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學年度初一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學 生 情 況 簡 析
本學期擔任初一年級(11)、(12)班數學教學工作。該兩班共有學生173人。首先,以“立志成才”為初一新生的教育指導思想,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學習理想、目標,使新學期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其次,初一年級學生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要重視聽法的指導。學習離不開思維,善思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則學得死,效果差。初一年級學生常常固守小學算術中的思維定勢,思路狹窄、呆滯,不利于后繼學習,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法指導。學生在解題時,在書寫上往往存在著條理不清、邏輯混亂的問題,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寫法指導。學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記憶方法與其學業成績的好壞相關,初一年級學生由于正處在初級的邏輯思維階段,識記知識時機械記憶的成份較多,理解記憶的成份較少,這就不能適應初一年級教學的新要求,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記法指導。
使用教材及本學期教學內容
新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冊包括有理數,整式的加減,一元一次方程,圖形認識初步四章內容。
第1章“有理數”的主要內容是有理數的有關概念及其運算。通過本章的學習,要使學生了解有理數產生的必要性、有理數的意義,能夠從事有理數運算,體會“數的擴張”的一致性,并能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第2章“整式的加減”的主要內容包括用字母表示數,能更一般地表示數量關系,數和字母一起運算會使問題的解決更簡單.
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關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其中,以方程為工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重點,實際問題貫穿于全章始終,而對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關概念和解法的討論,是在建立和運用方程這種數學模型的大背景之下進行的。
第4章“圖形認識初步”的主要內容是圖形的初步認識,教科書首先從大量的實例入手,讓學生從生活中的物體中抽象出一些常見的幾何圖形,認識常見的幾何圖形以及進一步認識點、線、面、體,在此基礎上,通過從不同方向看立體圖形和展開立體圖形等活動,在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轉換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本學期教學任務及教學目標
1、基本技能:能夠按照一定的程序與驟進行運算、作圖或畫圖,進行簡單的推理。
2、邏輯思維能力:會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會用歸納、演繹和類比進行推理;會準確地闡述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3、運算能力:不僅會根據法則、公式等正確地進行運算,而且理解運算的算理,能夠根據題目條件尋求合理、簡捷的運算途徑。
4、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是指解決帶有實際意義的和相關學科中的數學問題,以及解決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形成用數學的意識。
方 法 與 措 施
1課堂內講授與練習相結合,及時根據反饋信息,掃除學習中的障礙點。
2認真備課、精心授課,抓緊課堂四十分鐘,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3抓住關鍵、分散難點、突出重點,在培養學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業務素養。 教學中注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教 學 進 度 安 排
周次 教 學 內 容(課 題) 課 時
1 正數和負數 2
2 有理數,數軸,相反數. 5
3 絕對值,有理數的加法 5
4 有理數的加法,有理數的減法. 5
5 有理數的乘法,有理數的除法 6
6 國慶長假
7 第一次月考復習課 5
8 有理數的乘方,科學記數法,近似數 5
9 整式,整式的加減整式的加減 5
10 整式的加減,中段考復習 5
11 中段考
12 一元一次方程,等式的性質. 5
13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二) 5
14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4
15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5
16 幾何圖形,直線射線線段 5
17 角,角的比較與運算,余角與補角 5
18 余角與補角,第四章復習 5
19 總復習 5
20 總復習 5
21 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