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是指制造機器的機器,也被稱作工業母機,凡是對加工精度要求較高,表面粗糙度要求較細的零部件都需要通過機床加工,因此機床在下游制造業和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2019年全球排名前十的機床廠商來看,其規模均可達百億人民幣以上,且各自產品和下游領域間的重疊并不明顯,表明機床行業有能力誕生多家具備突出競爭力和可觀規模的行業龍頭。
根據Gardner數據,2021年我國機床行業消費額超過28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過2000億元,而在2020年中國機床消費額占全球機床消費額已經超過30%。國盛證券認為,龐大的市場是孕育龍頭企業的前提,我國千億級的市場給龍頭機床企業的誕生提供了土壤。
1)機床是“工業母機”,千億大賽道有望誕生核心資產。
中國機床行業市場規模巨大,品種繁多,具備誕生核心資產的可能。
①市場空間大:機床行業市場容量大,是生產一切工業品的基礎設備,金屬切削機床和金屬成形機床歷史最高總市場規模接近2500億元,是機械行業規模僅次于工程機械的大賽道。
②有望出現核心資產:歐洲、美國和日本等制造業強國均孕育出了年收入百億以上的大公司。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機床市場,具備孕育全球龍頭的土壤。
③品類繁多:機床行業產品品類繁多,國內外各有細分龍頭。未來優質的民營龍頭企業有望加快提升市場份額,并提高產品品質,成為能夠與國際頂尖機床企業比肩的國產龍頭企業。
④自主可控關鍵一環,政策持續加碼:機床的應用領域關系國家安全的重點支柱產業。
2)把握行業長期邏輯,小周期中靜待龍頭顯現。
機床行業與叉車、工業機器人、注塑機等產品同屬受益于順周期的通用自動化設備。
國盛證券認為機床有獨立于其他通用設備的投資邏輯:
①規模:中國機床行業在20Q2開始陸續進入更新替換周期,未來5年行業市場規模有望持續增長。
②格局:國產替代與“國企退民企進”同步進行,優質的民營機床公司有望脫穎而出,接力國營機床完成國產替代。
③產品:傳統機床走向數控化、伺服化,加工部件的精細化要求驅動國產機床從二軸、三軸向四軸、五軸機床的發展。
3)機床行業品種繁多,細分賽道各有龍頭。
機床行業細分品類較多,每個品類都誕生了相應的龍頭企業。金屬切削機床領域,【國盛智科】、【海天精工】、【創世紀】是數控加工中心的代表企業,【津上機床(中國)】、【浙海德曼】和【秦川機床】在車床領域較有優勢,【華辰裝備】的軋輥磨床已達到國際一線水準;金屬成形機床領域,【亞威股份】是該領域唯一一家民營上市公司,在折彎機、沖床和剪板機等領域做到國內龍頭。未來優質的民營龍頭企業有望加快提升市場份額,并提高產品品質,成為能夠與國際頂尖機床企業比肩的國產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