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美食,可以說是不計其數,題主只給了三道,說實話, 真的好難選擇的!
不過菊子姐姐思來想去,有三到最簡單的美食,菊子姐姐特別愛吃!推薦給頭條朋友們!
1.咸豆漿
豆漿是昔日上海人的早餐“四大金剛”之一。無論是大餅、油條還是生煎、小籠和鍋貼,一定要配著熱氣騰騰的豆漿吃才吃得舒服,吃得完美。煮著豆漿的大鍋前,只見師傅左手拿著一個藍邊碗,加入一湯匙兌了香醋的鮮醬油,右手拿把銅勺從鍋里提起一勺滾燙的豆漿,高高舉起沖進碗里,不多不少正好一大碗。只見碗里的豆漿立即呈現出絮狀來,灑上紫菜碎、榨菜末、蝦皮、油條段、蔥花,最后淋上幾滴香油或辣油,一碗賞心悅目營養美味的咸豆漿就端上桌來了。
2、上海生煎包
上海生煎包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據說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其特點為:皮酥、汁濃、肉香。輕咬一口,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肯散去。由于上海人習慣稱“包子”為“饅頭”,因此在上海生煎包一般被稱為生煎饅頭。餡心以鮮豬肉加皮凍為主,20世紀30年代后,上海飲食業有了生煎饅頭的專業店,餡心花色也增加了雞肉、蝦仁等多種品種。上海生煎包外皮底部煎得金黃色,上半部撒了一些芝麻、香蔥。聞起來香香的,咬一口滿嘴湯汁,頗受上海人喜愛。成品色白,軟而松,肉餡鮮嫩,舟有鹵汁,咬嚼時有芝麻及蔥香味,以出鍋熱吃為佳。
3、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種經濟實惠、獨具風味的小吃,已有50多年歷史。大排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經油氽、燒煮而成,既有排骨的濃香,又有年糕的軟糯酥脆,十分可口。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排骨年糕的兩大主料——排骨和年糕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具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云南南路46號的鮮得來排骨年糕,老字號的國營性質,服務、味道較之以前有些改變,適合去懷舊的排骨年糕最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