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蜂學:就是研究和分析蜜蜂屬各種昆蟲的一門學問,主要包括蜜蜂生物學,蜜蜂育種學,蜜粉源植物學,蜜蜂保護學,蜜蜂機具學,蜂產品分析與加工學及蜜蜂飼養管理學等方面。
2、養蜂業: 利用蜜蜂以取得蜂產品,并為農作物授粉以促進農業增產的生產部門。
3、蜜源植物: 能夠分泌花蜜活花粉并且能夠被蜜蜂采集利用的植物。
4、粉源植物:是能產生花粉供蜜蜂采集的植物。
5、蜜粉源:是養蜂生產的首要條件,是養蜂生產的物質基礎。
6、花蜜: 花蜜是花內蜜腺的分泌物,植物開花時,植物體內貯存的有機質一部分輸送到花部后,轉化為糖汁貯存在蜜腺內,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糖汁會透過蜜腺表皮分泌到蜜腺外,形成花蜜。
7、蜜腺:植物體上分泌花蜜的外分泌組織,通常由一至數層分泌細胞群組成或由表皮層細胞特化而成,位置在花的雌蕊、雄蕊、花瓣、花萼的基部或花托上。
8、花粉:花藥中產生,是植物雄性生殖細胞,花粉是由植物孢原細胞發育成小孢子,繼而發育面成
9、主要蜜源植物: 花期長,數量多,面積大,不僅能夠提供蜜蜂繁殖需要,而且能生產商品蜜的蜜源植物。
10、蜜蜂的舞蹈:是指在巢脾上有規律的運動,是工蜂以一定的方式擺動身體來表達某種信息的行為
11、蜜蜂的品種:蜜蜂品種繁多,蜜蜂品種實際上就是蜜蜂的自然品種或地理品種,也就是同一種蜜蜂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區域里由于地理上的隔離,通過長期自然選擇而形成的亞種。
12、中華蜜蜂:中華蜜蜂(Apis cerana)又稱中華蜂、中蜂、土蜂,是東方蜜蜂的一個亞種,屬中國獨有蜜蜂品種,是以雜木樹為主的森林群落及傳統農業的主要傳粉昆蟲。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強、利用率較高、采蜜期長及適應性、抗螨抗病能力強,消耗飼料少等意大利蜂無法比擬的優點,非常適合中國山區定點飼養。
13、意大利蜂:意大利蜂是西方蜜蜂的一個品種,簡稱意蜂。學名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ola。原產于意大利的亞平寧半島。原產地地中海氣候和蜜源地條件的特點是:冬季短、溫暖而濕潤;夏季炎熱而干旱,花期長。在類似以上的自然條件下,意大利蜂可表現出很好的經濟性狀;在冬季長而嚴寒、春季經常有寒潮襲擊的地方,適應性較差。
14、蜜蜂生物學:是一門專門研究蜜蜂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其內容包括蜂群的組成、蜜蜂的形態生理、蜜蜂的行為及蜜蜂的生態。
15、三型蜂: 蜂群通常由兩種性別的三種類型蜜蜂個體組成,即蜂王、工蜂、雄蜂。這三種類型的蜜蜂在養蜂學中統稱為“三型蜂”。
16、內勤蜂:幼年蜂和青年蜂主要從事蜂巢內的工作,稱為內勤蜂
17、外勤蜂:壯年蜂和老年蜂從事巢外采集工作,稱為外勤蜂。
18、蜂群: 由一只蜂王,上萬只工蜂和數量不等的雄蜂組成的群體。
19、蜜蜂群勢:指一群蜜蜂中工蜂的數量,是反映蜂群繁殖力和生產力的標志,以框為單位。
20、強群:群勢強盛的蜂群稱為“強群”,強群是養蜂優質高產的基礎。影響蜂群群勢的主要因素有蜂王產卵力、蜂群哺育力、工蜂生活力及蜂群的分蜂性能。此外隨著外界氣候和蜜粉源等的變化,蜂群群勢也會產生周期性變化。
21、授精: 雄蜂將囊狀角、陰莖口固定在蜂王側交配囊口、陰道口中,并將精液輸至蜂王陰道內的過程叫做授精。
22、處女王:蜂王出房后到交尾前的一段時間,吧蜂王稱為處女王。
23 、試飛: 18日齡左右工蜂試飛,工蜂頭對著蜂巢,在蜂門周圍飛行,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進行定位。
