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通常都把消瘦 ,發育遲緩,貧血 還有缺鈣等營養缺乏性作為判斷寶寶營養不良的指標。雖然說這個方法可靠, 但是如果有了這些的癥狀,說明孩子的健康已經受到了一定的損害了。所以家長要及時發現寶寶營養的信號!
一 情緒變化
有資料表明: 當寶寶情緒不好, 發生異常變化的時候, 家長就應該考慮孩子體內某些營養素缺乏了; 當寶寶郁郁寡歡, 反應遲鈍, 表情麻木, 這在提示著寶寶體內缺乏蛋白質和鐵質; 當寶寶憂心忡忡,驚恐不安, 失眠健忘,表明孩子體內B族維生素不足; 當寶寶情緒多變, 愛發脾氣,這和孩子吃過多的甜食有關; 而當寶寶固執, 膽小怕事, 多是因為維生素A B族維生素, 維生素C和鈣質攝取不足所導致的。
二 行為反常
如果寶寶出現了不愛交往, 行為孤僻,動作笨拙則有可能是缺乏維生素C; 寶寶如果在夜間磨牙,手腳抽動,容易驚醒,常常是因為缺乏鈣質所產生的一種信號; 而寶寶如果出現了行為和年齡不相符,和同齡的寶寶相比幼稚可笑,這是表明了孩子的氨基酸攝取不足; 當寶寶出現了喜歡吃紙屑 , 煤渣, 泥土,這種行為被成為“ 異食癖”, 多和寶寶體內缺乏鋅 , 鐵, 錳等礦物元素有關。
三 過度肥胖
說起“胖寶寶” 大家都會想到這是因為孩子的營養過剩所導致的發福。 但是有另外一部分的胖寶寶則是因為營養不良。 簡單來說就是孩子因為挑食,偏食等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孩子某些“微量元素”攝入不足導致的。 “微量元素” 不足導致孩子體內的脂肪不能正常的代謝為熱量散失,只能積存在腹部和皮下,寶寶的體重也自然會超標了。
四 面部“蟲斑”
很多人認為寶寶的臉上出現“蟲斑”是寶寶肚子里有蛔蟲寄生的標志。然而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源于孩子維生素缺乏,是營養不良的早期表現而產生的皮膚病,稱為“單純糠疹”。
寶寶如果出現了營養不良,主要的癥狀有惡心 嘔吐 厭食 便秘 腹瀉 睡眠減少 口唇干裂 口腔炎 皮炎 手腳抽搐 共濟失調 舞蹈樣動作 肌無力等。家長一旦發現了寶寶營養不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寶寶的飲食和補充營養物質,以去除寶寶的病因和促進寶寶的消化功能改善。
最后祝福每個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們健康平安,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