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養生還是治病,中醫都要根據體質下方。那么現代人都有些什么體質呢?
目前中國人的體質主要有9種,
比較健康的“平和體質”僅占32.75%,
其它8種偏頗體質占到了67.25%。
體質表現:身體倍棒,吃嘛嘛香。睡眠好、性格開朗,社會和自然適應能力強,恭喜您,典型的平和體質!
容易患病:不愛得病。
調養方法
1、平和體質日常養生應采取“中庸之道”,吃得不要過飽,也不能過饑,不吃冷也不吃得過熱。
2、多吃五谷雜糧、蔬菜瓜果,少食過于油膩及辛辣之物。
3、運動上,年輕人可選擇一些強度大的運動比如跑步、打球,老年人則適當散步、打太極拳。
體質表現:說話沒勁,經常出虛汗,容易呼吸短促,經常疲乏無力,這就是氣虛體質。這種人一般性格內向,情緒不穩定,比較膽小,不愛冒險。
容易患病: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難以痊愈,還易患內臟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調養方法
1、多吃具有益氣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黃豆、白扁豆、雞肉、泥鰍、香菇、大棗、桂圓、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氣作用的食物,如檳榔、空心菜、生蘿卜等。
2、以柔緩運動,散步、打太極拳等為主,不宜做大負荷運動和出大汗的運動,忌用猛力和長久憋氣。平時可按摩足三里穴。
3、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風散預防。
體質表現:如果你看到一個人,臉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還容易生粉刺、瘡癤,一開口就能聞到異味,那他就是濕熱體質。這種人還容易大便黏滯不爽,小便發黃,性格多急躁易怒。
容易患病:瘡癤、黃疸等病。
調養方法
1、飲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綠豆、空心菜、莧菜、芹菜、黃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溫助熱的食物。應戒除煙酒。
2、不要熬夜、過于勞累。盛夏暑濕較重的季節,減少戶外活動。適合做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鍛煉,如中長跑、游泳、爬山、各種球類、武術等。
3、日常可服六一散、清胃散、甘露消毒丹等。
體質表現:如果一個人怕熱,經常感到手腳心發熱,面頰潮紅或偏紅,皮膚干燥,口干舌燥,容易失眠,經常大便干結,那就是陰虛。這種人外向好動,但性情急躁。
容易患病:易患咳嗽、干燥綜合征、甲亢等。
調養方法
1、多吃甘涼滋潤的食物,比如瘦豬肉、鴨肉、龜、鱉、綠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蔥、蒜、葵花子等性溫燥烈的食物。
2、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時間。避免熬夜、劇烈運動和在高溫酷暑下工作。宜節制房事。
3、只適合做中小強度、間斷性的身體鍛煉,可選擇太極拳、太極劍等。鍛煉時要控制出汗量,及時補充水分。不適合洗桑拿。
4、平時宜克制情緒,遇事要冷靜,正確對待順境和逆境。可以用練書法、下棋來怡情悅性,用旅游來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平時多聽一些曲調舒緩、輕柔、抒情的音樂,防止惱怒。
5、可酌情服用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等。女性用藥劑量應該比男性要輕。
體質表現:這種人一般比較瘦,經常悶悶不樂,無緣無故地嘆氣,容易心慌,容易失眠。《紅樓夢》中的林妹妹是氣郁體質的代表,多愁善感、憂郁脆弱。
容易患病:失眠、抑郁癥、神經官能癥等。
調養方法
1、多吃小麥、蒿子桿、蔥、蒜、海帶、海藻、蘿卜、金橘、山楂等具有行氣、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睡前避免飲茶、咖啡等提神醒腦的飲料。
2、盡量增加戶外活動,可堅持較大量的運動鍛煉,如跑步、登山、游泳、武術等。另外,要多參加集體性的運動,解除自我封閉狀態。
3、多結交朋友,及時向朋友傾訴不良情緒。
