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博物館-元 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唐宋元明清之龍紋的演變
春節參觀揚州博物館時,我將時間排得滿滿的,我對老公說:揚州博物館內除了其他藏品外,揚州,是古“九州”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寶貝一定很多,人家有一個《國寶館》估計我們得多花點時間。帶著充分的準備我們來到揚州博物館,進入國寶館,著實讓我大出意外,三百平米的地方,竟然就只有一件器物,它便是這件元代的霽藍釉白龍紋梅瓶,這在中國的博物館界絕無僅有。國寶館整個色調為低暗的灰藍色,更顯空曠、安靜。一束金色的光暈集中在展廳中,觀眾無論從哪個角度切入,視線一定會投射在展廳中央的寶貝上面。周圍布墻也全是對它的介紹,由此可見它之寶貴。
博物館的介紹圖
揚州博物館-元 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揚州博物館-元 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揚州博物館-元 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揚州博物館-元 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高43.5厘米 口徑5.5厘米
最大腹徑25.3厘米 底徑14厘米
詳情:梅瓶口小頸短,口沿平坦,肩豐漸滑,肩以下逐步收斂,至近底處微微外撇。梅瓶腹部刻劃出一條龍追趕一顆火焰寶珠,其紋飾為俗稱的趕珠龍紋。龍環繞于瓶身一周,龍首上仰,雙角微微后翹,龍眼突起,顯得炯炯有神。以藍釉點綴眼珠,在青白釉的襯托下,更顯突出,起到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龍張口吐舌,露出利齒,上、下顎唇邊卷翹,頸部細長,有一束長鬣作飄拂狀。背部背紋動感鮮明。伸出的四肢指尖鋒利。輔助紋是四朵火焰形云,火焰的根部連有一顆小型寶珠,象浮動的珊瑚枝一樣,更加襯托出巨龍以其叱咤風云之勢,騰飛于萬里長空之中。此瓶由五節坯胎粘接而成,但在口徑和近底部的兩道接痕不易被發現,制作工藝十分精良,是元代瓷器的代表作,也是元藍釉瓷器中的珍貴藝術品.
梅瓶造型秀美,紋飾精美生動,藍釉呈色鮮明純正。高溫藍釉的燒制成功,為瓷器的顏色釉增添了新品種,為明清兩代景德鎮制瓷工藝的高度發展奠定了基礎。
該瓶為揚州博物館“鎮館之寶”
小貼示: 元代藍釉產品傳世十分稀少,全世界僅存12件左右。故宮博物院藏藍釉白龍盤一件為清宮舊藏之物,盤中心貼塑三爪白龍一條,龍紋矯健,剛勁有力,動態盎然,為典型的元代龍風格。同樣的白龍盤早年流散國外兩件,一件存日本出光美術館,另一件現存日本大板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解放后,杭州出土元代藍釉爵杯一件,保定市出土元代藍釉金彩杯和盤各一件。上世紀90年代鎮江地區出土藍釉白龍罐一件,是殘器。伊朗巴士頓博物館、阿特別爾寺和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博物館分別收藏有元代藍釉白龍和白花、飛鳥及海馬紋的大盤一件。此外就是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僅存三件,另兩件分別收藏于北京頤和園和巴黎吉美博物館。
梅瓶曾經的主人是揚州輕工機械廠的退休工人朱立恒先生,這件國寶本是他家祖傳之物.30年前,就是他以18元的價格把梅瓶賣給了文物商店的。1976年地震震情緊張,因擔心梅瓶在地震中遭到破壞,于是瞞著媽媽和哥哥來到文物商店,當時收購人粗略驗瓶后開價格16元,最后18元成交。
據朱立恒先生回憶,此瓶船到他這一輩已是第六代了.祖輩幾代曾在朝廷做官.1945年他家住江都時,曾有人以18石米向他母親收購梅瓶,被他母親拒絕了。文革時為保護梅瓶不被破壞,母親還用墨汁把瓶上的龍紋涂抹起來,用面布包好藏于床下。這個梅瓶在民間保存了600多年,在沒有很好保護措施下依然完好無損,可見其工藝之精湛,質地之上乘,價值之珍貴。
周長源,原工作于揚州博物館,是瓷器方面的專家(還有很多頭銜)。正是他找到到了梅瓶當年的主人。因從事瓷器方面的研究,所以他一直留心梅瓶1992的身世查考,不過歷時十年一無所獲。直到1992年,因家中父親去世,他在家中宴請幫忙料理喪事的朋友吃飯,而梅瓶的主人正是他弟弟的朋友。在席間大家談及古玩珍寶時,朱先生講出了梅瓶出售的經過。后來周先生專門寫文章介紹了梅瓶的真正出處刊登在收藏家雜志上。當時文物商店對元代瓷器缺乏研究,誤定為清代,長期置于店內并未給予重視。又過了一段時間,上海市外貿公司的一位沈勝利先生來揚,見到梅瓶后對梅瓶的年代提出了異議。由此受冷遇的藍釉白龍紋梅瓶開始受到揚州文物商店和中國古陶瓷學術界的關注。后經故宮博物院的先銘先生(已故)。南博的王志敏先生(已故)兩位古陶瓷專家共同鑒定一致認定為江西景德鎮窯元代藍釉瓷器精品。
晏炳森,原揚州博物館館長,正是他的努力爭取,才讓梅瓶在揚州博物館安家落戶。1978年在北京舉辦的“各省,市,自治區征集文物匯報展”時首次亮相,引起了國內各大博物館的極大關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博物館紛紛向揚州博物館表示了想收藏此瓶的愿望。為了留住梅瓶晏老花費了不少工夫。1981年,元代藍釉白龍紋梅瓶正式在揚州博物館扎了根。現在全世界發現的元藍釉白龍紋梅瓶僅見三件。其中一件收藏于法國集美博物館。另一件藏于北京頤和園管理處。而揚州這一件比前兩件高出10厘米,是最大最完美的一件。幾年前英國曾拍賣了一只同類型的花瓶,成交價折合人民幣2個多億,揚州這一只的價值比之有過之而無不及。1992年經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評定,梅瓶為國寶級文物。直到2005年雙博館正式開館,它才重見天日,鄭重地陳列于國寶展廳,受萬眾矚目。
現在瓶子原主人已經退休,在揚州一個小巷子中開面館,一家人過著平淡的生活。閑暇時帶著小孫子來博物館看看這只原來屬于他家的現在是鎮館之寶的元代梅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