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的高度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當孩子不喜歡閱讀時,我們應該想想,作為父母的自己是否喜歡閱讀呢?連你自己都不愿意放下手機去好好的看一本書,憑什么要求孩子呢?在家庭教育中不光是孩子,父母一樣要時刻保持求知欲和毅力。
2.孩子是家庭的縮影,他的壞習慣都來自于父母
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后都有優秀的父母,同樣每一個問題學生的背后也有著問題父母的影子。當你責罰孩子時,孩子回答你說她學的是爸爸或者媽媽,那么請先責罰他所模仿的那個對象。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它將影響到隨后到來的學校教育效果。而孩子的壞習慣往往都是學自父母。
3.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
“你要好好學習,將來找個好工作”,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說這句話,然而孩子的心理可能在想:你每天就是抽煙喝酒斗地主,憑什么我就要只能讀書不能看電視?——作為父母,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你希望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要先做到。
4.多讓孩子做決定,即便結果注定是失敗的
當孩子憑借自己的意志做出一個決定時,我們需要支持孩子的決定,只要這個決定不會傷害到他人或者嚴重傷害到孩子自己,尤其是孩子做出的人生第一個決定時,即便我們已經知道這是個錯誤的決定。當孩子習慣自己做主時,就會習慣自我思考,通過不斷的試錯培養孩子的思考力。
5.不要讓孩子成為家庭教育矛盾的受害者
在商場里,孩子想要買一個玩具,媽媽說不可以,但是爸爸已經掏出錢包去買單了。這樣的情況我們經常會簡單,有所變化的也就是掏錢的角色。夏天的時候爸爸給孩子買冷飲買果汁,但是媽媽說只能喝礦泉水。作為孩子,他是有自己獨立思考能力的,父母不同的教育觀在孩子的面前展現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不論孩子聽從哪一方,都會受到另一方的批評。
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發生分歧時,應該避免當著孩子的面爭論,而是統一后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