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類風濕是臨床常見的致殘率很高的一種自身免疫病,如未給予有效治療,兩年關節侵蝕破壞率達30%,三年關節侵蝕破壞率高達70%,以后病情逐漸加重可造成永久殘疾。因此專業早期診斷對類風濕治療至關重要。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類風濕的檢查技術也發生著巨大變革。根據鄭州京科類風濕研究院首席專家李明院長近30年科研經驗和類風濕診斷技術的相關權威文獻,總結了目前類風濕診治領域常用的檢查技術在類風濕診斷的應用價值,分析了其在類風濕診斷中的優劣勢。
關鍵詞:類風濕關節炎;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TMT專項檢查體系。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以對稱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表現,受累關節表現為疼痛、腫脹、畸形、功能障礙,多呈現為慢性反復發病,最終導致病變關節功能喪失。類風濕發病早期即可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所以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患者預后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目前類風濕的診斷主要有傳統的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到現在的TMT專項檢查體系三大類。
一、血液檢查
血液檢查主要檢查患者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是否異常,白細胞是否增多,類風濕因子是否陽性,自身免疫抗體情況,血清檢查自身抗體、血沉、C反應蛋白的指標。這些實驗室檢查項目對類風濕的臨床診斷、治療、預后都發揮了一定作用。但是RF陽性不一定就是類風濕。
總體上血液檢查解決了大部分患者的診斷問題,對于檢測不到相關抗體這應結合臨床表現等綜合分析以診斷。
但因其技術的局限性,臨床上無法為醫生提供精準治療依據,再加上臨床上很多免疫類疾病相似,單一血液檢查容易造成誤診誤治。
二、傳統影像學檢查
X片檢查
X線平片曾被認為是診斷類風濕關節病變的金標準,對 類風濕診斷、病情演變的監控、關節病變的分期均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其早期可以顯示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骨端骨質疏松(Ⅰ期);關節間隙變窄(Ⅱ期);關節面蟲蝕樣改變(Ⅲ期);晚期關節半脫位、關節纖維性和骨性強直(Ⅳ期)。對于類風濕早期診斷而言,傳統 X線檢查特異性差,軟組織分辨力低,對于滑膜病變、血管翳形成均不能進行診斷。早期軟骨破壞是類風濕病理改變的重要階段,X 線也僅能通過關節間隙變窄、關節面模糊和硬化等來間接推斷。
總體可見X線檢查:簡便、迅速、價廉、無創,輻射小、可連續動態及重復掃描的特點,因此易于推廣應用,常作為疾病臨床診斷常用的方法。
但存在有些部位偽影太多,早期診斷敏特異性差,容易漏診等缺點。
超聲檢查
超聲主要顯示了關節面粗糙不整,骨皮質不連續、中斷能發現早期類風濕滑膜增生和骨破壞等病變,跟 X 線相比,高頻超聲在關節滑膜、血管翳甚至是骨和軟骨的檢查中存在明顯的優勢,尤其是在關節炎的早期,超聲檢查的敏感性更高。因為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具有極高的軟組織分辨率,可顯示早期 RA 患者滑膜的增厚、不光滑和滑膜血管的異常增殖,即滑膜血管的低速血流信號。
綜合分析超聲檢查對于早期類風濕檢查敏感性高,價格低廉、簡便易行。
但清晰度分辨率等方面明顯弱于CT或MRT,對病灶的病理性質缺乏特異性,診斷要結合其他影像學檢查治療。檢查檢查結果受醫師臨床水平和經驗影響。
CT檢查
隨著 CT 技術的發展,臨床對 CT檢查使用率越來越高。對于 類風濕診斷而言,CT 具有較高的密度分辨力,較傳統X 線平片而言更容易發現重疊部位的骨質破壞。臨床運用CT檢測更多用于胸部的平掃檢查。這是因為肺臟是類風濕常累及的關節外器官,肺臟病變甚至是患者前來首診的病因之一。
CT檢查與MRI 和超聲檢查相比,CT 具有電離輻射、軟組織分辨力低等缺點,很難發現滑膜病變以及骨髓水腫,對關節軟骨的改變也不敏感。
核磁共振(MRI)檢查
MRI 檢查對早期 類風濕的顯示敏感性很高,不僅可以早期發現 類風濕關節內滑液滲出、軟骨下骨水腫、滑膜炎、交叉韌帶、半月板的損傷,還可以早期排除骨腫瘤和缺血性骨壞死等疾病,同時可以監控全程 類風濕的病理改變過程。
MRI 具有組織分辨力高、多序列、多方位、多參數成像等優點,可為疾病的診斷提供較為可靠的間接征象。但檢查費用昂貴,在基層不易普及,且檢查持續時間長等不足。
三、現代最新影像學檢查—TMT專項檢查體系
類風濕關節炎的TMT專項檢查體系包含TMT醫用紅外熱成像儀、微循環障礙檢測儀、骨密度檢測儀等專項專科儀器,做到全面檢查患者的疼痛源,活動障礙程度,免疫功能和體質狀況,為臨床緩解疼痛,恢復關節活動,調節免疫和體質提供了科學依據。
其中,TMT醫用紅外熱成像儀彌補了傳統查看只知有炎,卻不知炎癥位置、有多少的缺陷,能夠看清炎癥位置、多少,指導醫師精準祛炎!防止患者盲目治療、為醫師分期分型治療帶來科學依據。能夠比CT、X線、MRI等提早發現病變趨勢6—12個月,為早期類風濕患者爭取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同時其不抽血、無輻射等全程無創檢測,10分鐘即可出具診斷報告,方便快捷。至于缺點臨床運用至今還沒有明顯發現。總之,縱觀我國這些年來類風濕檢查加上在逐漸變好,對類風濕檢查診療診療進程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