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則央視財經關于水貝黃金批發的新聞引起了行業人士的強烈反響,甚至有人說這是一次抹黑行為,完全是一個行外人士憑著一知半解,臆造出來的一個看起來很嚴重的問題。看著是一堆的真實調查文字,卻因為對行業的不了解,得出了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結論。
不過,在不明真相的消費者眼里,卻無疑是掀起了一場驚天駭浪!
本文的目的不是為了和大家爭辯,也不是為了推卸行業責任,也不否認在極個別領域(如微商)、極個別企業存在類似問題,在此,僅僅只是以一個在珠寶行業從業10多年的營銷人的角度(本人不太懂產品),用一些常見的生活經驗、工作經驗,來向大家表明一些事實,至于新聞中所指問題是否是以偏概全,由各位自行判斷。
同時,我也謹代表我個人、和不能代表的行業同仁,對大家推動珠寶行業前進的強烈關注及相關行為,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一、黃金珠寶行業的標識之痛:
該文稱,貴州工商部門抽檢當地市場黃金飾品有6成不合格,就是這一則語焉不詳的貴金屬抽檢報告,引發了央視記者對深圳水貝黃金批發市場的暗訪。
6成不合格,好可怕的問題呀,這在視誠信為生命的珠寶品牌企業眼中,無疑是嚴重的集體自殺行為,在日趨規范的中國珠寶行業,怎么可能還會有此類事件發生?
為此,帶著高度懷疑的情緒特意搜索了一下關于黃金首飾質量不合格的問題,度娘一下子給我了好多的回答,但無一例外的都是標識不合格。即使是最嚴重的3.15晚會xx生黃金摻假事件,也只是標識不合格。
2013年,央視315晚會曝光黃金行業亂象。稱“在河北廊坊金街的xx生黃金專柜,記者以5838元買了一條標稱千足金的黃金項鏈,經檢測發現該黃金首飾純度為994.4‰,誤差大于1.4‰。
首先,我們必須譴責企業這種虛假標識的行為,但同時,我們也來看一下產生此類問題的技術原因。
含金量不足,是不是商家偷工減料了呢?國家珠寶玉石質檢中心主任柯捷表示,其實黃金含量不足也不能全怪商家。由于黃金的質地較軟且熔點較高,所以存在連結點的黃金首飾一般都會采用焊藥焊接工藝,而焊藥的材料多為銅、銀、錫等金屬的合金,其含金量要低于首飾黃金原料的數值,所以焊藥的存在必然會影響黃金首飾的整體純度。
一般來說,黃金首飾原料的含金量越高,使用的焊藥檔次就越高。千足金就需要使用含金量較高的焊藥,但是即便如此,采用焊藥焊接工藝的產品也達不到千足金99.9%含金量的要求。
所以,在檢驗中就會視不同的檢驗方法,允許存在誤差,其中無損檢驗方法允許存在誤差30‰,所謂有損檢驗,就是在黃金首飾融化之后通過高壓氣流將焊藥等雜質吹走,然后用化學分析的方法測試出樣品的精確含金量,其測試結果精度較高。而無損的檢驗,是基于熒光光譜技術,其精度不僅取決于儀器設備本身,還與操作機器的人是不是熟練掌握正確的技術方法有關。
據了解,無損檢測是商業檢測中最常使用的方法,絕大多數金飾產品在進入市場前都使用該方法進行檢測。但是,因為無損檢驗允許誤差在30‰以內,所以只要焊藥所帶來的含金量降低數值在誤差范圍以內,都會被視作檢測合格,這也是很多采用焊藥焊接工藝的“千足金”黃金首飾仍然能夠獲得檢測證書的真正原因。
其實千足金和足金之間的真實差價每克不過幾元錢,無損檢測的誤差范圍應該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因為不可能為了測試純度,就將黃金首飾全部融化掉,所以無損檢驗的方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千足金”首飾的制作原料確實是99.9%的含金量,而且對于一些工藝復雜的首飾,焊藥的使用又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因為焊藥這一無法回避的小瑕疵就降低自己的標示,所有企業肯定是難以接受。
網絡評論:
@shlmgyg:據央視315晚會報道,經過抽查。xxx生黃金純度為99.5,如按每克350元計,差價是1.75元,明天去買。
@作業本:315晚會遠比它所打擊的企業惡心,蘋果還給修,三鹿奶粉受害者有人管嗎?xxxx生金含量原來有997.7‰啊,對于一個給鐵鍍金都能當純黃金賣的民族來說997.7‰是多輝煌的數字。315這么牛逼敢查奶粉么?敢查水么?敢查中石油么?敢查中石化么?敢查中移動么?關系國計民生的一個不查凈弄些替罪羊裝逼。
@Amnesia:xxxx生的金鏈子,黃金含量居然高達99.77%。那條價值5838的鏈子,算下來周大生靠摻了0.23%的假,賺了你5838*0.23% = 13塊4毛錢。真是良心企業!