24、婚飛:晴朗的天氣,溫度適宜,蜂王飛出巢穴與雄峰進行交配的過程。
25、雄蜂青春期:雄蜂是由未受精卵發育而成的。雄蜂幼蟲的食物質量與工蜂幼蟲相似,但是數量卻多3~4倍,因此雄蜂的幼蟲與成蟲均比工蜂大。雄蜂出房后12~27天之間是雄蜂交配的最適宜時期,被稱作“雄蜂青春期”。
26、春衰:如果蜂群越冬后群勢太弱或營養不夠,導致越冬蜂大量死亡,就會影響蜂群的發展速度,這種現象在養蜂上稱為“春衰”。
27、蜂路:蜂路是指蜂箱中供蜜蜂通行、空氣流通的空間。在蜂箱中也就是巢框與巢框、巢框與蜂箱其他部位之間的間隙。
28、巢框:巢框由上梁、下梁和側條組成,用于支撐、固定和保護巢脾。它的形狀大小和數量對蜂箱的設計有決定性的作用。
29、巢礎:人工制造的蜜蜂巢房的房基,供蜜蜂筑造巣脾的基礎。
30、自然分蜂:是指蜂群在蜜源豐富、氣候適宜、群勢強大時,會自動分成兩群或更多群的現象。
31、分蜂熱: 蜂群如果開始準備分蜂,工蜂就會減少對蜂王的飼喂,迫使蜂王減少產卵,與此同時蜂群也減少采集和造脾活動,使整個蜂群處于怠工狀態,這種現象被稱為“分蜂熱”
32、蜂群的偏集:是指部分蜜蜂因認錯蜂巢而相對集中進入某一蜂群的現象。
33、蜂群飛逃:是指整群蜂離巢飛走的現象。
34、交尾群:是指專門提供處女王生活的蜂群。為了能提供更多的蜂王交尾,交尾群的群勢往往很小,特別是專門交尾群。
35、蜂巢的調整:調整蜂巢就是合理地調換蜂群內部的巢脾位置,其目的是合理控制蜂王產卵,為巢內蜂子發育提供良好的條件,有利于提高蜂產品的產量。
36、蜂群的盜蜂:是指在蜜粉源缺乏的季節,有些蜂群的工蜂進入其他蜂群搬取貯蜜或蜂場中出現的一群蜜蜂去搶奪另一群巢內貯蜜的現象。
37、工蜂產卵:是指蜂群內無王或蜂王衰老時,少數工蜂產卵的現象。
38、蜜蜂的轉地飼養;又稱轉地放蜂,是專業養蜂者普遍使用的一種養蜂生產方式,是將蜜蜂運輸到幾百上千公里以外蜜粉源豐富的場地去進行養蜂生產。
39、人工育王:將3日齡以內的工蜂幼蟲或受精卵,移植到育王框的臺基內,然后再將育王框放入育王群中讓工蜂哺育。直至蜂王羽化出房之前再提出育王框,將成熟王臺分配給交尾群。人工育王必須在外界氣候溫暖、蜜粉源豐富的季節進行。
40、蜜蜂的選擇育種:是根據蜜蜂的遺傳和變異的特性,通過選擇和繁殖,不斷的擴大、積累和加強蜜蜂群體中因自然空談或基因重組而產生的某種有益變異,并使這種有益變異朝著同一變異性質的方向發展而進行的一種育種方法。
41、蜜蜂雜交育種:運用雜交技術,從兩個或兩個以上品種,通過不同基因型配子間的結合,獲得新的變異類型的雜種并通過育種手段,對雜種進行選育和性狀固定,以獲得新的品種類型而進行的一種新品種培育工作。
42、花子: 蜜蜂幼蟲患病后,常常被內勤蜂清除出巢房,無病的幼蟲正常發育,蜂王又在清理的空房中產卵,從而導致同一封蓋子脾上出現發育日齡不同的情況,這種狀況被稱為“花子” 。
43、搖蜜:把去蓋的蜂房放在特定裝置中轉動,用產生的離心力使蜂蜜分離出來。
44、蜂蜜:是蜜蜂采集花蜜后經過充分釀造而貯存在巢脾里的一種甜物質。
45、 蜂膠:是工蜂從某些植物的幼芽和樹干上采集的樹膠與樹脂,并混入上顎腺分泌物和蜂蠟等加工而成的膠狀物。
46、蜂毒:是工蜂毒腺和副毒腺分泌的黃色透明液體味苦而芳香,貯存在毒囊中,螯刺時由螯針排出。
47、分離蜜:將巣脾放置于分離機中,通過離心作用使蜂蜜脫離巣脾。
48、巢蜜:經過蜜蜂釀制成熟并封上蠟蓋的蜜脾。
49、蜂花粉:是蜜蜂從粉源植物上采集的植物雄性配子,是蜜蜂的主要食物之一。蜜蜂生產發育所需要的蛋白質和氨基酸營養均由花粉提供。
50、蜂王漿:是由蜜蜂頭部的王漿腺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黃色、略帶甜味和酸澀味的漿狀物質,是工蜂用來飼喂蜜蜂幼蟲和蜂王的一種食物,又稱為蜂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