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本叔
- 01 -
永遠不要把壞脾氣留給最愛的人
我有一個朋友麗麗,結婚8年了,是別人眼中養尊處優的全職太太,老公事業有成,兒子非常乖,可以說生活得幸福美滿,無可挑剔了。
但是,她上周突然跟我說要和老公離婚,而且語氣特別堅定,一點轉圜的余地都沒有。
原來,麗麗的老公越來越看不上她對這個家的付出,說起話來滿是嫌棄的口吻:
說她不上班,不掙錢,家里打掃得不夠好;
說她穿衣品味不高,帶出去丟面子;
說她對孩子的學習不管不問;
……
總是怪她沒盡到為人妻、為人母的責任。麗麗說這樣的日子真的過夠了。
老公完全看不到她的付出,自己每天起早貪黑地照顧他們爺倆,好像都是應該的。而讓麗麗這么堅定要離婚的導火索就是老公的語言冷暴力。
那天,麗麗在廚房準備晚餐,她老公像平時一樣,下班回家,脫了鞋子、衣服亂扔一地,就開始抱怨起公司領導的挑刺、同事的不敬業……
本就身體不太舒服的麗麗,聽了老公足足半個小時的抱怨,軟聲相勸:“工作上的這些事難免的,忍一忍,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她老公卻像被踩到了痛腳一樣,又開始數落麗麗:“你整天在家就帶帶孩子、煮煮飯有什么的,過得那么舒服,你能忍你倒是試試啊。”
麗麗委屈得不行:“我在家舒服?我整天連軸轉,照顧了小的還要照顧大的,一年365天沒有一天是能休息的,就算我生病了也得硬撐著,這些你都關心過嗎?”
會有人說,不就是一句話嗎,哪家不是這么過來的。是啊,確實就這么一句話,可是就是這一句話抹殺的,不僅僅是一個女人對你的愛,更多的是她對這個家所有的付出。
這些日積月累的打擊和否定,讓她徹底寒了心。一個女人可以堅強地扛起一個家,但是卻不能忍受最親密的愛人對自己的語言暴力。
哪怕就是那一小句話,也會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 02 -
道德婊們的語言到底有多可怕
這是一個自由發聲的時代,但也是一個隨意說話不用負責的時代。那些逞一時之快說出的惡毒之詞,就像一把把插進心坎兒里的刀,對別人造成的傷害,很可能一輩子都難以被撫平。
去年9月,喬任梁因長期遭受網絡暴力而抑郁身亡;
今年8月,吳京因電影大火被網絡噴子逼捐;
今年8月,榆林跳樓產婦家屬被網絡亂下定義;
今年9月,張韶涵在慈善捐款現場因站位被罵。
語言暴力事件層出不窮,可曾想過你們隨意的一句話,會給當事人造成多大的傷害,甚至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我們身邊這樣的語言暴力也不少。
看到開豪車的美女會說,這么小年紀開這么好的車一定是交際花吧,看到大齡剩女會說,30歲了還嫁不出去一定是太挑了,看到打架的孩子會說,這樣的孩子家教一定不好吧。
釘子雖小,但千千萬萬顆就是千瘡百孔。而被釘子穿過的心,將永無止境地墜落入深淵里。
- 03 -
這種家庭的孩子很難幸福
幾米說,小孩寧愿被仙人掌刺傷,也不愿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家庭是孩子的港灣,也是接觸社會的第一步。父母則是傳遞愛與溫暖的通道,但稍不留神,可能就成了恨與傷害的通道。
宋丹丹和巴圖一起參加了一檔綜藝節目,本應該是母子歡聚的歡樂時光,但宋丹丹卻在節目中不停地數落兒子巴圖。
嫌棄他不會做早餐,吐槽他腳趾發炎是自己啃的,甚至在巴圖躲到雞窩去“避難”時還不忘嘲笑一番。這樣的舉動連主持人都看不下去了。
這樣打擊式的教育方式真的好嗎?想起之前網上做過一個調查:“你為什么內心深處永遠無法原諒父母?”
網友小天使說,自己一輩子不都會忘記她媽媽生日那天對她說過的話。
那天,她買了一個大蛋糕,興沖沖地給媽媽祝福,說:“媽媽,我一定好好讀書,將來長大了給你養老。”
她媽媽很不屑地說:“我有你弟弟,用不著你給我養老?!?/span>
她瞬間就呆住了,接著二話不說,拿起蛋糕就扔到了樓下。
“我很受傷,特別特別受傷!”
