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觀察的青聚小編發現
四川話可能消失的原因有兩個
我們先來擺哈第一個
四川方言當中的很多詞匯在消失
網絡詞匯更新的速度很快
現在的年輕人感覺更喜歡“梗”
顛轉把一些本土文化整搞忘了
先不說具體的詞匯
從最基礎的讀音來說
先來個簡單的
?? ?? ??
成都被稱為蓉城
“蓉城”的拼音是
“róng chéng”
現在的年輕人用四川話讀
“rong cheng”
劃重點了
“蓉 容 榮”
一律讀“yong”
yong 城 yong易 光yong
還有就是
“允許”
拼音是 “yǔn xǔ”
如果用四川話還是說
“yun 許”
那不好意思
又整拐了
這個讀“yong 許”
成都著名景點杜甫草堂
你讀啥子?
“dù fǔ”?
還是沒對!
資格的都讀“杜pu”
那杜甫草堂旁邊的浣花溪
又咋個讀?
“huàn huā xī”
錯了錯了錯了
應該讀
“kuan 花 qi”!
現在有很多朋友肯定很疑惑了
“未必我是個假的四川人?”
先不要慌
假不假不要這么早下定論
我們再擺一哈快要消失的詞匯
先來一個簡單的
很多朋友說話的時候都是
“你以為……”
四川話應該咋說?
你mei到……
或者是
你只mei到……
那“蹭飯”又是咋個說的喃?
現在大家都說:
“我尖去哪個屋頭蹭了個飯……”
應該這樣說:
“尖去張哥那吃了個抹貨,只化渣”
“跟到兄弟伙出去吃了個巴片兒哈”
又或者
“你做這個事情有莫得把握?”
應該是
“你這個樣子整有莫得哈數?”
有一種說謊
是扯謊lia白
有一種顏色
叫黢馬打黑
有一種打呼
叫扯噗汗
有一種麻煩
叫你娃脫不到爪爪
還有一種青聚小編
叫跟der撲爬 打探成都大小事
甚至從大人打探到了小娃兒
跟到來擺一哈另外一個方面
?? ?? ??
現在的小朋友都不會說四川話
我們那二年生流行一句話
天不怕地不怕
就怕四川人說普通話
但是這二年生
家長些怕娃娃學不好普通話
從小就用普通話跟娃娃兩個交流
學校的教育也越來越好
娃娃也聰明
拼音一學就會
普通話也說得好
整得來現在四川的這些小娃娃
只能聽得懂四川話
但是他們說不來
在學校頭
也不用四川話交流
統一用普通話
不說普通話的娃娃
感覺就不像乖娃娃一樣
有沒有發現
一個只說普通話的小朋友
說出來的四川話
也很怪
就像小編的一個妹妹
從小到大只說普通話
現在上小學了媽老漢兒想教她說四川話
說出來就變味了
問她剛剛在干啥子
她用普通話回了一句:
“才將在看電視”
四川話不像四川話
普通話不像普通話
未必四川話消失了過后
又誕生了新的方言?
在網上搜索關鍵字“四川話”
大家看得比較多的應該是
“差一票……”
辟個謠!不是真的!
其實啥子話都好
因為語言就是文化傳承的載體
口口相傳的東西永遠比書上有意思
這也是語言的魅力
看到這里
大家肯定都有疑問
四川話到底會不會消失?
語言作為我們溝通的工具
也應該伴隨社會發展而發展
還記得到小時候
四川方言版這幾個字有好受歡迎不?
比如方言配音的動畫片
假老練和風車車
蠟筆小新
還有四川話的電影
瘋狂的石頭
讓子彈飛
甚至很多歌曲也用四川話唱
四川話不一定會消失
但是那些消失的詞匯還會回來嗎?
來評論區聊一聊
你平時說普通話還是四川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