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廿二K成為社會新鮮人就業魔咒?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昨日以自己的座右銘「挑戰困難、突破瓶頸、創造價值」,期勉青年學生勇于「自討苦吃」。他并以親身經驗建議社會新鮮人,第一份工作能不能學到實務經驗,比薪水多寡更重要。
施振榮認為,任何工作機會都應該掌握,最重要的是從工作中學習實務經驗。社會大眾和媒體都把焦點放在薪水高低,「我覺得并不是明智之舉!以前我畢業時,從來沒想過薪水的問題。因為有了工作,就有機會學習。能力成長后,自然待價而沽,才有談判的籌碼。」
施振榮表示,臺灣現在不缺人才,只缺舞臺,應積極建構培養人文科技、整合創新能力的新舞臺,透過良性競爭激發年輕人創新潛能,舞臺越大,創造價值就越高。
他并期許年輕人不要局限在臺灣,只發揮一%的能力貢獻;要放眼全球舞臺,才能讓自己的能力百分之百發揮。施振榮也以自己的座右銘「挑戰困難、突破瓶頸、創造價值」,建議年輕人要有「自討苦吃」的工作態度,「這個工作如果不苦,我就沒有興趣!」
施振榮強調,要突破瓶頸就得挑戰困難,瓶頸如果容易突破,就輪不到你,因此要不斷「自討苦吃」,勇于向困難挑戰。在職場上,也要勇于突破傳統文化瓶頸,跟伙伴建立利益共同體的關系,不要有「師傅留一手」的陋習。「公司的主管如果留一手被我發現,我一定會糾正他,并考慮他的升遷。」
他以「利己可以贏一時,利他才可以爭千秋」,鼓勵年輕人要有利他的思維。大家都要贏,不想輸,結果很多人為了面子,把命都給拚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