非常感謝消費者的理解與支持,不過,這絕不能作為企業和品牌放松自己標準的理由!相反,惟有更加努力才能報答消費者的寬容!
二、新國標實施后的市場滯后反應
自2016年5月份開始,新國標統一實施,再也沒有萬足金、千足金、足金的差別了,統一標識都為足金,在此過程中,可能部分店鋪思想上不夠重視,就沒有及時按照新標準更換標簽、或更改字印,所以,才有可能導致出現了新聞中的說的6成不合格。因為新聞沒有詳細說明,根據以往的慣例,大多可能是上面所說的因素,應該并不是產品本身的質量問題!
就如同原來流行的超級美女、一級美女等稱謂,現在統一稱呼美女,改了稱謂,不改美女漂亮的本質呀!
三、黃金珠寶首飾該如何標示印記、該何時標識印記?
新聞中用大篇文字說明了水貝黃金批發領域,關于打印記、作標簽是如何的隨意和混亂,出廠時沒有印記和標簽。不可否認,在此,行業內存在著一些監管和流程上問題,但同時,也不可否認,在水貝黃金批發行業,打標簽有時也并像新聞中所說的那么輕松和隨意。
關于品牌的授權問題,不是任何一家珠寶店,都敢隨意的亂打字印的,1、亂打與自己品牌標識不一致的字印消費者也不接受,2、假冒未經授權的別家的品牌那是冒法律甚至犯罪的風險,品牌公司授權許可店鋪自行打字印或由第三方代打字印才具備相應效力。3、亂標含量?工商罰款、媒體緊盯、職業打假,投資動輒幾百上千萬的珠寶生意,不是在過家家玩游戲,哪一家在產品問題上不是小心再小心?
字印一定要廠家打、標簽一定要廠家綁嗎?品牌企業自行處理就是違反標準了嗎?對任一款黃金珠寶首飾來說,提供信譽擔保、對產品質量負責任的是品牌、是零售企業,而不是批發商、不是加工廠,再說了,在批發環節就打上字印、品牌標識,除非品牌企業預定產品才有可能實現,常規批發怎么可能實現先打標識?再說了,黃金珠寶首飾的標簽一旦綁定在首飾上,在交易過程中的稱重環節,不可避免的就會影響重量。
品牌公司自我市場督查,讓假冒無法光明正大的存在:各品牌企業對加盟店鋪的產品督查,那是相當重視的,一旦發現問題,往往會處以高額罰款。
從新聞中看來,似乎銷售人員向記者所說內容是挺容易的,好象可以隨意地輕易就制造出一批假冒某一品牌的產品出來,但其實,行業自有其約束機制和市場規律,表面上的隨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規則之上,看似隨意實際不隨意,珠寶行業是一個考驗誠信的行業,特別是經過近20年的發展,誠信的基礎已經相當扎實,只要是任何一家品牌企業,在此方面都不容許自己犯下如此低級錯誤。
不過,新聞中也確實反映出了一些問題,希望我們的品牌企業,在品牌授權管理工作方面作得更細致,加工批發企業和第三方加工企業,均應該建立一套詳細的控制流程和認證措施,共同推動行業朝著更完善的方向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