楮枝(切)3合。
制備方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食前溫服,日3次。
處方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九。
蒼術二陳湯
方劑主治:經阻因于濕熱者。
藥物組成:二陳湯加蒼術。
用法用量:水煎服。
處方來源:《醫林繩墨大全》卷九。
蒼術石膏湯
方劑主治:濕溫,身多微涼,微微自汗,四肢沉重。
藥物組成:蒼術半兩,石膏5錢,知母(銼)1錢半,甘草1錢。
用法用量:上藥同和勻,都作1服,水2盞,煎至1盞,溫服。
處方來源:《保命集》卷中。
蒼術黑豆飲
方劑主治:痹證。
藥物組成:真茅山蒼術10斤(洗凈,先以米泔浸3宿,用蜜酒浸1宿,去皮),黑豆。
制備方法:用黑豆一層,拌蒼術一層,蒸二次,再用蜜酒蒸一次,用河水,砂鍋內熬濃汁,去滓,隔湯煮滴水成珠為度,每膏一斤,和煉蜜一斤。
用法用量:白湯調服。
處方來源:方出《廣筆記》,名見《醫學從眾錄》卷七。
黃柏蒼術丸
功效:清熱燥濕,主治濕熱下注之肛門濕疹等。
組成:黃柏(炒)、蒼術(米泔浸炒)各等份。
制法:上二味共研細末。
用法:每服3—5g,‘亦可作湯劑水煎服。
蒼術粥
功效:燥濕健脾,祛風除濕,適用于濕阻中焦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倦怠乏力,風寒濕痹,腳膝腫痛,痿軟無力等。
組成:蒼術1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許。
制法:將蒼術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
蒼術三黃散
方劑主治:一切濕毒,已破口者。
藥物組成:蒼術5錢,黃芩5錢,黃柏5錢,大黃5錢,生南星5錢,豬脂粉少許(用豬前蹄骨火煅存性,研粉)。
制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燒酒調敷。
處方來源:《疬科全書》。
蒼術豬肝散
方劑主治:雀盲,臨臥不見物。
藥物組成:蒼術(米泔浸,炒)8兩,谷精草1兩。
制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用豬肝1具煮爛,同前藥為末。食后米飲下,或酒下。
處方來源:《異授眼科》。
白虎蒼術湯
功效:清熱祛濕,主治濕溫病,身熱胸痞,多汗,舌紅苔白膩。現用于風濕熱、夏季熱等。
組成:知母180克 甘草(炙)60克 石膏500克 蒼術90克 粳米90克
用法:上銼如麻豆大。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溫服。
來源:《類證活人書》卷十八。
蒼術佛手湯
功效:理氣解郁,健脾祛濕。適用于潰瘍性結腸炎氣滯濕阻,便溏者。
組成:蒼術、佛手、白芍各10克,甘草5克。
制法:上藥加水適量煎煮,連煎2次,取藥汁200毫升。
用法:每日1劑,早、晚溫服。
蒼術地榆湯
功效:健脾燥濕,涼血止血,主治脾經受濕,痢疾下血。
組成:蒼術60克 地榆30克
用法:上藥研末。每服30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溫服。
來源:《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
獨活蒼術湯
功效:溫經散寒,除濕止痛,主治少陰寒濕腰痛,不能轉側,頭痛身疼,無汗拘緊,脈左尺細緊。
組成:獨活 蒼術 防風 細辛 川芎 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加減:寒甚,加生姜、桂枝。
來源:《癥因脈治》卷一。
防風蒼術湯
方劑功效:散風邪,健脾疏壅。
方劑主治:風壅肝木,損傷脾土,不能輸布水濕,飧泄身熱,脈弦腰重,微汗頭疼。
藥物組成:麻黃8分,防風1錢,蒼術2錢,白術3錢。
用法用量:水煎熟,熱服。取汗。
處方來源:《杏苑》卷四。
蒼術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