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要求,“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著力提高教育質量”“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進一步強調,“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促進高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委托社會組織開展教育評估監測”。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是黨中央在我國由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對高等教育做出的重要部署。促進高等學校步入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教學評估是其中的關鍵抓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要“建立高校分類體系,實行分類管理”。為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精神,在總結我國三十多年的評估經驗教訓、充分參考和借鑒國際先進做法的基礎上,教育部于2011 年10月頒布了《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意見》(教高[2011]9號),對新時期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做出了整體規劃,提出以學校自我評估為基礎,以院校評估、專業認證及評估、國際評估和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常態監測為主要內容,政府、學校、專門機構和社會多元評價相結合,與中國特色現代高等教育體系相適應的教學評估制度。這一制度簡稱為 “五位一體”本科教學評估制度,是未來一段時期開展評估工作的重要依據。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簡稱審核評估)是 “五位一體”評估制度中院校評估的一種模式。《教育部關于開展普遍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的通知》(教高[2013]10號)中指出:“審核評估是我國高等教育新形勢下,總結已有評估經驗,借鑒國外先進評估思想的基礎上,提出的新型評估模式,核心是對學校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效果的實現狀況進行評價。”概括地講,它是依據參評學校自身設定的人才培養目標,來評價學校人才培養目標與效果的實現情況。審核評估旨在推進學校人才培養多樣化,強調尊重學校辦學自主權,體現學校在人才培養質量中的主體地位。
審核評估不同于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和水平評估。合格評估屬于認證模式評估,達到標準就通過。水平評估屬于選優模式評估,主要是看被評估對象處于什么水平,重點是選“優”。審核評估主要看被評估對象是否達到了自身設定的目標,國家不設統一評估標準,是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審核結論不分等級,形成寫實性審核報告。審核評估的核心是“質量”,目的是“保障質量”,即要促進高等學校堅持內涵式發展,引導學校建立自律機制,加強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強化自我改進,不斷提升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摘自: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工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