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精賞】
近現(xiàn)代 · 吳湖帆《云封南岳圖》
雖然自董其昌以來,中國的文人山水畫崇尚“南宗”繪畫,即以王維為鼻祖,董源、巨然為實踐領袖,而元代黃公望等四大家為宗師的脈絡。這一派多用披麻皴的技法描繪江南丘陵緩坡、雜木叢生的風景,呈現(xiàn)出平淡沖和、淡泊寧靜的風格。因此與所謂的“北宗”山水崇尚技法,以描繪形體為主,勾勒輪廓后填以青綠重彩的審美情趣大相徑庭。吳湖帆服膺于董其昌的理論,并且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亦是步趨“南宗”的表現(xiàn)技法。不過,董其昌并未拋棄色彩的表現(xiàn)手法,他上溯文人青綠山水畫的傳統(tǒng),作了大量仿張僧繇、楊升的作品,如《晝錦堂圖》就是他青綠山水的代表。這一點同樣影響了吳湖帆,他中年對青綠設色山水產(chǎn)生興趣,并由張伯駒層層渲染的方法受到啟示,發(fā)展出自己典雅精致的風格。
吳湖帆(1894-1968)名倩,本名萬,又號倩庵,別署丑簃、翼燕,齋名梅景書屋,江蘇蘇州人。農(nóng)工民主黨黨員,上海市政協(xié)委員,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會員。西冷印社社員。山水畫家,畫風秀麗豐腴,清秀雅逸,設色深具煙云縹緲,泉石洗蕩之致,在傳統(tǒng)技法上有發(fā)展。初從清初四王入手,繼對明末董其昌下過一番功夫,畫風丕變,受到宋代董源、巨然、郭熙等影響,骨法用筆,漸趨凝重。
款識:云封南岳蒼龍隱,花報瑤臺赤鳳飛。乙酉(1945)六月,仿郭熙為葆初先生六十壽。倩庵吳湖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