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玉禮器的使用及玉禮器的性質、功用和特征,《禮記》中有較多的記述,通過這些記述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玉禮器的社會功用及在當時社會生活中所處的位置,如玉禮器與皇權。
古玉居珍藏的商代玉琮
《禮記》認為,玉是天子所擁有的重器,“崇鼎,貫鼎, 大璜,封父龜,天子之器也”(《禮記·明堂位》)。天子擁有了這 類大型玉禮器,則表示了天命所向,表示它所擁有的權力是正統 和唯一的,是符合理性的,因此這種大型玉禮器又是瑞玉。“諸侯 以龜為寶,以圭為瑞,家不寶圭,不藏圭,不臺門,言有稱也” (《禮記·禮器》)。
古玉居珍藏的商代玉環
什么是“瑞”呢?我們知道,古代的“瑞”有 幾重含義,最直觀的,“瑞”就是指天瑞之器,“以圭為瑞”就是 因為圭是瑞玉。進一步而言,“瑞”是指祥瑞,嘉瑞。而“瑞”的 最深刻的含義,則在于它表示天命所歸,“天子得天之物謂之瑞” (《禮記·禮器疏》)。表示上天對于天子的恩賜,而這種恩賜叉是 以國土為中心的。因而《周禮·春官》言“以玉作六瑞,以等邦 國”。但是“瑞”并不是只有天子一人能夠得到,其他人也可以得 到,只是必須得之于天子,“以圭為瑞者,圭兼五等玉也,諸侯之 于天子如天子之于天也,天子得天之物謂之瑞,故諸侯受封于天 子,天子與之玉,亦謂為瑞也,書云輯五瑞,又云班瑞于群后是 也”(《禮記·禮器疏》)。從這里我們可以知道瑞玉對所有者是何 等重要,它所表示的含義又是何等深刻,它不僅注重器物的稱謂 和樣式,而且在于獲取的途徑與形式。
古玉居珍藏的商代玉錛
玉禮器不僅象征祥瑞,而且還或隱或現地與神靈相通。儒家學者治學以現實為本,注重治國、齊家、平天下,不輕易言鬼神,《禮記》的作者也持這種慎重態度,閉口不言玉與神靈的聯系,但又不排除玉具有與鬼神相通的作用。《禮記·郊特牲》:“周人尚臭, 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陰達于淵泉,灌以圭璋,用王也。”注:“灌,謂以圭瓚酌鬯始獻神也。”《禮記·禮器》:“圭璋特,琥璜爵,鬼神之祭單席。”以玉做祭神之器,表示了對神的崇敬,也是因為玉器較其它器物更易為神接受。
古玉居珍藏的廟廟底溝二期文化玉圭
《禮記·曾子問》記載了天子、諸侯出行時向祖禰的禱告活動, 其中也要用玉:“孔子日:天子,諸侯將出,必以幣帛皮圭告于祖 禰,遂奉以出,載于齊車以行,每舍奠焉,而后就舍,反必告,設 奠。卒,斂幣玉藏諸兩階之間,乃出,蓋貴命也。”出行之前,用 幣帛皮圭向祖禰禱告,然后把物品拿出,放到乘坐的車子上,回 來后再禱告,把玉器埋于兩階之間。
《禮記·明堂位》記載了在祭禮活動中用以禮天地四方之外的 其它玉器:“季夏六月,以稀禮祀周公于大廟,……灌用玉瓚大圭, 薦用玉豆雕甚,爵用玉戎仍雕,加以璧散、璧角……”依據其注,我們知道,瓚是以玉為柄的勺形器,而璧散、璧角為何物,目前尚無定論。
古玉居珍藏的廟底溝二期文化玉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