4、可以服用逍遙散、舒肝和胃丸、開胸順氣丸、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調節。
體質表現:即使再熱的暑天,也不能在空調房間里多待。總是手腳發涼,不敢吃涼的東西。性格多沉靜、內向。這些屬陽虛體質。
容易患病:水腫、腹瀉等。
調養方法
1、可多吃容易“發”(甘溫益氣)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蔥、姜、蒜、花椒、鱔魚、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涼食物如黃瓜、藕、梨、西瓜等。
2、秋冬注意保暖,尤其是足下、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夏季避免吹空調電扇。
3、可做一些舒緩柔和的運動,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做廣播操。自行按摩氣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經常灸足三里、關元,可適當洗桑拿、溫泉浴。
4、多與別人交談,平時多聽一些激揚、高亢、豪邁的音樂。
5、可服金匱腎氣丸。
體質表現:心寬體胖是這類人最大特點,腹部松軟肥胖,皮膚出油,汗多,眼睛浮腫,容易困倦。性格溫和穩重善于忍耐。
容易患病:眩暈、胸痹、痰飲等。易患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等疾病。
調養方法
1、飲食清淡為原則,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膩的食物。可多食蔥、蒜、海藻、海帶、冬瓜、蘿卜、金橘、芥末等食物。
2、平時多進行戶外活動。衣著應透氣散濕,經常曬太陽或進行日光浴。長期堅持運動鍛煉。
3、可服用化痰祛濕方,常用藥物有白術、蒼術、黃芪、防己、澤瀉、荷葉、橘紅、生蒲黃、生大黃、雞內金。
體質表現: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眼睛經常有紅絲,皮膚常干燥、粗糙,常常出現疼痛,容易煩躁,健忘,性情急躁。
容易患病:出血、中風、冠心病等。
調養方法
1、可多食黑豆、海藻、海帶、紫菜、蘿卜、胡蘿卜、金橘、橙、柚、桃、李子、山楂、醋、玫瑰花、綠茶等具有活血、散結、行氣、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豬肉等。
2、保持足夠的睡眠,但不可過于安逸。
3、可進行一些有助于促進氣血運行的運動項目,如太極拳、太極劍、舞蹈、步行等。血瘀體質的人在運動時如出現胸悶、呼吸困難、脈搏顯著加快等不適癥狀,應去醫院檢查。
4、可服用桂枝茯苓丸等。
體質表現:如果在某一方面,比如對花粉或某食物過敏等,在中醫上這就被稱為特稟體質。多是遺傳所致。
容易患病:凡是遺傳性疾病者多與親代有相同疾病,或缺陷。比如出現藥物過敏、花粉癥、哮喘等過敏性疾病。
調養方法
1、飲食宜清淡、均衡,粗細搭配適當,葷素配伍合理。少食蕎麥(含致敏物質蕎麥熒光素)、蠶豆、白扁豆、牛肉、鵝肉、鯉魚、蝦、蟹、茄子、酒、辣椒、濃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發物及含致敏物質的食物。
2、保持室內清潔,被褥、床單要經常洗曬,室內裝修后不宜立即搬進居住。
3、春季減少室外活動時間,可防止對花粉過敏。
4、不宜養寵物。
5、起居應有規律,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鍛煉,避免情緒緊張。
舌是人體反應最靈敏的一個器官,舌粘膜是體內細胞氧化代謝最活躍的場所,因此,人體各系統疾病均能在舌上最靈敏地反映出來故有“舌之改變,常伴有系統之紊亂”之說。其中,尤以舌質的變化最能反映疾病,舌色是臟腑本色的反映。因舌質色澤的變化與氣血的運行及盈虧有關,現代醫學認為與血液流速,血液粘稠度及血管的舒縮,血液的量有關。
脾開竅于口,“舌為脾胃之外候”,“苔乃胃氣之所熏蒸”,故舌苔對脾胃病理的反映是最早最及時的。以現代醫學而言,舌苔的厚薄或剝脫取決于舌乳頭的狀況,舌乳頭萎縮則舌苔剝脫,舌乳頭角化的上皮細胞分化過多不脫落則舌苔變厚。不同體質都會對舌有影響。
健康的舌頭為“淡紅舌,薄白苔”。有神而靈活。吐舌時,舌頭大小與嘴角略有間隔;即使張口數分鐘,舌頭也不易干燥。舌下靜脈呈現淡紫色,表示血液循環順暢,身體狀況佳。
氣血虛弱;整體舌少淡白,無血色;舌苔薄;舌下脈絡不明顯。
舌質鮮紅或為紅絳舌;少苔、無苔或光剝;少津或有裂紋。