從此,她再也沒有和她媽媽說過一句話。
一直到今天她生孩子,她從未帶孩子回過家,也沒有留存她媽媽的電話號碼。
有時候她媽媽會發微信來問:“把孩子抱回來讓我看看吧?!?/span>她回復:“讓你兒子去抱他的孩子!”
“即使過去幾十年了,這句話想起來,我依然痛心,非常非常痛心。我永遠不會原諒她?!?/span>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個女兒的做法太偏激了,但是要知道只有最親密的人才能傷你最深。父母語言暴力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創傷,孩子一生一世都在發疼。
你有沒有想過,你隨口的一句貶低、嘲笑孩子的話,卻能夠對孩子的內心產生強烈的顫動?
“你看隔壁家XXX,再看看你”、“蠢的跟豬一樣”、“你怎么那么笨”、“你怎么不去死”、“我寧可沒有生過你”、“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當你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和你越來越不親近時,請回頭看看,你對自己的孩子都做了些什么。不要等到悲劇上演了,你才追悔莫及。
- 04 -
傷孩子最深的永遠是這一點
前些天,去看了一部由徐嬌、胡夏主演,王力宏、蔡卓妍傾情出演的青春片《會痛的十七歲》點映。這部影片里沒有狗血四濺的劇情,和以往青春片“墮胎,出軌,撕逼”的慣常套路不同,它拍出了真正的“中國式青春”。
它也在告訴我們:傷孩子最深的,往往是周遭的語言暴力。
主人公夏遠遠遭遇的充滿語言暴力的17歲,讓人心疼得想落淚。
電影中,因為夏遠遠又考了倒數第一,并且在課本下放了本漫畫書。班主任古老師沖過去把她的絕版漫畫書撕碎,竟然還要求全班同學站起來舉手表決,讓夏遠遠滾出教室。
試想一個孩子,被老師孤立,被全班同學孤立,被傳輸的價值觀是:你是個學渣,你是個沒用的人,你影響了整個班級的平均分,你就應該滾出課堂,你這輩子都完蛋了,她的內心該有多無助,多絕望。
我們的“中國式青春”里充斥著這樣的教育偏見,還記得那些年,你曾遭遇或者參與過的這些語言暴力嗎:
學渣會干擾成績好的人學習;
成績不好,人品也不會好;
別和那些成績差的孩子玩,會把你帶壞的;
……
說一個叔的親身經歷吧。叔高中時因為物理成績不好,總是給班級拖后腿,所以經常被物理老師批評、諷刺,慢慢就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討厭起了這門學科。
即使后來換了老師,還是對物理提不起興趣,就這樣,一個想好好學物理的學生,因為老師的語言暴力“死”了。
其實當年馬云進了3次考場,參加了3次高考,2次落榜,數學成績分別只考了1分和19分,第3次才考取了當時的杭州師范學院。
叔不禁要問:“你的孩子,你的學生的數學成績難道比馬云還差嗎?”所以請別再用語言暴力打擊孩子,給孩子貼標簽,我們應當為每個孩子感到自豪!
一切教育的核心都應該是陪伴與愛,我們欠那些遭遇過語言暴力的孩子,一句“對不起”。
- 05 -
所有的悲劇,都是從不好好說話開始的。語言暴力真的很可怕,它可能會毀了一個人的一生。
如果你遭遇過語言暴力,請你記?。翰灰侔炎约阂粋€人關在屋子里,走出去你會找到真心的朋友。無論世界怎么改變,尊重自己的內心,勇敢地去前行。
如果你身邊有遭遇過語言暴力的朋友,請告訴他們:愛是一個次元,我們會陪著他們;無論他們做什么,會選擇相信他們。
如果你還不能完全了解語言暴力,可以在9月15日那天走進影院,去看看《會痛的十七歲》,里面真真切切地還原了語言暴力,也還原了那些年我們最真實會痛的青春。
請讓我們一起拒絕語言暴力:
在婚姻中,給對方應有的尊重,給彼此一個舒適的生活氛圍;
在社會中,給別人喘息的空間,給大家一個和諧的生活環境;
在家庭中,給兒女發聲的機會,給家庭一個溫馨的生活空間;
在學校教育中,給學生改變的時間,給孩子一個積極的學習環境。
我們用一年時間學會說話,卻應該用一生學會閉嘴。
你的鼓勵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被溫柔以待。
作者:一本叔,本文系一星期一本書原創,轉載請標注來源:一星期一本書(ID:yer808)。一星期一本書,再忙也不忘記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