注:舌有裂紋也不一定都是陰虛所致。
舌體胖大,淡白,或有齒痕。
舌邊、舌尖有黑色瘀點或瘀斑,整個舌質發暗、發紫或為青紫舌;舌下靜脈曲張。
注: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條達氣機,調節情志的功能。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襲引起肝氣久郁不解,故情緒抑郁或急躁,胸脅脹悶,走竄疼痛;氣為血帥,肝郁久不解,必致瘀血內停,氣滯血瘀。
淡白舌或舌質暗,舌苔薄白;邊尖可見瘀斑、瘀點;或舌下靜脈怒張。
苔厚膩、滑膩,或感覺有痰堵塞在喉嚨中,常伴有胖大舌、齒痕舌。
注:痰濕體質發生多由各種外因或內因導致臟腑氣化功能失調,氣血津液運化失調,水濕停聚,聚濕成痰,痰濕內蘊,留滯臟腑,反過來影響臟腑功能。
舌胖大,邊有齒痕,舌苔滿布,苔白膩,或舌根有微黃色痰涎。
注:齒痕舌多因舌體胖大而受齒緣壓迫所致,故齒痕舌常與胖大舌同見,多屬脾虛,主虛證。若舌質濕潤,舌苔發白,所為脾虛而寒濕壅盛。若伴有黃膩苔,多屬濕熱痰濁壅滯。
中醫有句話叫“治未病”,不要等有病再看醫生,要沒病的時候就注意自我診斷和保養,老高建議柏艾中醫的家人要學會每日兩看。第一看就是每天早晨起來看自己的舌苔是不是正常,正常舌苔:舌色淡紅明潤、舌苔薄白均勻、苔質干濕適中,其實就是淡紅舌、薄白苔。第二看是看大便,正常的大便是香蕉便,干燥和腹瀉都說明整個消化系統有失衡的表現。
柏艾中醫館可開方抓藥,毫火針灸,拔罐,火療,艾灸、針刺放血,刮痧、小兒推拿、多功能中藥透皮吸收治療等純中醫物理療法。
擅長調理女性疾病:宮寒、痛經、子宮肌瘤、乳腺增生、囊腫、中醫經絡排毒、等各類婦科疾病。
各類男性虛癥
肩周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等以及各類疼痛、慢性病調理。
柏艾中醫館為大家提供專業的中醫咨詢診療、中醫養療館的加盟,收學員、帶徒弟、培訓毫火針灸、面診、舌診辯證等。
歡迎各位朋友光臨。
預約電話:15087612566
傣韻版納山以及柏艾中醫所有產品誠招線上線下代理!
柏艾中醫養生堂養療館預約電話:15087612566
有想了解學習中醫基礎健康知識,想進我們柏艾中醫群的可以加老高個人微信號:bannalaogao、或者掃一掃下面的二維碼加老高的私人微信,老高拉你進柏艾中醫群學習。
傣潤和中散成分
傣家祛寒濕植物、薏米仁(干炒)、赤小豆(干炒)、懷山藥、黨參、土茯苓、芡實(炮制干炒)、制熟何首烏、黑芝麻等按照古方比例配制打粉而成。
適合因濕氣重引起的所有病癥的調理。人濕氣重或祛濕后就會脾虛,此配方祛濕后補腎調理脾胃同時進行。
食用方法:取出20克左右滾熱開水沖水調成糊狀,早晚都可代餐。如高海拔地區必須微波爐加熱或煮熟,(因水溫達不到100度)不熟會引起腹瀉。平常保健每天一次,調理身體每天最低兩次,可加入麥片或者紅糖口感更好。
:
濕氣非常普遍,十人九濕,如果你想進一步準確的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耐心完下面6條:
1,大便糖稀,不成形,小便排泄不暢。(腸胃排泄出了問題)
2,胸口悶,喉嚨有痰(肺弱)。
3,困乏無力,無精打采,怎么睡都睡不夠。頭暈犯困。(說明氣虛,陽氣不足)
4,體重逐年增加,肥胖水腫。偏瘦的人也會有小肚腩(說明脾虛,因為脾虛是導致肥胖的主因)。
5,胃脹,胃難受,多吃點東西就成積食,大腹便便(胃弱)
6,機能衰退,對房事不感興趣,男性陽痿早泄。(腎虛)
:
《黃帝內經》說:”諸濕腫滿,皆屬于脾”,濕氣會首先造成脾虛,由于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脾虛之后還會造成胃弱,腎虛,肺弱,氣虛,腸胃排泄問題,而濕氣的癥狀恰恰是這些重要器官功能減弱之后的反應。
:
體內有濕氣的13種表現
1. 頭發愛出油、面部油亮
2. 睡覺留口水、口臭、身體有異味
3. 渾身無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 睡覺打呼嚕,痰多,咳嗽
5. 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沖掉)
6. 感到累,連說話都懶得說,沒勁兒
7. 眼袋下垂,肥胖,減肥后反彈
8. 臉色蒼白,原本紅潤的臉頰不見了
9. 小肚子大(常有脹氣),身體浮腫
10. 耳內濕(耳禪濕)毛發粗糙,易脫落
11. 舌頭邊緣有鋸齒,俗稱“裙邊舌”
12. 女性陰部潮濕(瘙癢異味)菌類腐敗,男性陰囊潮濕。
13. 機能衰退,對房事不感興趣質量不高,男性陽痿早泄。